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提出禁止焚烧秸秆的专家,竟是日本间谍,最终此人结果如何?

峻辉聊过去 2024-11-07 15:07:32

2022年2月21日,一名神秘中国男子在北京一所酒店,与来自日本的外交官秘密聚餐,双方在传递事关中国的机密情报时,被国家安全机关当场逮捕。

事后调查竟发现,这名与日本人勾结的卖国贼,竟是光明日报的著名“笔杆子”董郁玉!

从业几十年,董郁玉通过光明日报对外输出了无数言论与文章,还是最早提出禁止焚烧秸秆的专家。

这样一位看起来衣冠楚楚、专业过硬的学者,殊不知早已登上美国、日本的红榜,成为美日监视中国、影响中国的工具!

一时间,日本人对中国的间谍渗透活动,不禁让人毛骨悚然。

中国秸秆禁烧活动

秸秆焚烧,活跃在中国广大乡村地区的一项传统农业活动。

夏收或者秋收后,农民们将粮食收割回家,秸秆大多则就地留下,一把火烧起来,能够快速解决秸秆影响耕种的问题,土木灰遗留在田地中,还能作为养分肥沃下一季的农作物,一举两得。

然而,无节制的秸秆燃烧也带来一系列环境、生态、社会问题。

秸秆焚烧会释放有害物质,影响人的健康。

焚烧形成的烟雾,还会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

2011年5月25日,四川省成都市空气质量急剧下降,天空能见度极低,而造成此次空气大面积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是周边地区焚烧秸秆。

据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的空气污染指数都超过了251,属于中度重污染。

同一年,河南、湖北、江苏等地,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秸秆焚烧造成重污染问题,郑州、绵阳、襄阳、南通等多个城市的机场,都因秸秆焚烧导致航班延误。

因焚烧秸秆影响道路能见度而引发惨烈车祸的消息,也不断从全国各地传来。

自那以后,秸秆焚烧的危害性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重视。

政府提出了化解秸秆焚烧问题的一揽子策略,包括帮助农民清理丰收后秸秆、提高农业补贴、加强秸秆焚烧危害宣传等等。

要求各地要围绕机场周边、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旅游景区等,划定并公布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重点区域,确保措施落实到位,杜绝秸秆随意焚烧现象。

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秸秆焚烧问题也一片热议。

其中,来自《光明日报》的评论自然最受关注。

一名叫做董郁玉的业内资深编辑,提出了“禁烧秸秆”政策,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响应。

最终,禁烧秸秆成为一项既定农业政策,而董郁玉这位行业内公认的“笔杆子”,也在社会上赚了一波名气。

但谁又能想到,这个在《光明日报》任职多年的业界大拿,实际上却早已成了日本人的“狗腿子”。

董郁玉落网

董郁玉,北京大学法学院的高材生。

1987年从北大毕业后,董郁玉就前往了美国哈佛大学学习交流,并哈佛任职了一段时间的研究员。

之后,董郁玉又作为交流学者前往日本,在北海道一所大学任职教授。

董郁玉本可以成为一名贯通中西的高水平学者,但在与美国人和日本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他却不知何时败倒在敌人的糖衣炮弹之下,成了美日潜伏在中国的间谍。

在海外工作期间,董郁玉与西方情报组织联系密切,不光将自己掌握的有关中国的学术资源、机密专业信息尽数传递,还多次打着“学术奖学金”的名号,肆意敛财。

连他的儿子也被送往美国留学,摆明是做好了叛国出逃的准备。

在国内担任《光明日报》编辑、评论员期间,董郁玉向社会输出了大量文章与观点。

其间谍身份没有暴露出来之前,外界尚未发觉什么。

现在回过头来一看,其言论和文章处处写满险恶用心。

董郁玉在网络上最出名的一个观点,莫过于“美国的对手永远也不可能赢。”

按照董郁玉传递的观点,中国要么不做美国的对手,甘愿在美国的领导下言听计从,要么只有失败一条路可以走。

这样的文章,无疑是受美国、日本欢迎的。

甚至董郁玉撰写这类文章的目的,或许就是为了向美日表忠心。

一直以来,美日国内都存在一些专门针对中国的机构,想方设法在中国隐晦散播不良舆论。

哈佛大学的尼曼新闻基金会就是其中之一,该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悄悄拉拢、资助来自中国的学者和知识分子。

只要对方愿意按照他们的意思撰写、发表文章,并在中国社会传播,就能得到一笔可观报酬。

而在尼曼基金会资助的人员名单中,董郁玉的名字高居榜首,显得格外突出。

身为《光明日报》评论部的副主任,董郁玉可以轻易将抹黑中国、美化西方的观点,广泛传播到社会各个角落。

《光明日报》的影响力,绝非一般媒体可比,这是代表官方的顶级信息渠道,任何一篇文章、任何一句评论,都有可能影响整个社会的观点和风气。

而董郁玉只要有心,就能夹带几句私货,将社会舆论导向歧途。

同时,作为业内出了名的“笔杆子”,董郁玉有的是机会借助这层身份,为美日刺探中国信息。

普通人接触不到的人物、信息、数据,董郁玉可以轻易触碰到。

再将收集来的信息稍加整理,传递给美日上级,就又是大功一件。

这就是董郁玉叛变后,在中国秘密充当间谍的日常。

好在天网恢恢,这等卖国叛徒终究是没能逃过国家安全部门的监督。

2022年2月21日,董郁玉在北京与一位来自日本的“外交官”聚餐会晤。

就在两人想要私下传递情报时,国家安全部门人员将他们抓了个正着,当场逮捕。

日本间谍对中国的渗透

董郁玉之流的行为,无疑是极其可恨的。

在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上,做着背叛国家和人民的丑事。

如此行径,着实让人不齿。

但与此同时,董郁玉的落网也再次让全社会意识到,哪怕到了和平年代的今天,对日寇的防备之心依然不能收敛。

诸如董郁玉这样的卖国贼,谁都不知道中华大地还潜伏着多少。

近代历史上日寇对中国的侵略,已经让全世界看到了这个民族的劣根性。

二战结束后,不甘心的日本人再度卷土重来,大批间谍悄悄潜伏入中国各地。

尤其是在1972年两国建交后,大批精通中文的间谍和专家,披上一层“使馆人员”的外衣,堂而皇之的进入中国领土。

名义上是为了两国交流,实则却做着窃取中国情报的卑劣行径。

与此同时,这些间谍门还将目标瞄准了广大赴日留学生、两国交流学者、日本华侨,将他们发展为情报下线。

借助中国人的身份,更加便捷的侵入中国各种民间机构,打出“交流参观”的名头,实则却做着窃取中国机密情报的行为。

21世纪初期,就有两名日本学者打着考古的名头,深入中国腹地搞测绘,结果被江西警方抓获。

在他们身上,找到了标注着当地军事设施的地图资料。

2006年9月,国家安全部门在北京抓获两名日本“外交官”。

调查显示,他们早从1995年开始就在中国搜集情报,内容包括中国的对外政策、军方的内部讲话等等。

据悉,为了监控中国、窃取中国情报,日本专门建立了一桩监听大楼。

监听人员24小时连轴转的收听着中国的广播电视,将所有内容整理汇集,分类存档,并传递至国家政府单位。

不光是在日本人自己国内,就连中国,也存在不少可疑情报机构。

比如日本商社、金融机关、日本学校。

这些机构和单位,往往监控密切,从不向中国人开放,里面的工作人员也全都是日本人。

表面上看,这些组织只是服务于在华日本人的常规机构,但其背后究竟藏了何种猫腻,恐怕只有日本人自己清楚。

以日本学校为例。

这些学校建校的口号是,为了给在中国生活的日本学生提供教育。

但这些学校教授学生什么内容,外界无从了解,这些学生会被传授什么样的思想,我们更不得而知。

目前,这样的学校在全中国有几十家,遍布上海、广州各大城市。

虽然截至目前还未从这些日本学校头上查出什么问题,但学校遍布的摄像头、铁丝网,严禁中国人禁止入内的告示牌,本身就说明了其做贼心虚、不可告人的本质。

结语

董郁玉的落网,无疑是其作为间谍分子的最好报应。

能铲除这样一个大汉奸,无疑是大快人心的。

2023年4月,董郁玉被正式起诉,等待他的无疑是最严苛的法律制裁。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务必警醒,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日本人的野心不会消失,针对中国的渗透也从未停止。

我们要做的就是,一旦发现苗头,势必以雷霆之势剿灭,不留一丝情面。

参考资料

[1]吴铭:董郁玉被以间谍罪起诉,我认为老胡当出场了.红歌会网.2023-05-02

[2]孙秀萍.日本间谍渗透中国三十多年[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9,(11):30-31.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