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广州军区司令换人,是谁接替了许世友

苏子讲史 2025-02-07 11:33:42

许世友将军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因为在战场上作战勇猛曾经被人取过一个又一个绰号,比如旋风将军、韩大胆等等,这些都是韩先楚将军在战场上的真实写照。许世友将军在新中国成立后被任命为广州军区司令员,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动,国家需要将一批将军调至北京担任要职,许世友将军也在调任名单之上。

此时中央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谁能来接替许世友的职位。广州军地地处东南沿海地区,战略地位极其重要,需要派出一名在军中威望较高的将领去接替许世友的职位。

经过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商议之后决定将吴克华派至广州担任司令员,吴克华将军军事理论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再加上也是许世友将军的老部下,中央军委派吴克华将军前往是最合适的选择。

吴克华将军于1913年出生于江西省的一个小乡村,父亲也曾经是一名军人,于是在父亲的影响之下吴克华也对军旅生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吴克华将军十六岁的那一年便加入了中国革命的队伍,因为理论基础扎实,再加上思维活跃总能想出一些有用的建议,在参军两年之后便升为连长,担任连长期间作战勇猛不久便又被提升为营长。

吴克华在战场上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曾经在与国民党军队交战的过程中被子弹击中头部,所幸的是子弹与他的头部“擦肩而过”,仅仅是将他的头皮削去一块。虽然头皮被削掉血流不止,但是他还是坚持在战场上带领着战士们打完那一场战斗,在他回去包扎时伤口已经被泥土糊满,医生在经过很长时间的清理之后才将伤口处理干净。

虽然头皮被擦伤,但是他还是不愿意退至战场后去休息,依然带着未愈合的伤口在作战。后来敌军的子弹又命中他的腮部,子弹将他的几颗牙齿击碎,在转移过程中腿部又被子弹击中,此时的吴克华几乎已经陷入了生命垂危的边界。

在队伍其他人员的帮助之下将他送到医院抢救,这时候的吴克华已经遍体鳞伤,无奈之下他只好乖乖地在住院部住院疗伤,整整疗养了三个月才能正常下地行走。刚刚能走路,他就问身边的护士“我什么时候能出院?什么时候能上战场?”

护士说“吴将军,你现在的情况正处于恢复期,建议您还是在这里好好养病,只有养好了才能继续上战场杀敌”。可是吴克华却不愿意继续呆在医院疗伤,他认为在哪里疗伤都一样,于是在他的强烈要求之下医生才同意他住院,不过再三叮嘱一定要好好休息,可是吴克华并没有听取医生的建议,这也导致他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后来中央决定将吴克华升为团长,可是吴克华却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不能胜任团长这一职位,他亲自找到朱老总拒绝了中央的这一任命。可是这下却惹得朱老总得不开心,朱老总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之后吴克华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又一次找到朱老总作了自我批评,这也导致他在红军革命时期担任的最高职位就是团长。

吴克华与许世友将军曾经都在山东任职,吴克华是第三旅的旅长,许世友是第五旅的旅长。当时我党为了消灭日伪军赵保原的力量将吴克华与许世友的军队暂时合并为一支军队,因为许世友将军在军中的威望较高,也曾担任过红军的将领,于是中央军委任命许世友为总指挥,吴克华则担任副总指挥,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会说吴克华曾是许世友的部下。

两人在一起配合得相当默契,一次又一次地对日伪军进行攻击,将赵保原领导的日伪军人数从几万削减至几千,极大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再后来许世友将军依旧留在山东任职,吴克华被调至东北任职。

结语:吴克华将军虽然身居高位,但是他为官清廉,从来不会利用手中的职权搞特殊。他曾对手下的工作人员规定,出差时能坐公共交通工具就不要乘坐专车,在外期间能住军队旅馆就不要花钱住在外面,他勤俭节约的精神也影响着周围的工作人员,直到1987年吴克华将军与世长辞,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却一直影响着我们。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