孩子喊着“不想上学”,别反驳和吼孩子,家长这么回应可轻松化解

百合读书 2025-04-10 09:45:43

一到早到该上学时,孩子磨磨唧唧,难免会发牢骚:

怎么又要上学了!好烦啊,我真的不想去上学了。

家长一听到孩子说不上学,就急眼了,立马反驳:

不行,必须得去上学。

家长强硬的态度与语言,很可能让孩子更加对抗:

我偏不去,我就不去,爱咋样咋样。

家长们有没有发现自己回应孩子的方式,其实已经出现两个问题了:

第一个问题,太急于反驳孩子,不想去学校的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坚决不允许。

第二个问题,家长忽略了孩子的情绪,只提取了引起自己焦虑,想要消灭孩子不想上学的问题。

太专注于想解决孩子不想上学的问题,反而忽略了孩子不想上学背后的情绪以及诉求。

拿我家两个儿子来说,老大已经上高二了,也会在返校时说:

不想回学校。

我的做法是不回应,不反驳。然后觉察一下是他不想离开家,回到学校的吐槽,还是很坚决的抵抗学校。

有偶然几次,孩子确实说了不回学校,就不回。我看拗不过,就找老师给他请假了。

对于回不回学校这件事,我不支持,也不反对,遵从孩子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允许他没回学校后,孩子的情绪还是蛮好的,也能按约定第二天一早返校。

我对孩子没抱怨,没埋怨,也不说教,既已经选择不回学校了,生气有啥用呢。

不过后来孩子在请了几次假后,有一次主动跟我说:

以后我再也不请假了,会耽误课,也浪费时间。

后边也确实没再提过让我请假和不想回学校的说法。

在孩子只是吐槽的时候,父母不要接太多话,既不反驳,也不允许,先冷一冷,看看孩子后续准备怎么做。

其实很多孩子也不太愿意请假,不去学校耽误课,这也不是孩子想看见的结果。

只是孩子有时候心情太不好,回校意愿全无,这时允许孩子暂缓返校,也不是不行。

对于我家老二不想上学的说法,我几乎每周都会遇见,但孩子的想法跟家长的担心完全不一样。

就像昨晚孩子的脚碰着了,走路有点疼。今早就跟我说:

妈妈,我脚疼走不了路,今天不想去学校了。

我知道孩子脚疼是事实,但还能走路,只是不能跑跳而已,所以我就自动忽略了孩子的这句话。

允许他再睡一会,到7点半起床,然后去洗脸刷牙。

孩子就没说啥,到点起床了。然后围着我又吐槽脚疼咋走路呀!走一步都可疼!

我看孩子在跟我磨着不上学的事,就回应他:

脚疼要不贴个创可贴吧,然后今天穿软一点的鞋,尽量不走路,减少疼痛。

孩子又跟我磨:

那我们今天还有体育课呢?大课间还要跑操,还要做高抬腿呢!我咋办!

我就跟孩子说:

你跟体育老师请假呀,或者我跟班主任请假,说你脚疼跑不了,课间操你就坐在教室不出门。你下课也别跟同学追逐打闹,歇一歇。

孩子看我没松口不去学校的事,就磨蹭着穿鞋和背书包,在穿鞋的时候又耍小性子,说脚疼的根本穿不了。

我建议他穿个拖鞋和凉鞋,孩子嫌太丢脸,说自己忍忍吧,然后一瘸一拐的下楼了。

路上又开始嘟囔和抱怨:

妈妈,你为啥不给我请假呢?或者你上午给我请假,下午再把我送去也行,这样也能让我逃个美术课呀!

我一听乐了,小家伙原来是借着脚疼想逃美术课呀。但我也不说破,笑着问:

你是不是最讨厌美术课呀?要是一天上八节美术课,你会咋样?

孩子直接给我翻个白眼,自己体会。

其实有时候,孩子说不想上学,都是有他们的小心思的。

要么是逃避自己不想做的事,要么就是随口说一句,要么就是一时兴起,试探一下父母的反应。

这时父母要是轻易答应了,就正中孩子下怀了。要是父母极度反对,刚好给孩子一个反叛和对抗机会。

装着听不见,然后观察孩子的情绪强烈程度,灵活掌控,进退自如,问题就轻松化解。

0 阅读:23

百合读书

简介:爱读书、爱思考、爱写作的百合,读完10000本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