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七大上,陈赓和薄一波都被提名为中央候补委员的候选人。尽管他们曾是好战友,但陈赓提出了对薄一波作为候补委员的意见。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的明确态度,以及薄一波在监狱中坚持斗争、出狱后建立决死纵队的英勇事迹。毛主席的意见最终使薄一波成为中央委员,而陈赓只能继续担任候补委员。这个故事反映了党内人事调整的复杂性和毛主席对干部的公正评价。
陈赓提出的意见陈赓不认同薄一波作为中央候补委员的候选人。陈赓认为薄一波的革命资历太浅,比自己年轻,他在监狱里度过了5年的时间。陈赓担心薄一波不能胜任中央候补委员的责任。虽然陈赓和薄一波关系很好,并一同在太岳军区战斗,但陈赓站在党的全局的立场,出于对薄一波的爱护,他认为薄一波不具备中央候补委员的资格。
陈赓提出这个意见,并不是出于对薄一波的个人偏见或成见。陈赓深知党内干部的选拔应该以党和革命事业为重,而非个人的好感或情感因素。他以自己丰富的革命经历和资历为基础,客观而理性地做出了对薄一波的评估。尽管他们在太岳军区一起并肩战斗,但陈赓看到的是整个党的前途和发展,因此他敢于直言不讳地呈现自己的意见。
毛主席的明确态度陈赓把他的意见反映给了周总理和刘少奇,希望他们转达给毛主席。刘少奇愿意代陈赓见毛主席。毛主席对此事表示出极其明确的态度,他反问为什么薄一波不可以直接成为中央委员,为什么要提名候补委员。毛主席对薄一波狱中斗争的评价非常高,他认为薄一波有资格担任中央委员。毛主席的意见最终得到了各代表团的传达,并被全体代表接受。
毛主席的明确态度展现了他对干部选拔的公正原则和英明眼光。毛主席在一次接见中花了八个小时与薄一波交谈,对薄一波的才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毛主席深知薄一波在监狱中坚守信仰,坚持斗争的重要性。他相信薄一波在困境中表现出的坚韧和毅力使得许多同志得以幸免,并将这一斗争评价为革命的胜利。毛主席认为薄一波具备成为中央委员的条件,他的意见对于党的干部选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赓和薄一波的战斗经历陈赓和薄一波在太岳军区一起战斗,他们合编了太岳纵队,陈赓担任纵队司令员,薄一波则是纵队政委。他们携手粉碎了日军的“扫荡”,巩固并扩大了太岳抗日根据地。薄一波在监狱中坚忍不拔,并在出狱后建立了决死纵队,为党做出了杰出贡献。陈赓和薄一波的配合默契和英勇牺牲,使得太岳根据地的抗日力量更加强大。他们都是党的优秀干部,为了党的事业不仅付出了辛勤努力,还冒着生命危险。
太岳军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一个重要的根据地,陈赓和薄一波的贡献不可忽视。他们的配合默契和勇敢斗争,为太岳军区的发展和巩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陈赓作为纵队司令员,具备决策和领导的能力,他的谋略和军事战术使得太岳纵队能够有效地对抗日军的扫荡。而作为纵队政委的薄一波,则起到了鼓舞和教育队伍的作用,他的坚定和忍耐精神成为了他们胜利的保证。在战斗中,他们不仅面临着敌人的猛烈进攻,还要面对恶劣的环境条件和生存问题。然而,他们从未放弃,始终坚持抗战斗争,展现了一位共产党员应有的坚定信仰和毅力。
总结陈赓和薄一波在党的七大上成为候补委员的候选人,但陈赓提出了对薄一波资历浅的意见。然而,毛主席的明确态度和对薄一波的高度评价最终使他成为中央委员。这个故事展示了党内人事调整的复杂性,以及毛主席对干部选拔的公正和客观原则。同时,陈赓和薄一波的战斗经历也证明了他们都是党的杰出干部,为党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