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七十多年,围绕武定侯爵位的五次交锋,以公主后裔获胜而告终

楼哥看明史 2024-02-29 14:54:10

前言: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十月初九日,本朝风云人物郭勋,死于锦衣卫大牢之中。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三月,郭勋袭爵武定侯,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正月进封翊国公,可谓一时权倾朝野。

然而谁能想到,身为大明王朝开国元勋武定侯郭英的嫡系后裔,郭勋的父亲郭良、祖父郭昌为了袭爵,却经过了数十年不屈不挠的努力。

嘉靖皇帝剧照

那么武定侯的爵位承袭究竟有何特殊之处,为何郭家子孙要为之内斗数十年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长房丢爵,二房复爵

郭英,凤阳临淮人,明太祖朱元璋的老乡。当年老朱回乡募兵,郭英与其兄长郭兴便一起投入麾下效力。根据史书的记载,郭英此人“膂力过人,尤精骑射”,在起兵之初一直担任朱元璋的贴身护卫。

郭英,巩昌侯兴弟也。年十八,与兴同事太祖。亲信,令值宿帐中,呼为“郭四”。—《明史卷一百三十·列传第十八》

武定侯郭英画像

甚至于在大明的那场立国之战:鄱阳湖水战之中,大汉皇帝陈友谅,据信就是被郭英一箭射死,从而一举扭转了战局。不过正因为在老朱身边待的时间太长,影响了郭英的战场表现,让他没能赶上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的第一次大封功臣,直到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才以平定云南的功劳被封为武定侯。

在血腥的洪武朝后期,功臣宿将几乎一扫而空,郭英身为皇第十五子辽王朱植的岳父,长子郭镇又是皇第十二女永嘉公主驸马,不但始终屹立不倒,还手握兵权,可谓是一个奇迹。

永乐失侯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遗诏皇太孙朱允炆继位。这位新天子深受江南地主文人集团的裹挟,即位伊始便对着自己的叔父们火力全开。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在封国北平起兵造反,称“奉天靖难”。当时朝廷多次调集大军对朱棣进行围剿,郭英则是其中的主力大将。

靖难战争剧照

然而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年底,朱棣改变打法,不与朝廷大军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反而不顾一切千里南下,直扑京师南京而来。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日,燕军由金川门入城,走投无路的朱允炆自焚殉国。四天后,朱棣在皇宫奉天殿登基称帝,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永乐时代。

由于靖难战争时的站队问题,郭英在朱棣登基之后就被“罢归第”。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二月十七日,一代名将郭英去世,享年六十九岁。朱棣虽然追封其为营国公,赐谥威襄,但却停掉了郭家后人武定侯的承袭权。

洪熙复爵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朱棣在北伐班师途中驾崩,遗诏皇太子朱高炽继位。当年十一月初一日,新天子下旨命左军都督同知郭玹袭封武定侯。旨意一出,朝野舆论为之哗然,因为郭玹并非郭家的长房一脉子孙。

皇太子朱高炽剧照

郭英共十一子,但是和武定侯一爵有关系的就两人:长子郭镇、次子郭铭。

郭镇,生母何氏,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选尚永嘉公主为驸马。郭镇和朱允炆以及方孝孺的关系都很好,但他在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正月不幸去世,年仅二十八岁。郭镇有三子:郭兰、郭蕙、郭荃,其中郭兰日后应该改名为郭珍。

郭铭,生母严氏,辽王府典宝。据日后的武定侯郭玹墓志所记,其父郭铭在他七岁时去世。结合郭玹生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则郭铭死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当年五月,朱棣大军兵临泗州,守将周景初等人不战而降。而不愿屈膝苟活的郭铭自尽殉国,故而其夫人徐氏的墓碑铭有这样的记载:“效忠国事,没于泗州”。郭铭有二子:郭琮、郭玹。

为了东山再起,郭家做了两手准备,郭铭之女进入东宫,成为太子侧妃。而郭英的另一个孙女则进入汉王府,成为汉王侧妃。朱高炽即位之后,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九月册封郭氏为贵妃,郭家终于迎来了翻身的机会,但是爵位却给到了二房郭铭的儿子。

郭贵妃与朱高炽剧照

从母家的辈分来算,郭贵妃其实比朱高炽还要高一辈,因为她的生母徐氏,是开国元勋魏国公徐达的堂妹。而当朝皇帝朱高炽,则是徐达的外孙。由于郭琮已死,所以无论从亲戚远近,还是受宠程度来看,都只能让郭玹来袭封武定侯。

郭贵妃的杀招

郭英的原配马氏无子,何氏生长子郭镇,严氏生次子郭铭和第三子郭镛。理论上来说,郭镇和郭铭都是庶子,就应该以年龄来排伦序。郭镇既然居长,其嫡长子郭珍的继承优先级,自然要高于郭铭的嫡次子郭玹。

为了补上这个漏洞,郭贵妃想了一招釜底抽薪的妙计,让朱高炽直接封她祖母严氏为营国公夫人,同时追封老爹郭铭为武定侯,硬生生把自己这一脉粉刷为嫡出。

冬十一月,袭封祖父武定侯爵,给赐诰命。追封故父铭为武定侯,祖母严氏封营国公夫人,母徐氏封太夫人,故妻邓氏、继室沐氏俱封夫人。—《故镇朔将军总兵官武定侯郭公墓志铭》

郭贵妃剧照

我们千万不要小看这一招,郭家二房之所以多次抵挡住长房的反攻,和他们“嫡出”的身份有很大的关系。

五次袭爵之争

对于永嘉公主来说,眼睁睁看着武定侯的爵位落到二房手里,她的内心一定充满了怒火。从身份上来说,郭珍不但是她的嫡子,更是太祖朱元璋的亲外孙。但是郭贵妃圣眷正浓,自己胳膊拧不过大腿,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只不过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余,朝中发生的一件大事,让永嘉公主又看到了自己儿子袭爵的曙光。

第一次交锋

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五月,在位仅仅八个多月的朱高炽突然驾崩。由于皇太子朱瞻基远在南京,宫中一切事务都由皇后张氏处置。张皇后大笔一挥,圈定了五位后妃为先帝殉葬,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郭贵妃。

郭贵妃剧照

郭贵妃死后,按理永嘉公主的机会来了。但从史书记载来看,她却似乎并未急于争夺武定侯一爵。依笔者来看,很可能是郭玹深得新天子朱瞻基的信任,让老公主不敢有所异动。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朱瞻基驾崩,遗诏皇太子朱祁镇继位。此时蛰伏已经的永嘉公主终于跳了出来,请求改封自己的儿子为武定侯。然而年仅十岁的侄曾孙朱祁镇不但予以了严词拒绝,还大有追究郭珍责任的意思。莫非当年的夺嫡之争,永嘉公主站队汉王朱高煦,因此当年的太子妃、现在的太皇太后张氏才不待见她?

癸酉,书复永嘉大长公主曰:“所喻武定侯郭玹之事,皆先朝时所为。朕笃念亲亲,已命郭珍为锦衣卫指挥佥事,侍养左右矣。况曾祖姑谨厚之德,皇家戚畹,素所推重,岂屑屑与人告讦者哉?此奏必出郭珍所为。若付法司,罪不可逭,今且容之。望曾祖姑以大义训珍,令守礼法。若执迷不悛,祖宗之法具在,朕不敢私。”—《明英宗实录卷十五》

少年明英宗剧照

第二次交锋

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七月十六日,武定侯郭玹去世,享年五十三岁。按照惯例,应该由郭玹之子郭聪袭爵。此时的永嘉公主已经七十二岁高龄,有这样好的机会摆在面前,自然要再搏一把。

于是老公主让郭珍代表自己,亲自进京向皇帝侄曾孙恳求,希望由郭家长孙袭爵武定侯。然而谁也没有料到,旅途奔波之余,郭珍竟然病逝于通州,这下让事情一下子复杂化了。出于对曾祖姑的同情,英宗让英国公张辅等元老重臣对此事展开调查,看到底应该由谁来袭爵。

先是,玹伯母永嘉大长公主欲令其孙珍夺袭玹侯爵,与聪互奏。下英国公张辅等覆核。言聪、珍皆前武定侯英曾孙。聪祖铭,嫡次。珍祖镇,庶长。聪于例当袭爵。—《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六十一》

青年明英宗剧照

当年郭贵妃埋下的钉子,此时终于发挥了作用。在严氏营国公夫人身份的加持之下,郭铭、郭玹、郭聪这一支竟然成为了郭家嫡脉,从而力压长房一头。然而英宗谨慎起见,只给了郭聪一个锦衣卫带俸指挥佥事的名头,并没有让他袭爵。

第三次交锋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十五日,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土木堡之变”,御驾亲征的英宗沦为了瓦剌人的俘虏。虽然他在一年后被释放回京,却只能顶着太上皇帝的“尊号”,被弟弟朱祁钰软禁在南宫之中。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朱祁镇联合石亨等文武大臣,趁着朱祁钰病重,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夺回了皇位。当年七月初六日承天门火灾,本就心虚的朱祁镇更是紧张,赶紧下诏大赦天下。为了笼络勋贵,又命“武定侯子孙还袭侯爵”。

夺门之变剧照

郭家的猫腻,英宗其实门清,所以这一次他直接将继承权交还给了长房。然而由于永嘉公主在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去世,长房之内无人约束,郭珍的两个儿子郭昌和郭昭爆发了一次激烈的内斗。

郭昭率先出手,联络了驸马都尉赵辉和崇信侯费钊,让他们出面诬陷郭昌“不孝其母”。赵辉和永嘉公主辈分相当,在当时的宗室外戚之中堪称活化石一般的存在。郭昭为了夺嫡,看来也是花了大价钱。经过近两年的调查,最终锦衣卫还了郭昌一个清白,让他得以在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袭封武定侯。

丁未,命故武定侯郭英曾孙昌袭封武定侯。英诸孙争袭侯爵年久,至是以诏例,始命昌袭之。—《明英宗实录卷三百三》

第四次交锋

郭昌的人生可谓悲喜交加,袭爵还没两年,就于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去世。由于其子郭良年幼,朝廷决定让他年长之后再袭封武定侯。

明宪宗剧照

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的时候,已经成年的郭良上奏请求袭爵。也许是看着英宗已经驾崩,沉寂许久的郭聪再次出手,表示自己才是正牌继承人。此时的皇帝宪宗朱见深大笔一挥,既然“事未得白”,那先封你郭良为锦衣卫指挥佥事吧。

郭良万万没想到朝廷竟然会出尔反尔,这位也是倔脾气,一口气连上了九封奏疏,要为自己讨一个公道。宪宗更是狠人,让郭良先后去刑部和锦衣卫大牢历练了一下。吏部尚书尹旻甚至认为郭聪和郭良都是锦衣卫指挥佥事,朝廷对郭家够意思了,不如直接将郭良治罪。

尚书尹旻等言: “良祖故后,停爵年久。今聪与良皆授指挥,报功之典已为过厚。而乃兴词互争不已,宜治如律。”—《明宪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九》

第五次交锋

宪宗驾崩后,郭良再次上奏请求袭爵,不料却被新天子孝宗朱祐樘直接革职。弘治三年(公元1489年)的时候,郭良之母许氏向朝廷乞恩,称家中已经揭不开锅,这才让儿子得以复职。

明孝宗剧照

经过多次打击以后,郭良痛定思痛,开始反思为什么朝廷屡屡驳回自己的袭爵请求。其实道理很简单,他的先祖郭英和朱棣不对付,此后的大明天子可都是这位太宗皇帝的后代,他们能待见自己这一房吗?肯定帮着二房呀。

那怎么办呢?也不是没办法。当年曾祖父郭镇和方孝孺交好,也就意味着和江南文人交好。现在文官当道,何不走他们的路子呢?于是郭良改变打法,开始和文官们结交。甚至因为文官的推荐,郭良还正儿八经地在锦衣卫里管起事来。

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四月,郭家再次由许氏出面,请求让郭良袭封武定侯。此时郭家在文官们中的投资终于得到回报,礼部右侍郎焦芳一句振聋发聩的“争爵之罪小,开国之勋大”,终于让郭良得以成功袭爵

焦芳画像

结语:郭英死后,郭家其实已经失去了武定侯的继承权。正是因为郭贵妃宠冠六宫,才让郭家迎来了中兴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说,郭家二房袭爵,似乎也无可厚非。但是中国历来讲究尊卑有序,长幼有别,郭家长房屡屡上奏,也实属理直气壮。

武定侯一爵的反复争议,可谓成也郭贵妃,败也郭贵妃。如果郭玹当时能够另封一个爵位,那他就是郭家这一支的始祖,长房那边也无话可说。可惜郭氏毕竟只是贵妃,明朝开国以来,还没有贵妃亲戚封爵的先例。郭玹凭借武定侯上位,自然也要面对长房的怒火。

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六月,右军都督府管府事武定侯郭良去世。史书中对郭良评价很高,他在家道中落的时候,能够“与文儒交”。做武官的时候,还能够中武举,可谓没有辱没祖上的威名。也正是在郭良的耳濡目染之下,其子郭勋才会在嘉靖朝的政治舞台上起到巨大的作用,还让郭英享受到了配享太庙的殊荣。

2 阅读: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