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文字中,本来没有“她”和“它”,这两个代词是谁发明的

一叶小舟文史角 2022-08-06 23:02:10

在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中,第三人称代词多用“伊”或者“他”字代表,这其中并没有男女性别的区分。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他"字是兼称男性、女性以及一切事物的;在此前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伊”字则被专门用来指女性第三人称。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常用的特指第三人称(物称)的“她”和“它”两个字,是近代才有的。说到这件事,就不得不提起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人物——我国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刘半农。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人物刘半农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系作者原创,图片素材来自网络,仅为配合叙事之用,感谢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近代“五四运动”时期,一切旧的语言都受到了冲击,面临重新估价的局面,笼统使用“他”字的情况就被对语言感兴趣的刘半农注意到了。他考虑了很久,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主张造一个“她”字,来特指女性第三人称。由于在当时他这个想法并不是十分成熟,比如这个字如何注音、发音,以及使用方法等问题还没有想清楚。而只是在朋友中间顺便讲了一下。不久,刘半农这个建议,引起了周作人(鲁迅(周树人)的弟弟,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的重视,并专门写了文章拟提倡和推广刘半农的这个想法,这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论。

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周作人

1920年6月,已到国外留学的刘半农,在读了国内关于此事的争论文章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专门写了一篇研究文章《“她"字问题》,发表于同年8月9日上海的《时事新报﹒学灯》专栏。这篇文章从翻译和阅读外国文章的角度,提出了创造“她"字的必要性。他举了一个很具体、很生动的例子:“他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得要等他。’”这种语言方式在外国文章中使用得很多。但倘若按照“他"字表示一切第三人称的办法,就会出现上面使人摸不着头脑的现象。而如果采用一个女性的“她"字,一切便会豁然明朗了,“她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得要等她。’”

周树人(鲁迅)和周作人合影

在文章中,刘半农还为解决“他"和“她"难以区分字音这一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他在文中说道:原来的“他”字本有两个读音,一个是用于口语轻声不加声调的(ta),另一个则是用于书面朗读加声调一声的(ta),我们不妨暂定‘他’和“她”为同音,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在文章的最后,刘半农还顺便提出一个新的设想:应当再取一个“它”字,以代替一切不具备生命的物体时使用。

从那儿以后,“她”和“它”这两个字作为人称代词,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并且得到了官方的默许。1932年教育部正式把“她”列为常用字,逐步地走上了社会、文学、文字和政治的舞台。

谢谢阅读!

严正声明:本文内容系作者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严禁以任何形式搬运、抄袭、拆解部分或者全部内容。版权所有,如有侵权,一经发现,必将追究责任!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