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明星,对身高也有一种执念。因为从某个角度来说,身高就是一种极具优势的“通行证”。
印象最深的是演员白敬亭和主持人何炅的对话,他们在一档节目中造就了一个网络梗:
何炅在节目中说出他的梦想,是希望能再长高五厘米。众所周知,在一众演员中,何炅的身高确实不占优势。
可谁曾想,白敬亭二话不说,直接秒回:梦想和痴心妄想,还是有区别的。
虽说这是为了营造节目效果,但也从侧面说明:身高,真的是很多人一生的执念。
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长得高一些,这样在未来的求职和交友方面,就能比其他人多一些优势。
可问题是,不是所有孩子都能长到父母期待的身高。尤其是很多父母在孩子身高问题上,还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导致他们错过长高的机会。
身高管理路上,最常见的四个问题
第一个:认知误区
直到现在,还有很多父母存在这样的错误,总觉得:孩子在身高发育方面,存在“晚长”概率。
这也是为何,明明自家孩子的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很多父母还在盲目等待的原因。他们就是觉得,孩子晚些时候自然会长高。
可实际上,所谓的“晚长”在医学上有严格的界定,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是如此。
正常情况下,只有体质因素或者家族遗传两种孩子,才存在“晚长”的可能性。
如果自家孩子不是这两种情况,那盲目的等待,只会错过身高增长的黄金干预期,以后追悔莫及。
当孩子的身高低于同龄人时,父母就要重视起来,及时带他们去医院做相关检查,排除一切问题和隐患。
第二个:营养失衡
父母都知道:孩子长高的路上,营养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可偏偏,很多父母陷入了过度进补的误区,以为只要多给孩子补充营养,他们就一定长得高,其实不然。
过量补充营养品,像增高钙片、助长口服液等物品,反而会弄巧成拙。要知道,孩子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能力是有限的。
过度进补,不仅无法促进孩子长高,反而会导致他们出现肥胖、性早熟的情况。因为很多营养品中含有激素成分,对于长身体阶段的孩子并不友好。
再有就是,给孩子过度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在父母看来,多吃大鱼大肉,就能吸收更多养分,助力孩子长高。
可实际上,营养食物吃得太多,只会让孩子长得越胖。一旦长胖之后,那再长高的概率,就会比同龄人减少很多。
第三个:缺乏运动
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父母真的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余时间。
好不容易放学,等待孩子的就是各种兴趣班、补习班,所有的时间都得坐到那里认真学习。如此一来,孩子的运动时间就被无情剥夺。
在父母看来,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可他们忘了:身体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一切都是白搭。
长时间运动量不足,就会导致孩子的骨骼、肌肉得不到充分刺激。如此一来,就可能影响生长激素分泌,阻碍身高发育。
反之,要是孩子每天能抽出一两个小时运动,那父母就不用担心他们的发育问题。尤其是喜欢篮球、跳绳和游泳项目的孩子,他们的身高发育,明显高于同龄人。
第四个:睡眠不足
想让孩子长高,却不监督他们的睡眠,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都知道,孩子分泌生长激素的时间,通常都是在他们进入深度睡眠之后。既然如此,就知道睡眠是特别重要的事情。
可偏偏,在电子产品和学习压力的影响下,很多孩子都存在作息不规律的情况。晚上睡觉的时间比较晚,早上又很早起床,导致他们睡眠时间严重不足。
长期保持这样的睡眠习惯,就会抑制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他们的身高增长变得缓慢。所以说,请务必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哪怕孩子的作业没有完成,到了睡觉的时间,也请让他们先休息。没有什么比充足的睡眠时间更重要,希望父母在长高这件事上,分得清轻重缓急。
写在最后:老话说“凡事趁早不趁晚”,在孩子长高这件事上,父母真的要早早替他们考虑起来。这些影响孩子长高的因素,都请早早地将它们“扼杀”在摇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