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起义后城内25万国军结局:少数拒绝整编,悍然袭击我军文工团

苏子讲史 2025-02-07 11:45:45

在平津战役中,华北野战军和入关的东野兵不血刃地消灭了华北地区的傅作义集团。而回顾整个战役与其说是决战,不如说是强大的我军单方面碾压歼敌,29个小时拿下国军号称可以守3个月的天津防线,在新保安围歼傅作义的起家部队的35军。同时和我军其他两场决战全线歼敌不同,整个平津战役的有将近25万国军选择起义和投诚,接受我军改编。

那么平津战役中,这些接受我军改编的25万国军,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照例,还是要先来看这些接受改编的国军的来龙去脉。

东野入关后,就迅速地将傅作义集团包围在了北平、天津、张家口和塘沽几个大城市。真正进行的战役是——张家口、新保安和北平周边以及天津作战,在作战中,我军一共歼灭国军1个兵团部的、1个警备司令部(陈长捷的天津警备司令部)、4个军、24个师及其配属部队在内一共26万多人。

进入北平城的我军装甲部队

在北平和平起义后,北平周边的25万国军面临改编的命运。

根据《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自1月22日起,傅作义所属部队陆续出城,开往三河、香河、顺义、良乡、涿县、怀柔等指定地点,听候整编。这些人加起来一共是25万人。

这些部队里面除了之前说的傅作义嫡系3个师之外,剩下的全部是中央军部队,而且战斗力都还很强。

因此在非傅作义集团的5个军中,接受改编的这些部队都是装备不错的国军精锐之师,包含了2个全美械,3个半美械。

接受北平的我军部队

这些部队的结局

那么这25万中央军和傅作义嫡系组成的部队在最后的改编结局如何呢?

其实针对于这25万人的改编,就已经进行了几轮的商讨,最后由林总拍板决定,在2月21日,林总召开了4野师以上座谈会上,由时任4野(那个时候已经改编成4野)政治部副主任陶铸首先宣布了改编方案。方案大意为:

撤销这些部队兵团与军建制均撤销,同时这些兵团和军指挥部人员,全部编入4野兵团和军指挥部,剩下的24个师,以师为单位编组为4野和华北野战军各军下辖的独立师,跟随4也大军一路南下。而且国军内部政工干部想要在我军继续任职,必须接受我军培训和思想教育,而对于不想留在部队不强求,直接发三个月饷,回家的火车票和船票我军全包。

准备接受改编的国军军官们(剧照)

在5天后,也就是2月26日,我军发布了《关于北平后编部队改编后之隶属关系的命令》。在命令中对这24个师的国军进行了归属分配。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因为部分国军改编士兵脱离队伍,以及一些后勤部队解编和国军内部吃空饷行为,实际上最初改编的是25万人,已经仅剩下19万人。

开赴城外接受改编的国军

不过这些部队在接受改编过程中,也并非一蹴而就,甚至出现了很多波折。

在改编之前,为了更好的深化工作,我军对这些将领“网开一面”,向他们说明,在和平协议公布之日,其不愿留在北平的,可以乘坐飞机回南京,这也减少了我军对这些大部队改编的阻力。

比如的国军第四兵团司令官李文、9兵团司令官石觉,31军军长孙子仁等几十位将领,都选择回到南京。基本上这些回去的人都官复原职被任用,但并非所有人都会受到重用,比如孙志仁军长就被暗害。

部队接受改编,想回南京的李文(剧照)

当然这些深受荼毒的军长和师长们回南京,不代表这些下面的部队就会原地接受改编。

要知道这些国军都是精锐,也意味着他们受到的荼毒也就越深。在改编过程中,虽然长官走了,但一些别有用心的中下级军官们经常带头闹事,比如:公然威胁进入军队的我军政工干部(可以进来,但不负责安全)。

除了言语上的恐吓之外,他们在行动上更是变本加厉。比如47军文工团去独立50师(原13军297师,和4野是老对手)演出的时候,不甘心失败的部分国军士兵居然往台上扔手榴弹,造成我文工团30多人伤亡。

接受改编在吃饭的国军

和13军一样顽固分子多的还有31军,其归39军节制的独立62师(原31军205师,是大公子的青年军,受荼毒最深)在我39军干部讲话的时候,公然开枪抵制,名曰支持和认同,实则的是恫吓我军干部,气的当时刘震司令员差点带兵弹压。

最后39军干脆就不要这些顽固分子,直接将其打散成50多个连,让野司重新分配。这也是为何其他王牌部队又能分2个独立师,而39军只有一个的原因——管不动。

进入北平的我军宣传队

而除了公然抗拒之外,这些被整编过来的部队战斗力也是堪忧,比如傅作义嫡系35军和104军之前还是强兵底子,但在北平的多数是刚编组的新兵,甚至好多是抓壮丁来的,战斗力不敢保障。原国军16军的1个师40岁以上的老人居然有70%,这战斗力能高吗,再说的13、31和94更是反动分子的集中地。

因此改编并非外界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接收北平的我军部队

还好,并非所有人都抗拒改编,我军针对改编出现的问题,也积极展开工作,除了严惩之外,还会对这些军官进行教育和继续训练。很快也涌现出大量的军事标兵,在作战和基层帮我我军。

同时部队也展开诉苦大会,甚至很多改编的战士,在我军政工干部走后,拉着他们的手情不自禁地说:“这两个来月,你们教我们懂得了为谁当兵、为谁打仗。使我们好像换了一个人。”

1 阅读:741
评论列表
  • 2025-02-11 09:25

    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在朝鲜战争中,从50熊到60凶的转变可见一斑[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