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家庭中,孩子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神仙生活。
以至于他们长大后,也不知道生活的艰辛,自然也难以理解学习的重要性。
如果照这样的速度长大,那孩子的未来真的堪忧,不懂父母艰辛、不能领悟学业之重,未来肯定不会有太大的成就。
怎么样才能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艰辛,进而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呢?
为此,父母真的是绞尽了脑汁,试图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明白。
这不,有一位年轻的爸爸暑假带孩子去工地,美名其曰:体验生活,赚生活费。
一开始,孩子特别积极,天不亮就主动起床,和爸爸一起下工地。谁能想到只干了半天,孩子就开始退缩,给再多的钱也不愿意继续。
终于熬到下班时间,孩子哭着对爸爸说:
“对不起,以后再也不乱买东西了,原来爸爸妈妈赚钱这么不容易。”
“爸爸,以后我要好好学习,这样就不用在工地搬砖,可以找个好点的工作。”
听到孩子的话,爸爸知道这一天的辛苦没有白费,孩子终于知道生活不易,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想告诉所有的父母:孩子不吃学习的苦,将来注定会吃生活的苦。
父母爱孩子没有错,想要在能力范围内给他们更好的物质生活也没有错。
可问题是:人生,是孩子自己的人生,需要他独自去闯荡、去探索、去挑战更多未知的可能性。
如果父母总是在背后提供各种保护,那孩子如何才能真正长大呢?退一万步讲:倘若哪天父母老去,谁来给孩子提供更多帮助呢?
所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小正确教育孩子,让他们养成最基本的感恩之心。只有这样,孩子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才能一个人走得坚定又稳当。
教孩子学会感恩,才是父母教育的重中之重
1、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父母要经常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认真倾听。同时,也要引导孩子关注他人的情绪变化,慢慢去关注别人。
生活中,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加深他们的印象,更加清楚别人的不容易。
2、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劳动中
父母一定要明白:家务活,从来都不是大人的专属。孩子作为家庭成员,他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劳动中,而不是坐享其成,等待别人的照顾。
只有亲身去做家庭劳动,才知道父母每天有多辛苦,进而珍惜家庭的温暖和大人的劳动成果。重点是,做家务劳动的过程,还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感恩之心。
3、引导孩子珍惜拥有
可能是得到的太容易,很多孩子到现在都学不会珍惜。他们理所当然地以为,身边所有人都应该对自己好;所有自己喜欢的东西,都能轻松得到。
实际上,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很可能影响孩子的三观。聪明的父母,一定要学会“对比教育”,通过讲述贫困地区孩子的生活现状,让自家孩子学会珍惜。
4、教孩子在挫折中学会感恩
挫折是成长中的必经之路,虽说挫折会让孩子苦恼、烦躁,但同样也会成为“宝藏”,趁机激发和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当然,前提是看父母如何引导和教育。
要教会孩子正视挫折,而不是一味地逃避或抱怨。遇到挫折没关系,引导孩子分析挫折的原因,进而找到解决方法,那他们一定会感谢这次挫折,变得更加坚强。
5、父母做好感恩榜样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父母的责任重大,千万不要偷懒。孩子天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会在生活中不断地观察父母的行为,然后模仿和学习,以此来对待他人。
因此,父母请一定要给孩子好榜样,只要自己在言行举止中注意感恩细节,相信孩子也能学到感恩的精髓,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送给父母的温馨小建议:
从现在开始,请做个“狠心”的父母,凡事不要对孩子太好,多鼓励他们自己动手,这样才能让他们知道生活的不容易。
而且,自己主动承担分内的事情,并不是一件坏事。不仅可以早早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而且还能让他们变得更有都能当。
父母的责任不是给孩子提供多大的庇护,而是教会他们更多生存的道理。唯有让孩子掌握更多生活技能,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