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复出,拟任沈阳军区政委,毛主席圈掉了副字

苏子讲史 2025-02-07 11:51:19

1975年3月,一位开国中将复出工作,拟任沈阳军区副政委。可是任命书在拿给毛主席审批时,当时毛主席的身体已经很不好,视力也在下降,却依然亲笔圈掉了“副”字。那么他是谁呢?为何主席会如此提拔他?

这位开国中将,他叫王辉球;1927年,一个16岁的年轻人站在万安商店的柜台后面,一个意外的机会将他引向了革命的道路。当得知红军在当地开会的时候,他迅速决定去参加会议。

在那个会场上,他第一次遇见了谭震林,也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穿着中山便装、留着分头的毛主席身高傲立,讲话声洪亮慷慨。他呼吁全体人民武装起来,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到底。这番话深深地触动了王辉球的内心,让他下定决心加入赤卫队,紧随毛主席踏上井冈山。

王辉球成为第一批红小鬼之一,亲身经历了井冈山上的艰苦斗争。他始终怀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激情,跟随毛主席开辟了中央苏区根据地,并参与了长征的壮举。

通过与毛主席的接触和学习,王辉球逐渐形成了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力。在抗日战争时期,王辉球在115师宣传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3年,王辉球突然染上了严重的疟疾,四肢痉挛冰冷,昏死过去。医生赶过来,经过诊治,宣布医治无效,已经死亡。灵堂都布置好了,都准备开追悼会了,没想到王辉球却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直到1993年才查明,是日军将细菌倒入水中,发动了细菌战,导致鲁西北地区20多万中国人死亡,王辉球也差点没命。

王辉球在解放战争中的贡献

解放战争是中国革命的关键一战,而王辉球也为之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加入刘邓大军,担任了杨勇领导的第一纵队的政治部主任。在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艰苦战斗中,王辉球积极组织宣传工作,为部队士气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第十六军成立后,他担任政委,与军长尹先炳搭档共事。尹先炳是一位脾气暴躁的将领,但与王辉球的合作却相对顺利。王辉球在政治工作方面的经验和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为部队稳定和士气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1953年,王辉球被任命为空军政治部主任,开始了他空军事业的新篇章。他担任这个职务长达11年之久,成为历史上任期最长的空军政治部主任。

在担任这一重要职务之前,王辉球亲自拜访了刘伯承和邓小平两位老首长,听取了他们的教诲和期望。他们嘱咐王辉球说,空军作为新兵种,面临的情况非常复杂,作为一名资深的军队政治工作者,他需要多动脑筋,为空军的政治工作建设立下新功绩。王辉球秉承着老首长的教导,为空军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辉球重回沈阳军区

特殊时期,王辉球也遭遇了磨难,1975年重新复出,到沈阳军区工作。当时的沈阳军区司令员是李德生少将。李德生的革命资历当然不能跟王辉球相比。

很多人认为王辉球在九一三事件中犯了严重的错误,要降职处理;也就是从军区正职降为副职,担任沈阳军区副政委。

然而,当相关报告送到毛主席手中时,毛主席毫不犹豫地将副字圈掉了,让王辉球担任沈阳军区政委,展示了对他的高度赞赏和信任。尽管毛主席没有多写一句话,但王辉球对此深感动容,并对毛主席更加热爱。

这一次的重用也让王辉球深刻体会到了毛主席对井冈山老红军的深情厚意。正是毛主席的召唤和领导,让王辉球这个贫苦农民的孩子走上了伟大的革命道路,成为了开国将军,并最终担任沈阳军区政委。

王辉球对毛主席的感激与热爱溢于言表,他坦言没有毛主席的引领和信任,自己不可能成为今天的他。

王辉球的一生,经历了众多艰难困苦的战斗,也经受了许多考验和磨难。然而,他始终坚守信仰,不畏困难,始终以革命的坚定信念和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热爱为指引。他是一个真正的红军,一个无私奉献、坚强不屈的革命先驱。

王辉球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信念。他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