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宗兄弟相残,证明仁宗当年选择正确:记天顺年间的大明蜀王家族

楼哥看明史 2024-01-23 15:11:16

前言: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四月的时候,镇国将军朱友壁收到了当朝皇帝朱祁镇的亲笔信,里面措辞严厉,对他和兄长华阳王朱友堚之间的矛盾深为不满,要求他立即如实进行禀报。

朱友堚和朱友壁都是华阳悼隐王朱悦燿之子,生活在湖广澧州(今湖南澧县)。朱悦燿是大明首封蜀王朱椿的次子,按理应该生活在成都,为何他的子孙会在距离如此遥远的澧州?整个蜀王家族在明英宗天顺年间又有哪些故事呢?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蜀藩大宗故事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正月,蜀王朱椿正式之国成都府。这位贤王在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二月去世,享年五十三岁,谥曰献。蜀献王嫡长子朱悦燫,早在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便已经去世,故而由其嫡长孙朱友堉袭封蜀王。

明代蜀王府复原图

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九月,朱友堉去世,享年二十六岁,谥曰靖。蜀靖王无嗣,由其弟罗江王朱友壎以“兄终弟及”的方式进封蜀王。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六月,朱友壎去世,也是二十六岁,谥曰僖。

蜀僖王同样无嗣,换句话说,蜀藩大宗至此而绝。身为蜀献王的次子,华阳悼隐王朱悦燿这一脉子孙,原本应该递升成为蜀藩大宗。只可惜朱悦燿当年得罪了仁宗朱高炽,一大家子都被打发到了澧州,事实上剥夺了他的继承权。最终朱椿第五子保宁王朱悦(劭+火)接到了这个天上掉下的馅饼,于宣德十年(公元15435年)二月进封蜀王。

蜀和王朱悦(劭+火)

朱悦(劭+火)在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的时候,就已经被封为保宁王。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十月,中兵马指挥何瑄之女何氏被册封为保宁王妃。

景泰帝朱祁钰剧照

何氏在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的时候去世,朱悦(劭+火)在做了十多年鳏夫之后,对长久陪伴在身边的宫人徐氏产生了感情,向当时的景泰皇帝朱祁钰提出想册命其为继妃的念头,也获得了朝廷的支持。

朱祁镇在南宫复辟后虽然不待见弟弟,但对宗室还算不错,并没有推翻此前景泰帝对于蜀王继妃的决定。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九月,右通政刘文、给事中孙敬出任正副使,册封成都卫舍人徐讽之女徐氏为蜀王妃。

朱悦(劭+火)的去世时间《实录》未载,按《明史》的说法则是在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享年六十六岁,谥曰和。继妃徐氏绝食而死,年仅二十六岁,谥曰静节。徐氏的贞洁甚至感动了蜀世子朱友垓,他特意向朝廷上奏,请求不要打开自己母妃的坟墓,就让和王与静节王妃一起合葬。

世子友垓奏: “母妃何氏卒时未有合葬事例,以此未为合葬规制。今若穿圹,恐惊母妃体魄,乞别为一圹。”从之。—《明英宗实录卷三百三十六》

明代蜀王墓地宫

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三月,丰城侯李勇、吏科给事中沈珤出任正副使,持节册封蜀世子朱友垓为蜀王,世子妃蒯氏为蜀王妃。

蜀府护卫

自洪武年间开始,蜀王府成都三护卫官军,就一直是朝廷平定松潘等地叛寇的主力军。到了永乐年间,朝廷多次对安南动兵,蜀府护卫也一直都是其中的主要力量。甚至于宣德年间削藩之后,朝廷依然会时不时地调动蜀府护卫配合官军作战。

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的时候,贵州东苗十三番首领乾把猪等人“僭称伪号”,并且组织兵力对都匀卫展开围攻。在明廷看来,东苗是“贵州诸种蛮夷之首”,解决掉他们,就可以消除贵州城的心头之患。

英宗朱祁镇剧照

为此英宗命一代名将、湖广贵州总兵官、南和侯方瑛出任主帅,当年土木堡之变中得以生还的右副都御史白圭赞理军务,调集云南都司、四川都司、蜀府护卫,以及湖广、贵州并播州等处官军土兵进行围剿。

这一战足足打了一年,最终以明军的获胜而告终。乾把猪被俘,并在京师惨遭磔刑。而在东苗之乱平定以后,朝廷立刻着手对此区域实施改土归流,可见这一战的重要性,也可见蜀府护卫在明朝中叶的时候依然具备可观的战斗力。

出使王府官员事件

早在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的时候,英宗就以修武伯沈煜为榜样,对各级官员出使王府之时吃拿卡要的行为进行了整顿了。然而几年过去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这不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的时候,彭城伯张瑾又在这上面栽了跟头。

己未,彭城伯张瑾以奉使蜀府宿娼,六科给事中、十三道监察御史劾之,上命执送锦衣卫镇抚司究治。已而送法司论当赎徒还爵,上曰: “瑾纵肆,以不谙礼法所致也,赎毕令戴头巾于国子监读书。”—《明英宗实录卷三百五十五》

诚孝昭皇后张氏剧照

张瑾的祖父张昶,是英宗祖母诚孝昭皇后张氏的兄长,二人之间算是关系还不算太远的表兄弟。但饶是如此,英宗依然因为张瑾在蜀王府的所作所为,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惩罚。

就在同一年,监察御史田斌巡按四川之时途经成都,结果居然叫上好友钦天监漏刻慱士单诚,一起到蜀王府喝酒,史称“日相过饮”。事情爆出来以后,经过三法司、锦衣卫的“拷掠”,又挖出几个在蜀王府“假公事受赂遗”的害群之马:工部主事陈善,行人李麟、杨魁。

历代文人把把亲王们描绘得如同洪水猛兽,事实上呢?在朝廷三令五申之下,文官们面对亲王依然毫无敬意,宿娼的宿娼,索贿的索贿,还要把自己打扮成人畜无害的小白兔,是不是过于无耻了一些?

明代成都城复原图

华阳王家族故事

早在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的时候,朱友壁就已经向朝廷上奏,称兄长华阳王朱友堚对自己“积恨深重”,要求迁出澧州,只是被当时的皇帝朱祁钰驳回而已。

到了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眼见得紫禁城内的龙椅上换了人,朱友堚开始了自己的报复行动。在他给朝廷的上奏中,弟弟朱友壁“绣造龙衣、龙轿,屋梁画龙”,有明显的不臣之心。不但如此,还令人“用毒药害已”,真是叔可忍婶也不可忍。

但是华阳王殿下这一回明显有些用力过猛,朱友壁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镇国将军,借他个胆子也不敢如此僭越。而且现在正值南宫复辟之后的敏感时刻,你们二人如此的不“兄友弟恭”,是在打我的脸么?英宗即刻写信给华阳王,将其大骂一通。

上曰: “王诬奏其弟,欺罔朝廷,法本难恕。第念亲亲,姑从宽贷。”仍遣书切责之。—《明英宗实录卷二百八十五》

华阳王府门口的石狮子遗迹

笔者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过,华阳王兄弟的矛盾,其实主要存在于华阳王妃杨氏和镇国将军夫人夏氏之间。要不说娶妻娶贤呢,就比如某岛国上的两位王子,不也是在婚后互相越走越远么。

到了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华阳王朱友堚和镇国将军朱友壁之间再一次爆发了严重的冲突,而且互相都想置对方于死地。英宗厌烦透顶,让都察院派人去澧州核实情况之后,将相关人犯魏祥等人抓来京师严审。

正所谓不审不知道,一审吓一跳。在魏祥等人的口中,华阳王朱友堚请了一个和尚弘川大法师到王府之中“诵经坐禅”,不但如此,还派出老宫人对其进行服侍。除此之外,又逼迫护卫军余办纳月钱银两,以至于出现大量逃军。

而镇国将军朱友壁的问题则更加严重。因为和兄长之间的私人恩怨,每次碰到“天寿圣节”、“圣烈慈寿皇太后圣节”、“皇后千秋节”、“皇太子千秋节”,朱友壁都拒绝前往华阳王府行礼,这是大不敬。除此以外,朱友壁的日常行为也不干净,被爆出来的丑事就有:私奸家人女、伐民间冢树、诬执平民为盗等等。

天顺年间蜀藩宗室世系图

兄弟之间互相敌视到这种程度,让脸皮甚厚的英宗也觉得有些过分。于是他特意降敕书给朱友堚,对其进行了严厉的警告。同时又如本文开头那般,给朱友壁去了一封家书,也是希望双方的矛盾到此为止,再闹下去后果很严重。

上特敕友堚曰: “王兄弟交恶,以伤骨肉之情。惑于异端,以招嫌疑之谤。急于财利,以失下人之心。皆非保全名爵之道!自今以后宜痛自改悔,循理守法。如或罔知改悔,仍蹈前愆。则祖宗之法具在,朕不敢私。”—《明英宗实录卷三百三十九》

结语:首封华阳王朱悦燿是献王次妃所生,蜀和王则是宫人的儿子。无论从伦序还是出身来看,在蜀藩大宗绝嗣之后,都应该由华阳王这一脉子孙入住蜀王府。然而事实证明,当初仁宗皇帝的眼光非常毒。蜀和王的后代和和睦睦,华阳悼隐王的子孙却是世代纠缠。

在英宗的高压之下,朱友堚和朱友壁这对兄弟暂时搁置了争议,毕竟再闹下去很可能爵位不保。但是到了明宪宗成化年间,朱友堚的两个儿子朱申鍷和朱申䤧又接力棒似地闹起了矛盾。不过此乃后话,我们放在以后的文章中再讲。

10 阅读:4189
评论列表
  • 2024-01-27 15:27

    那个年代死亡率好高

  • 2024-01-28 07:03

    明史都没有记录的事情,都扒出来了

    致远斋之往事如烟 回复:
    有《明实录》
  • 2024-01-27 17:21

    推荐大家去看省愚杂谈,讲明史特别好,重要是不收费!

  • 2024-01-27 10:49

    什么,还要看视频才能解锁后续文章?那我走呗,不看了。

  • 2024-01-27 09:26

    自己留着慢慢看吧,还要收费,这点内容网上一查就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