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与数据洪流搏斗。我们发送邮件、参加会议、刷社交媒体,忙于表达自己,却往往忽视了沟通的另一半——倾听。你是否曾在会议中急于发言而错过了同事的关键点?是否在与家人的对话中因为分心而误解了他们的意图?在《双赢倾听》这本书中,作者珍妮·范·胡尔将带我们重新发现倾听的力量,教会我们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通过倾听来提升个人和团队的沟通效率。
《双赢倾听》
作者:[英]珍妮·范·胡尔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倾听:沟通的双行道
在《双赢倾听》中,珍妮·范·胡尔强调,倾听不仅仅是沟通的起点,更是理解他人、提升自我认知的重要途径。她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技巧,展示了倾听如何帮助我们在工作、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
良好的倾听能够减少误解,增强团队协作,提升领导力,甚至在商业谈判中赢得优势。倾听,是一种双向的沟通艺术,它要求我们放下自我,真正地去理解对方的观点和需求。
珍妮·范·胡尔在书中提到:“良好的倾听可以弱化人们对改变的恐惧和抵触情绪;可以尽量减少流言蜚语和彷徨不安;可以使领导力人性化,让人们相互理解,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从而凝聚到一起;可以在公司营造彼此信任的氛围,构建团结协作的共同体,激发员工的敬业精神。” 倾听不仅是信息交流的桥梁,更是情感共鸣和价值观共鸣的纽带。
良好倾听的障碍
尽管倾听如此重要,但在人的能力开发中,倾听往往被归类到“软技能”的范畴,在教育和培训等方面,它往往被忽视。
为什么倾听会如此困难呢?
作者在书中指出,这是因为我们过于重视表达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倾听同样需要技巧和练习。国际倾听协会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只有2%的人接受过正式的倾听教育,而表达能力方面的培训却比比皆是。造成这样的结果与我们的社会现实是密不可分的。相关数据显示,语言表达能力是招聘方最为看重的能力之一,在招聘条件中的所占权重也颇为靠前。
心理因素也会影响我们的倾听效果。1957年,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该理论认为,在认知失调发作时,我们会自发地寻找自己行为得当的证据,不然便会极度不安,尤其是当认知失调作用于自我认知上时。比如,如果我们坚信自己是善良的、有同理心的倾听者,当有什么人或什么事质疑了这个结论时,我们便会千方百计地反驳或削弱这个“质疑者”。
除此之外,良好倾听的障碍还可能是由于劳累、寒冷或是受到干扰所致;可能是由于背部的阵痛,或是为在家上课的孩子操心;可能是由于难过、担忧或压力过大等消极情绪,也可能是由某些积极的情绪所导致的。造成分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因素加剧了认真倾听的困难。
如何帮助他人倾听自己
如何让他人更好地倾听我们的表达,不仅关乎于我们如何表达自己,更关乎于我们如何创造一个有利于倾听的环境。
珍妮·范·胡尔分享了如何通过结构化表达、情绪传达和提问技巧来吸引和保持听众的注意力。她强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更好的沟通者,关键在于学会如何让倾听者感到参与和价值,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沟通。
“我们之所以进行交流,是因为要传递信息,或以交谈,或以文字,抑或以演讲的方式呈现给倾听者。”我们需要确保我们的信息能够被倾听者接收并理解,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需要创造关联性,让倾听者感到信息对他们是有价值的。
“分享故事和个人经历可以帮助我们与倾听者消除隔阂、建立联系,同时也保证了对方可以将寓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通过讲述故事,我们可以更生动、更情感化地传达信息,使倾听者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更愿意倾听和理解我们的观点。
在这个充满噪音的世界里,我们需要慢下来,倾听他人的声音,也让自己的声音被听见。通过倾听,我们能够建立更紧密的人际关系,更有效的团队合作,以及更和谐的社会环境。
珍妮·范·胡尔在书中提醒我们:“良好的倾听是一项技能、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实践和承诺。它需要提前准备、具有自我意识和自制力;它需要好奇心、耐心、同理心和慷慨的气度,然后它才会发挥价值,带来丰厚的回报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