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仇池究竟是个怎样的国家?苻坚是如何消灭它的?简直有点太搞笑

采蓝说历史 2024-05-31 11:33:42

电视剧《大秦帝国》中,秦王嬴政在一扫六合之前有一段台词是:消灭弱小的,压制强大的,不强不弱的自然就是俯首帖耳……孤要这天下尽归我大秦。

如果两晋时期就有这么丰富的文史盛宴,苻坚在看到此等剧情时,会不会腹诽嬴政同志抢了自己的戏、抢了自己的台词呢?你是秦王我也是,你提前把剧本给圆满了,我怎么办呢?赶紧向天花板靠拢吧,做不了第一,做第二也行。

前秦在灭掉前燕之后,虽然北方还有前凉、代国等割据小政权,但前秦俨然已经是北方难以撼动的第一巨头了,在苻坚心目中,南东晋、北前秦的终极对决才是他内心所渴望的。但是阎王好斗,小鬼难缠,在跟东晋最后一战定乾坤之前,还是很有必要打扫一下周边战场的。

公元371年,苻坚就灭掉南边的仇池政权,设置南秦州。那么,这个仇池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权呢?苻坚又是怎么消灭它的呢?

仇池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权?

从地图上看,仇池的疆域主要集中在今天的四川北部和陕西南部,还有甘肃南部。对三国历史比较熟悉的朋友应该会记得,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曾拿下过武都、阴平两郡,其实那就是仇池的主要地盘。

但是别看仇池的疆域不大,战略意义还是挺大的,它紧邻梁州(汉中地区)、益州(巴蜀地区),是南方政权与北方在巴蜀战场上的一块缓冲地带。

也正是因为如此,苻坚才会率先对仇池动手,因为前秦要想顺利进军汉中和成都,基本上绕不过仇池的国防线,这只拦路虎必须要及时清除。

仇池本是一个小国家,连两晋时期的十六国都没有进得去。可想而知,他们是难以抵挡前秦的铁骑的。但这一部分还要放到后面再说,先来看看这个仇池国是怎么冒出来的。

大约在汉献帝建安年间,居住在渭水上游略阳(今陕西汉中)的清水氐首领杨腾率众北迁,占领了仇池(今甘肃省成县西)一带,因此,杨腾被视为仇池的奠基人。

杨腾作为“仇池派”的创始人,但由于史料的缺乏,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并不高,史书上只是笼统地说他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然后就没有其他详细介绍了。关于仇池的记载,是从他儿子杨驹开始的。

213年,马超和韩遂跟曹老板闹翻了,然后发动了很多少数民族同志们跟自己一起闹革命,杨秋、兴国(今甘肃一带)氐王阿贵、杨腾之孙杨千万等等赫然在列。但是,大家也知道,这些后来都成了夏侯婴虎步陇右的背景板了,杨千万同志被打散了部落,然后跑到益州投靠我们的刘皇叔去了。

逃到蜀地之后,杨氏氐族的出场记录便不多见了。直到三国鼎立的结束后,司马炎一统江山时,杨千万的孙子杨飞龙才浮出历史的水面,他被司马炎封为假平西将军(假,临时、代理)的称号,率部又迁往清水(今甘肃清水)。

杨飞龙同志搞事业确实是一把好手,几十年步步为营,把他们老杨家的产业越搞越大。但是,很遗憾的是,能把产业搞大的杨飞龙却搞大不了一个女人的肚子——他没有子嗣。人生最最最痛苦的事情是,钱没花完人却没了,关键还没有人替你继续花。

无奈之下,杨飞龙只好把外甥兼养子令狐茂搜确立为继承人,并改姓为杨。也不知道后世的郭威跟柴荣是不是从他这里得到启示?

公元296年,杨飞龙同志终于飞龙上天了,杨茂搜成为新一任扛把子。

杨茂搜实力和水平怎么样,这个还不好说,但他的运气是不错的。上位不久便赶上了司马家瞎搞的好时机,赵王司马伦把关陇地区搞得乌烟瘴气,氐人齐万年率先站出来要翻身农奴把歌唱,杨茂搜趁乱率四千户民重新回到仇池,并以此为据地,又进占了武都、阴平两郡,自号为辅国将军、右贤王。

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司马家自掘坟墓,民不聊生的情况下,流民数量就井喷式地增长,很多在关陇地区活不下的流民纷纷南下,其中一部分就被杨茂搜给吸收了,进而进一步壮大了自己的实力。

正常情况下,朝廷是不允许这样的小山头越闹越大的,但是司马家表示,我们连自家兄弟都没杀完,没空搭理你们。你们别闹事就行了,我可以给你签发很多官方文件的。于是,西晋朝廷加封杨茂搜为骠骑将军、左贤王。此时,南阳王司马保在上邽县驻军,他将杨茂搜的长子杨难敌封为征南将军。双方关系倒也还算和谐。

就这样,杨茂搜在自由、愉快的氛围中,慢慢成为了割据一方的独立势力,被称为仇池公,将都城定于清水,其国土的辖域,大致在今天甘肃省的西和县、成县、文县这一带。

综上所述,仇池(史称前仇池)这个小政权,其实是那个时代荒诞的产物。社会秩序大乱,但凡手里有点筹码的人,都想博一把大的,且没有官方的约束和管制,自嗨就行了。

但是,像仇池这样的小国寡民政权,或许并不明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定型社会发展规律,在大一统趋势日渐稳定的情况下,他们注定会是昙花一现的。

仇池灭亡的全过程

杨茂搜建立仇池国之后,于317年病逝了,其长子杨难敌按次序顺利继位。

但是,在天朝上国晋朝的“光辉示范”下,两晋十六国时期的所有政权都得了内部红眼病,谁都看不得身边的人比自己过得更好,站得更高。杨茂搜的次子杨坚头当时就是这么想的,都是爹妈生的,为什么你杨难敌就可以当老大,我杨坚头不信?我不服,我要跟你比试比试,看看是你难敌一些,还是我的头更坚固一些。

杨坚头跟哥哥闹翻之后,两兄弟粗暴地分家了。杨难敌屯驻在下辩(今甘肃省成县);杨坚头则针锋相对地自称为右贤王,驻军于河池(今甘肃省徽县)。

好吧!你们仇池本来就是打肿脸充胖子,现在还搞上了兄弟分裂,周围那些其他势力自然要笑哭了。当时,前赵、成汉、前凉都是更为强大的割据势力,尤其是前赵和成汉,都与仇池交界,自然对它是虎视眈眈。还有一些从西晋分裂出来的独立势力,比如陈安部,也开始对仇池流着哈喇子了。

杨难敌内战很硬、外战很软,主动与秦州刺史陈安结盟,又在连续的两年时间内(322—323)向前赵、成汉称藩。各方大佬,我就是过过王爷瘾,你们别跟我一般计较,给我留一条活路吧!

刘曜

但是,争权夺利的游戏中,别人会因为你态度好就放过你吗?322年,刘曜攻败杨难敌,把杨难敌逼到深山老林里去了,裹挟了当地大量氐、羌百姓得胜而归。

本来刘曜是打算一举彻底消灭仇池的,先从陇西迁走了一万户人口去长安,然后再次进攻仇池。但不巧的是,他的部队遇上了瘟疫,连他自己也被染上了,所以退居其次地采用劝降之策。

杨难敌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答应投降,随后被刘曜封为假黄钺、都督益、宁、南秦、凉、梁、巴六州、武都王等。

但是,很多时候,弱者不是做好自己就行了,你有很多关联点,他们一旦出现问题,也会把你带进去的。杨难敌曾与陈安结盟,结果陈安自称凉王了,只得意了一年就被前赵给灭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杨难敌和杨坚头怕前赵清算,都往汉中去投奔成汉了。

前赵确实对他们出手了,只是没赶上趟,前赵的镇西将军刘厚来晚一步,虽然缴获了不少物资,但没能抓获杨氏兄弟。仇池就此落入前赵手里,刘曜命大鸿胪田崧为益州刺史,据守仇池。

仇池就此没了吗?杨难敌兄弟自然不会就此甘心的!杨难敌刚在汉中安定下来,便悄悄贿赂了成汉的安北将军李稚,叫他别把自己送往成都当人质。拿了好处的李稚充分发扬“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精神,让杨难敌派个儿子去成都请降、当人质。

成汉的国主当时是李雄,为了树立自己海纳百川的形象,不光接受了杨难敌的投诚,还让李稚好生地抚慰他们,不要限制他们的自由。

谁知道,等到前赵的大军刚走,杨难敌便偷渡回了武都,随后自恃地利,再次宣布独立。

李稚深知这样下去会坏事,自己是要被朝廷追责的,便赶紧主动申请带兵去征讨杨难敌,力求将功赎罪。

李雄答应了,并派出了中领军李琀(与李稚皆为李荡之子)等人一起配合李稚作战。但是,杨难敌对抗强大的前赵很吃力,但主场迎战国力一般的成汉,还是意外爆发了。他先是诱敌深入,再派兵断了李氏兄弟的后路,最后围歼了李琀、李稚兄弟,当场要了他们的命。

重拾信心的杨难敌又于325年从前赵田崧手里重新夺回了大本营——仇池,并活捉了田崧,在劝降未果后,将其杀害。

但是在弱者与强者的博弈关系中,弱者无时无刻都在如履薄冰。两年后,327年,刘曜命武卫将军刘朗率三万兵士袭扰杨难敌,虽未彻底打下仇池,但却掳走了三千户民。

不是前赵当时拿不下仇池,而是后赵才是前赵的心头大患,前赵没法集中心思来对付他们而已。

在前赵和后赵恶斗的那几年,仇池总算过了几年安稳日子。但是,该来的还是会来,前赵灭亡后,杨难敌的危机并没有消除,只不过对手由原来的成汉和前赵变成了如今的成汉和后赵而已。

公元331秋,成汉大将军李寿发兵攻打阴平、武都,杨难敌抵挡不住,再次投降保命。

三年后,334年,杨难敌因病去世,其长子杨毅继位,自称为左贤王、龙骧将军、下辨公。随后,杨毅又任命叔父杨坚头的儿子(一说是孙子)杨盘(亦作磐)为右贤王、冠军将军、河池公。看看,还是两支拼凑出来的花架子。

杨毅比他爹要有政治头脑一些,知道后赵和成汉这样的大树都靠不住,抱大腿就要抱正宗的,便主动联系了东晋,成为了东晋的马仔。杨毅被东晋封为征南将军,杨盘则为征东将军。

但他们老杨家的基因似乎不太好,但凡日子安稳一点,内斗就爆发了。看来,都是一群闲不住的人。

杨毅继位的第三年(337),杨坚头的长子杨初为了争权发动政变,对杨毅取而代之,并向后赵称臣示好。

杨初在王位上坐了十年,直到347年,感觉到老大哥后赵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又马上改弦易帜向东晋称藩,被东晋册封为使持节、仇池公、征南将军、雍州刺史。

光态度上投诚显然是不够的,你得纳投名状才行。但是,杨初也无所谓了,你后赵马上就要亡国了,怕你个球,349年,他拿下了后赵国的西城。

与此同时,前秦也在关中立国了,杨初也算是体验了一把地头蛇的快感,于353六月间打败前秦苻飞。毕竟你们前秦才建国一两年,不欺负你欺负谁去?

但是之前那句话,他们老杨家也是过不得好日子的人。355年春,当年刺杀杨毅的杨初报应来了。杨毅的弟弟杨宋奴伙同他姑姑的儿子梁式王,趁杨初不注意,把他给干掉了。

然后,杨初的儿子杨国又杀了杨宋奴、梁式王替父报仇,自立为仇池公,并被东晋权臣桓温表为镇北将军、秦州刺史。

杨国还没高兴多久,隔年又被他的叔父杨俊除掉了。按照惯例,东晋朝廷转又册封杨俊为仇池公。老杨家这该死的互杀气质真的一点都不逊色司马家。

杨俊弄死了杨国,却被杨国的儿子杨安给跑了,人家投奔了前秦苻坚。

杨俊在位五年,死后由儿子杨世继承王位。碍于国内外的形势,杨世既称藩于东晋,得封为秦州刺史;也向前秦称臣,担任南秦州刺史。

370年,杨世去世,其儿子杨纂继位了。本就对爹爹同时认两个干爹感到不满的他,十分正能量地要宣布跟一个干爹断绝关系,考虑到前秦当时和前燕在互撕,所以便果断地与前秦绝交了。

杨纂这么一放大招,在杨世执政时曾担任武都太守的叔叔杨统起兵造反了。小子耶,你这得罪身边的干爹去讨好远方的干爹,这是要带着我们大家往死路上狂奔吗?

仇池再次陷入内乱之中。被打脸的苻坚心中窃喜,你们先狗咬狗一会,等我收拾了前燕,立马就来收拾你。

消灭前燕之后,趁仇池内部还在混战,苻坚遂于371三月发兵七万,大举进攻仇池。领兵将领则有西县侯苻雅、杨安、王统、徐成、羽林左监朱肜、扬武将军姚苌等。

这里插播一句,当初苻坚派他的真爱王猛走上党去攻伐势力比仇池强上不知道多少倍的前燕,给了王猛多少人马?6万!这6万还包括王猛根本指挥不动的邓羌等人。真爱看着挺感人,真相却往往很伤人啦。

杨纂迅速集合了五万兵力积极备战,干爹东晋也急派梁州兵加以增援。但是,双方在硬实力上的差距无法弥补,杨纂很快就投降了。

仇池灭亡的过程大致是:前秦军队进抵鹫峡时,杨纂和东晋梁州刺史杨亮在峡中迎敌,却被前秦军一举击溃,东晋援将郭宝等人也力战而死,杨纂退守险塞。随后,杨统率武都郡向前秦投降。杨纂再也硬气不起来了,也跟着投降了。

上述便是仇池灭国的具体过程,是不是有点看幽默话剧的感觉?正应了那句话“在作死的路上一往无前”,他们老杨家真的作得很尽力了。

一点点分析和感慨

其实在看两晋十六国的那段历史,很多时候给人的感觉不光是黑暗、沉重,还有荒诞、讽刺。得益于司马家那帮混蛋定调定得好,那上百年时间内,不管是什么人,都迷之自信地觉得自己有天子命,只要手里有点筹码就敢圈地称王。风水轮流转嘛,今天转到你们司马家,为什么明天不会转到我们刘家、石家、李家、杨家、冉家、慕容家、宇文家、桓家……

打个比方,一个村里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比如赌博)成为了村里的首富后,一定会搞得村里很多人都蠢蠢欲动的,他们只要手里有点筹码,就不想安分守己了,感觉他们也可以去一趟澳门,然后回来摇身一变成为村里新的首富。何其悲哀,何其荒唐?

上述的仇池杨家,从头到尾就完全是在疯狂地自嗨嘛,他们有一个稳定政权的基本模样吗?讲实力,实力不行;讲政治,政治立场摇摆不定;讲名分,名分上更是生拉硬套;讲团结,团结意识不堪入目……前秦消灭它,出汗了吗?

这其实只是那个荒诞的时代的一个缩影而已,仅此而已。

我们有很多朋友说大秦天王苻坚如何英雄了得,灭前燕、仇池、前凉、代国,成为了一统北方的绝代枭雄,其实咱们一路梳理下来,苻坚的文治武功真的跟曹操、刘备这样的英雄豪杰差很远。灭前燕,是前燕自毁长城。在灭掉前燕之后,前秦统一北方就基本上定型了。因为像仇池这样的跳梁小丑,只要能腾得出手来,大多数人都可以轻松给收拾了。

当然,并不是完全否定苻坚的能力和魅力,只是实事求是地告诉大家,英雄造时势,时势也造英雄,很多时候为了力求客观,我们看人看事需要不断地切换角度去多方辩证。

大多数人在看人看事的时候,是很难跳出本位主义的。比如我们看仇池灭国这段历史时,会觉得特别荒诞搞笑,但是看两晋的黑暗史时,却会不由自主地怒其不争、哀其不幸,更多的是愤怒悲伤,因为我们骨子里是站在汉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一切的。其实这两个政权的兴衰史何其相似。

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之所以花这么多的笔墨介绍前秦消灭小国仇池的过程(消灭仇池让苻坚更加膨胀了),其实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更加立体和清晰地感知到雄主苻坚的膨胀过程,进而对他和王猛之间关系、他宅心仁厚的传统印象、他后来遭遇肥水惨败等历史印象有更加深刻且客观的认识。

2 阅读: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