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近来可谓是吸足了眼球,先是叫嚣“买”格陵兰岛,后又因“封口费”案面临判刑,甚至还可能因选举干预案再上法庭,到底是怎么回事?美国司法部门态度强硬,拜登也与其部分主张划清界限,这其中又释放了什么信号?

近来,尚未正式就任的特朗普可谓是四面楚歌,多个国家对他的日前的惊人言论表示强烈不满。更让其焦头烂额的是,法律纠纷也接踵而至。就在丹麦、加拿大、巴拿马和墨西哥四国明确表态,对特朗普的领土野心说“不”之后不久,美国纽约州法院方面也传出了关键信息:拒绝中止“封口费”一案的宣判动议。 随着这一消息的公布,特朗普这位即将上任的美国总统,或许要先被贴上“待罪之身”的标签了。
按照法院的决定,针对特朗普在“封口费”一案中,所涉的34项重罪指控,都已成立。换言之就是,判决结果对特朗普极为不利。在此之前,各方都在关注,这起案件是否会出现转机。但从现在情况来看,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美国上诉法院的强硬态度,表明了司法系统并不打算对其“网开一面”,而1月10日就是正式宣判的日子。倘若罪名坐实,并且“数罪并罚”,特朗普怕是真的要成为戴罪总统。当然了,即便是在狱中服刑,特朗普也能够依据美国的相关规定正式就职。这也就意味着,他甚至可以动用“总统豁免权”为自己脱罪。不过,此事对其声望的打击,势必造成影响。

在此期间,特朗普也没闲着,除了满世界的张罗着“扩大版图”,他还准备“搞大事”。据美联社报道,这位候任总统正考虑在上台后宣布一项“国家经济紧急状态”。此举的目的很明确:为大规模征收关税扫清障碍。简单来说,就是要重拾“贸易保护”的旧把戏。可以说,这种做法确实很“特朗普”。毕竟,在其第一个任期内,类似的大棒满世界挥舞,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特朗普想要故技重施,恐怕没那么容易。此举已招致民主党与美国各界的普遍担忧,大家普遍认为,这会使得贸易摩擦加剧,让美国的经济承受重压。
除了“封口费”案之外,另一场司法风暴也在向其逼近。佐治亚州富尔顿县检察官威利斯向该州最高法院提起上诉,要求恢复她在特朗普选举干预案中的起诉资格。这起案件,剑指特朗普涉嫌推翻2020年总统大选结果的重大争议。尽管之前威利斯因私人事件陷入舆论漩涡,但显然她不想就此罢休。倘若其上诉成功,那么特朗普将面临新的法律风险。 美国人或许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他们选出的总统,正面临着官司缠身的局面。

而特朗普“觊觎”他国领土的言论,更像是一个糟糕的开端。尤其是在国际局势如此敏感的当下,这种言行无异于玩火。丹麦的格陵兰岛、巴拿马运河、加拿大的“并入”,甚至墨西哥湾的改名,这些计划荒谬且危险。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就明确指出,加拿大“绝无可能并入美国”。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则回击称:为何不把美国叫做“墨西哥美洲”呢?
耐人寻味的是,就连一向与美国走得很近的英、法、德等国也坐不住了。法国方面直言,特朗普关于格陵兰岛、巴拿马运河的言论“不可接受”。德国强调“不得以武力改变边界”。英国则认为特朗普的言论“越界”。各国的反应不难看出:世界对美国可能出现的“单边主义”倾向充满警惕。虽然现在还是拜登掌权,可是到了1月20日,特朗普就将入主白宫,到那时候,美国的策略态度是否转变,值得注意。

即便是拜登团队内部,对特朗普的某些构想也表示了反对。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访问法国时提到,所谓“美国控制格陵兰岛”一事“不会发生”。可话又说回来,毕竟是“人走茶凉”,拜登即将卸任,他们如今的态度,还剩几分约束力,实在难料。值得注意的是,从美国自身利益出发,控制格陵兰岛或巴拿马运河,都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所以说不排除美国一些人对特朗普的计划暗中支持。 倘若特朗普真的能够获得足够的内部支持,那他迈出实质性步伐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
面对国内外的种种压力,特朗普的处境难言乐观。一方面,其激进言行触发的连锁反应正在逐步扩散,可能使得美国面临多重挑战。另一方面,其在国内面临的法律困境,也使得自身形象严重受损,不排除使得执政初期就面临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倘若再搞贸易摩擦那一套,那美国经济大概率无法支撑。特朗普究竟会坚持己见,还是适当收敛?其他国家都须做好应对各种变数的准备。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或将迎艰难任期。原因是,其内外政策的激进主张已受到国际社会和国内的广泛质疑反对,多重压力使得特朗普在正式就职前就陷入被动。本质上,这是霸权主义思维与时代潮流的冲突。

至少现在来看,留给特朗普腾挪的空间已经不多。如果其一意孤行,那么不排除其本人和美国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局面。所以说,这位候任总统在上台前,最好还是掂量清楚自己的分量,一旦真的把世界多数国家都推到了对立面,不排除真的会遭到巨大反噬。
信息来源:
《特朗普佐治亚州选举干扰案主控检察官要求恢复其起诉资格》 2025-01-10 01:58·央视新闻
《美国纽约州上诉法院拒绝中止特朗普“封口费”案宣判》 2025-01-10 00:03·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