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豫园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原名张煐,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出生于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张爱玲一直被认为是通俗小说家,在批评家眼里她“不登大雅之堂”。张爱玲自称:“我甚至只是写男女之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肆的”。张爱玲文笔冷静,小说常用第三人称即“他”来描写,无论结局是好是坏,都给人以一种悲凉的感觉。其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等。

张爱玲像
一、出生名门,童年凄惨
张爱玲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父亲张志沂(字廷众),在津浦路铁路局任英文秘书,举家迁往天津;母亲黄素琼(字逸梵)乃名门之后。1921年12月11日,她唯一的弟弟张子静出生了。1922年张爱玲随父亲迁居浙江温州。1924年,张爱玲开始私塾教育,渴望独立的母亲与姑姑张茂渊奔赴欧洲游学,接受西洋文化洗礼。张爱玲由姨奶奶看管。1928年,父亲辞职,由天津回上海;母亲和姑姑也由英国返回上海,一家人终于团聚。张爱玲开始学习绘画,英文和钢琴,并读了《三国演义》《西游记》《七侠五义》等古典名著,与同龄人相比明显早熟。

李鸿章续弦赵小莲与女儿李菊藕
张志沂自幼熟读八股文,在科举制被废除后,一腔抱负成了乌有。无处宣泄苦闷的张志沂,日渐颓废后竟染上了赌博和吸食鸦片的恶习。不仅如此,他还干脆逛起了窑子。眼见丈夫一天天堕落,本就不满意这桩包办婚姻的黄素琼忍无可忍,她不愿意再依附这样的男人,便与丈夫签订了离婚协议书。母亲的离家出走,张爱玲只能跟随父亲一起生活。1931年,张爱玲入读上海圣玛利亚女校,随白俄罗斯人练习钢琴。1932年,母亲去了法国,12岁的张爱玲于圣玛利亚校刊首次发表了短篇小说《不幸的她》。1933年,她又在圣玛利亚校刊上发表第一篇散文《迟暮》,并开始向父亲学写旧诗。

上海圣玛利亚女校旧址
1934年父亲再婚,后母为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孙宝琦之女孙用蕃,全家迁回上海麦根路别墅。后母和父亲都有吸食鸦片的嗜好,张爱玲经常看到他们在床榻上吞云吐雾。她仿佛成了弃儿,在无爱的环境中自我成长。父亲再娶的后母孙用蕃对张爱玲极度恶毒,除了谩骂便是殴打,给幼小的心灵投下浓浓的阴影。1936年,母亲黄素琼携美国男友返回上海,张爱玲在《凤藻》上发表散文《秋雨》。1937年,张爱玲在圣玛利亚校刊《国光》半月刊发表小说《牛》《霸王别姬》及评张若谨小说《若馨评》等。

孙宝琦像
在一次与后母的争执中,孙用蕃伸手打她,被张爱玲抬手挡下,后母借此与父亲告状说张爱玲要打她。父亲听后不问缘由就是一顿暴打。“我觉得我的头偏到这一边,又偏到那一边,无数次,耳朵也震聋了。我坐在地上,躺在地下了,他还揪住我的头发一阵踢”,甚至扬言要用手枪打死她。这一顿暴打险些将17岁的张爱玲打死,卧床长达半年之久。遭遇毒打后的张爱玲被软禁在一间空房里。父亲不许任何人和她见面、交谈。即便她得了严重的痢疾,父亲依然不闻不问,不给她请医生,不给她吃药,眼见病情一天天严重。父亲的狠毒让张爱玲的内心感到绝望。她“希望有个炸弹掉在我们家,就同他们死在一起我也愿意”。从此,父爱在她的内心死亡了。

民国旧影
1938年年初,张爱玲趁夜逃离了父亲的牢笼,投奔到母亲的怀抱。但是噩运并没有因此摆脱。1939年,张爱玲随母亲及姑姑迁居静安寺路赫德路口爱丁堡公寓(今常德公寓)5楼51室。她的母亲是一个极度自私冷漠的女人。对张爱玲来说,母亲的距离是遥远的。两人之间很少有肌肤之亲,在一次过马路时,手臂偶尔的碰触,张爱玲竟然有一种莫名的欢喜。虽然张爱玲上学的费用,都是母亲供给的。但是母亲对她言语刻薄,三番五次的对她说:“我真后悔为你花那么多钱”。 不过有一点张爱玲要感谢母亲,那就母亲很注重她的学业。黄素琼一度想送女儿出国留学,不仅帮她报了伦敦大学远东地区的考试,还请了一位英国老师,专门辅导女儿功课。

上海静安寺
在参加伦敦大学远东区入学考试时,张爱玲拿下了第一的好成绩。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张爱玲出国留学的愿望化为泡影。黄素琼转而送女儿去了香港大学读书。在香港大学深造中,张爱玲认识终生挚友炎樱,并更加迷恋上了文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她发奋图强,门门功课均考第一,获得一位英国教授的赏识,私自给她800港币的奖学金。然而,母亲竟把这笔奖金拿去打麻将,输得分文不剩后离开了香港。她与母亲的关系也随此走向了尽头。对于母亲,张爱玲真是爱恨交加,她始终认为自己性格中的自私和冷漠是遗传母亲的。儿时的阴影影响了张爱玲的一生,她成了心灵上的弃儿,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家庭的温暖。让她在成长路上孤高气傲,冷眼看人,而亲情的缺失又让她极度渴望拥有一颗被呵护的心。

香港大学一角
二、邂逅“渣男”,飞蛾扑火
1940年,张爱玲的散文《我的天才梦》参加《西风》三周年纪念征文,获第十三名荣誉奖,并获学校两项奖学金。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爆发,香港沦陷,港大也因此停课,母亲的男友死于新加坡战火。1942年夏,张爱玲与炎樱返回上海,与姑姑一起居住在爱丁顿公寓6楼65室,开始了写作生涯。1943年,张爱玲认识了当时月刊《紫罗兰》的主编周瘦鹃。五月,张爱玲在该刊物上发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该篇文章使她在上海文坛一炮打响,崭露头角。六月,她又发表续作《沉香屑·第二炉香》。此后她分别在《杂志》《万象》《古今》等刊物发表了《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心经》《倾城之恋》等一系列小说、散文,轰动了上海滩。

上海外滩旧影
大红大紫后,最时尚最洋派的时装杂志封面印着她的时装照,上海大大小小的弄堂常里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在谈论着她和她的作品。伴随着名气滚滚而来的,除了钱财,还有她人生的第一个男人:时任汪精卫政府的宣传部部政务次长的胡兰成。胡兰成浙江嵊县人,风流倜傥,撩妹手段高超。曾于1940年中国抗战最艰难的时期鼓吹"和虽不易但也要和",并发表卖国社论《战难,和亦不易》,做了“文化汉奸”。但是,文学界曾经这样评论过胡兰成,“从林语堂、梁实秋、钱钟书直到余秋雨,才子散文,胡兰成堪称翘楚,其人可废,其文却不可因人而废”。可见,胡兰成的文学造诣十分了得。

胡兰成与发妻唐玉凤合影
1943年12月,胡兰成因得罪了汪精卫而入狱。后在日本人干预下,胡兰成出狱。除夕那天胡兰成看到自己的好友、作家苏青寄来的杂志《天地》中张爱玲的小说《封锁》后大为赞赏,他写信给苏青询问张爱玲情况。当胡兰成拿着从苏青那里得到的地址敲开张爱玲的家门时,只得到了女佣人的一句答复:“我家先生不见人的。请回吧!”这样敷衍的套路,胡兰成怎会轻易放弃?他用一张纸片写下了自己对张爱玲的崇拜之情,并表明自己特意从南京来到上海拜访之意,最后还写下了自己的住址和电话,希望张爱玲能给他一个见面的机会。然后,他就把这种纸条从门缝里直接塞了进去。有时候不得不感叹,很多缘分似乎真的是冥冥之中天注定的。

猛虎下山
一向冷漠寡言的张爱玲,在看了胡兰成的这种纸条后竟然心生涟漪。她翻箱倒柜地找出姑姑以前的奢华服饰,准备用时髦的装扮戏弄一下这个痴心粉丝,好让他打消继续崇拜自己的念头。电话预约后,张爱玲便于第二天前去拜访胡兰成了。她穿着浮夸的皮雕,脚踩高跟鞋,以一副傲慢之态出现在了胡兰成面前。胡兰成自夸他对女人“与其是爱,毋宁说是知”,他确实是一位女人的“知心大哥哥”,一位天生的蓝颜知己。他总能发现女人的优点,用他的生花妙笔或如簧巧舌以真诚温情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一个又体贴又温情又有才的男人,女人往往会失去抵抗力的。随着两人的深入交谈,彼此都惊喜地发现,眼前人真是难得一遇的知音。两人长谈5个小时,他们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一见钟情——相见恨晚
张爱玲在现实中几乎没有被人夸过,父亲看她是冷眼,母亲嫌弃她笨手笨脚,当着客人的面骂她是“猪”。在学校里,她也被同学瞧不起。只有胡兰成,嘴里眼里都是张爱玲的好。在第一次见面后的一段时间,胡兰成在报刊上写文章夸张爱玲,在客厅里当着张爱玲的面夸张爱玲,而且总能夸到点子上,就像挠痒总能挠到痒处。这是立竿见影的技艺,也是因为他是一位几可与张爱玲比肩的才子。才子懂得才女的高度。张爱玲就是再冰冷,也会被胡兰成融化了。就这样,在看似合情合理的你来我往中,一种叫爱情的东西,在两个人之间悄悄开花了。其时,24岁的张爱玲是第一次恋爱,而38岁的胡兰成有家室,且玩弄过多个女人。张爱玲不在乎,她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胡兰成布下的温柔陷阱。

待宰羔羊
一天夜里,温情脉脉的胡兰成突然张开臂膀把张爱玲拥入怀中。张爱玲高大的身体被搂在并不高大的胡兰成怀里显得有点滑稽,但那是张爱玲一生最幸福的时刻。父母对她只有嫌弃,从未对她有过亲热的举动。她成长过程中缺少的爱抚,胡兰成给了她。胡兰成用粗壮的手臂揽住她,他手臂的力度传到她的身体了,他双腿的温度又传到她的身体了。张爱玲羞涩而卑微、放肆而浓烈地顺从着这个男人。虽然胡兰成不年轻,但也没衰朽,在秦楼楚馆狎妓拥娼的实战经验和在淫词艳曲中借鉴来的情爱理论,弥补了他体能上的不足。他既温煦渐进又恣肆热烈,既迂曲婉转又富有进取,给了初恋的张爱玲一种从未有过的美妙体验,被他带进了一个飘飘欲仙的虚幻境界。

狂蝶催花
四、错嫁一人,输掉一生
底线突破之后,剩下的只有疯狂。从此,他们几乎总是腻在一起,恣意调情,疯狂交欢。胡兰成给了张爱玲身体与心灵上所缺乏的一切。如果他不滥情,专一地爱着张爱玲,他无疑是张爱玲渴求的完美男人。张爱玲就是陪着他远走天涯海角也情愿,就是被千夫所指也情愿。可惜胡兰成一生只爱他自己,他是不会为哪个女人而停住猎艳的脚步的。他会成为所有他看上的女人的知己,他的情话可以向所有他看上的女人温柔地诉说,他的怀抱里可以拥入任何一个他看上的女人,他可以跟任何一个他看上的女人上床。没有任何道德压力,也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胡兰成像
1944年8月,胡兰成与其第二任妻子全慧文离婚后,与张爱玲步入了婚姻殿堂。那天,他们请来张爱玲闺蜜炎樱做证婚人。然后,两人手工制作了一张小小的结婚证书,在这纸薄薄的婚书上,他们自己写下了结婚誓词。张爱玲写了前面两句: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胡兰成则提笔在后面写道: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样的爱情,这样的婚姻,温柔得几乎要令人落泪。张爱玲当然是付出真情,婚后,小日子过得甜蜜浪漫,读古诗,赏小说,吃点心。为了拴住胡兰成的心,她把全部稿费,全都给了这个甜言蜜语的男人。张爱玲,一个大名鼎鼎的女作家,是何等的光环围绕美名加身啊!但在胡兰成面前,张爱玲第一次爱了,却爱得那么卑微。

胡兰成书法
张爱玲自己在送给胡兰成的一张照片背面写到:“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这是张爱玲在这段婚姻中内心的真实写照。只可惜,她的自谦卑微并没有换来胡兰成的珍惜。在和张爱玲浓情蜜意地热乎了一阵之后,胡兰成转身就把张爱玲的文坛好友,也是他和张爱玲的媒人苏青给睡了。睡过之后,他还毫无悔意地告诉人家,自己是不会负任何责任的。一对多年的文坛挚友,因为这么一个两面三刀的“渣渣”,从此心生嫌隙。这三人间的关系,也变得十分微妙。婚后仅仅几个月,胡兰成因为工作关系离开张爱玲,前往武汉。都说“小别胜新婚”。当分别两个月后,胡兰成再次回到张爱玲身边时,他的嘴里却时时挂着另一个女人的名字。

作家苏青像
那是他在武汉受伤后,住在江汉医院,一直照顾他的是一位只有17岁的小护士周训德。胡兰成在妻子张爱玲面前,毫不避讳地夸赞小周的天真活泼,夸赞小周人美笑声甜,很会照顾人。凭借张爱玲的敏感,早已从胡兰成的眼神里看到了某种变化。这种变化,更让张爱玲的心开始隐隐作痛。但她还是假装很镇定。或许,她的镇定只是为了掩饰她的不知所措吧。1945年5月,和张爱玲共同生活了一个月后,胡兰成再次回到了武汉。如果说,之前两人还是彼此试探,经过一个多月的分离,再次重逢的两个人索性翻越了最后的底线,40岁的胡兰成和17岁的周训德在武汉公开同居了。不过,两人只缠绵了3个月的时间,日本投降。胡兰成因为曾经的言行背上了“汉奸”之名。仓促间他只能丢下小护士,独自逃难去了。

武汉——江汉关大楼
1946年2月,张爱玲获知胡兰成逃亡躲在温州。她从上海到温州寻找胡兰成,但此时胡兰成的身边又有了另外一个女人范秀梅。范秀梅是胡兰成的同学斯颂德的庶母。胡兰成与范秀美勾搭在一起后,两人以夫妻身份居住在范家。张爱玲的突然到来使得胡兰成大吃一惊。张爱玲要求他们断绝关系,胡兰成却不想放弃,张爱玲十分伤心,不辞而别。张爱玲与胡兰成三年婚姻,她受尽屈辱,流干泪水,她终于认识到,就算哭死也挽不回胡兰成的心,她只好选择离开。当张爱玲决定与胡兰成分开时,她拖着一个装有30万现金的箱子走到胡兰成面前说:以后不要来找我了,这些钱给你。

浙江温州——雁荡山
三、难得知己,无缘“桑弧”
与胡兰成离婚后,26岁的张爱玲内心受到的创伤是可想而知的。她一下子沦为人人可欺的汉奸弃妇,竟有不良之徒在电车上趁机占了她的便宜,自视甚高的张爱玲感到耻辱。作品和人都不被大众接受,从而事业也停滞不前。身处泥泞中的张爱铃,极度渴望有一双温暖的手,能将她拽出泥潭。这时,一个叫做桑弧的人出现了。桑弧原名李培林,是一个编剧兼导演。1946年8月下旬,文华电影公司成立,当时的桑弧负责公司的艺术创作。为了打响文华电影公司成立的"第一炮",桑弧几经辗转找到了张爱玲,邀请她为文华公司创作电影剧本。第一次见到桑弧时,张爱玲竟有些恍惚,因为他的容颜与胡兰成很相似,都很清俊。

桑弧像
但他们是完全不同两类人,胡兰成健谈,而桑弧不善表达;胡兰成性格外向,桑弧则相当内向。女人总是在对一类男人失望后,转而喜欢上另一类完全不同的男人,张爱玲亦是如此。在与桑弧合作《不了情》《太太万岁》剧本时,两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合作得很愉快,彼此暗生情愫,电影的成功加速了两人的感情。久违的美好爱情又回来了,张爱玲开始为这段爱情改变自己。张爱玲有自己的穿衣风格,常常打扮得很怪异,别人怎么说她都无所谓,可因为桑弧的一句“太长”,她就拿起剪刀把衣服剪短了。她从不化妆,在她看来那些厚厚的脂粉涂在脸上就是面具,很不舒服,可桑弧提出后,她就开始学着戴上这个“面具”。

《不了情》
桑弧原籍浙江省宁波,早年父母双亡,是由大哥拉扯长大的。两个苦命的人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他细心体贴,总会照料张爱玲的自尊和情绪,并且很珍惜相处的时光,是一个很会把握距离的翩翩君子。他逐渐抚平了张爱玲的感情伤痕,但两人从未明确表达过真心实意。他们就像两个偷偷恋爱的中学生,跑到很远的小馆子里一起吃饭;晚上送张爱玲回家时,他怕被张爱玲的姑姑发现,三更半夜就站在楼梯下,目送张爱玲进屋。在这段感情中,张爱玲找到了初恋的感觉,涩涩的有种青柠檬的味道。然而张爱玲的心里是忧伤的。她知道他俩并非两小无猜的青梅竹马,与胡兰成的那段婚恋在她身上留下黑色的印记永远抹不掉洗不净。

宁波保国寺
但在张爱玲面前,桑弧与胡兰成不同,爱得很卑微。胡兰成因为年长和阅历的缘故,可以在精神上俯瞰张爱玲。可桑弧的成名多少还是有赖于张爱玲,所以他对张爱玲更多的是仰视。桑弧和胡兰成一样欣赏张爱玲的才华,但桑弧的欣赏里多了几分敬畏。因为敬畏,他爱得小心翼翼。每次一部他们合作的电影出来时,他总是小心翼翼地问张爱玲:“没糟践你的东西吧!”只在得到张爱玲否定的答复后,他才长舒一口气。不了解张爱玲过去的人也许觉得他俩挺般配,而实际上他们之间存在着许多现实的差距:桑弧虽然大她四岁,却是从未婚配的童子身,而她却是历经胡兰成无数次凌辱的残花败柳。这让她心里多少有些自卑。

残柳立秋
纵然桑弧想娶她,桑弧的家人也是不会允许他娶一个身份不清白的女子。桑弧兄长知道桑弧与张爱玲的交往后,他觉得张爱玲曾嫁过人还是汉奸,和桑弧并不合适。张爱玲介意世人的看法,绝口不提结婚,却甘愿委身做一个秘密情人。有一次,张爱玲疑似怀孕。桑弧找来一位妇科医生给她体检,发现张爱玲并未怀孕,却意外发现她的子宫颈以前已经折断了。原来,胡兰成不但给张爱玲的精神上留下阴影,还曾经给张爱玲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伤害,让她一生无法生儿育女。敏感的张爱玲还依稀从桑弧脸上看到了一丝幸免的喜悦。她很懊恼被桑弧知晓了这一切,显得她以前与胡兰成在一起时是多么疯狂似的。

张爱玲像
如此的现实,张爱玲断定很难与桑弧会有结果的。然而她还是小心翼翼地厮守着,直到最后的结局来临了。不久,桑弧甚至没有告诉张爱玲,就娶了一个平凡的女子。听到这个消息,张爱玲假装不经意地问他:预备什么时候结婚?他笑了说:已经结婚了。看到自己怀有期许的未来终于落空后,张爱玲于1952年向香港大学申请复学获得批准。7月,张爱玲持港大证明出国,经广州抵达香港,住于女青年会。她并未再入港大复学,而是开始为香港“美国新闻处”翻译《老人与海》《爱默生选集》《美国七大小说家》(部分)等书。1954年,张爱玲的《秧歌》《赤地之恋》英文版出版,她把《秧歌》中文版寄给胡适,两人开始通信往来并结下了友谊。

香港古迹——九龙寨城
四、再嫁赖雅,魂断美国
1955年11月,张爱玲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游轮赴美国,与炎樱重逢并同去拜访胡适。1956年2月,张爱玲得到一家美国机构的写作奖金,在二月间搬去机构所在的纽英伦州。这个写作基金会主要是为作家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在这里,张爱玲邂逅了自己的第三段感情,36岁的她遇见了64岁的赖雅。赖雅是一个很有才气的美国剧作家。年龄虽然比张爱玲大出很多,可他尊重张爱玲,给她一个真正的家。1956年8月,两人相识半年后结婚。张爱玲是生活的低能儿,赖雅主动担任买菜做饭收拾家务的事。每天赖雅都精心准备好一切吃食,让她尽情创作自己的作品。

张爱玲与赖雅
张爱玲喜欢钱,赖雅就给足她赚钱的时间,把生活模式调成了女主外男主内。张爱玲喜欢城市的繁华,赖雅就定居在旧金山陪她寻找机会。张爱玲的生日到了,赖雅精心准备了一场隆重的生日宴会,好久没过生日的张爱玲第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赖雅欣赏着张爱玲文学上的成就,享受照顾张爱玲的温馨与安逸。1960年,张爱玲成为美国公民,次年出访台湾,欲访张学良先生但未能如愿。后结识了台湾小说家白先勇、王文兴、陈若曦、王帧和等人,并与王帧和赴花莲旅游,但途中接到美国打来的长途电话,赖雅不幸中风晕倒。张爱玲只得取消访问计划,回到美国。

台湾花莲
赖雅中风瘫痪后,他们的日子更加艰难,贫穷和病痛始终纠缠着他们,但张爱玲和丈夫没有放弃,还是在全身心的经营着这段忘年之恋。此时的张爱玲不到40岁,风韵犹存、文采斐然,如果想要重新开启一段感情,可以说轻而易举,但她从未想过离开。她所追求的,从来不是强有力的肩膀,而是一份不被抛弃的温暖,只要赖雅不离,她便不弃。为了照顾赖雅,张爱玲四处兼职,攒钱给赖雅治病。日子虽苦,但张爱玲乐在其中。为了赚钱,张爱玲拼命写稿子,以至于熬坏了眼睛。1967年,75岁的赖雅因病去世。那一年,张爱玲46岁,从此再也没有嫁人,甚至主动冠上夫姓,以纪念赖雅。

晚年张爱玲像
赖雅去世后,张爱玲移居洛杉矶,一个人孤独地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仿佛一下子看透人世间所有悲欢离合,人世的浮华与喧闹她再也不需要。1973年,张爱玲在《皇冠》发表《初评红楼梦》,她的一些散文、小说也由台湾重刊。之后,张爱玲《红楼梦》评论文集《红楼梦魇》等作品陆续出版。1995年9月8日,适逢中秋节,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终年75岁。也许她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被发现时她穿戴整齐,已经过世了一个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为她举行了追悼会,追悼会后,骨灰被撒入太平洋。名门之后,一代才女,灰飞烟灭,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一代才女——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