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6年美国制造出的世界上第一艘战争潜水艇,驾驶者需右手拿着炸弹,左手配合双脚操控方向,偷偷潜伏到英军战舰底部,将炸弹固定好后迅速撤离。
在完成任务之前,他不能浮出水面呼吸,这就导致死亡概率极高。
为此,工程师们开始改良潜艇,他们用项木制作了个桶状外壳,随后拿铁箍将两半固定在一起,最后抹上焦油密封外壳用来防水,驾驶员坐在里面拧开阀门就能给底部水箱加水,下沉到海底进行偷袭计划。
在潜艇最上方还有一个尖锐的钻头,钻头上连接着炸弹,只要能钻进船体内部,就可以引爆炸弹安全撤离。但由于舰船底部极为坚硬,不管他怎么钻都钻不透。
随后,工程师将钻头换成鱼叉,同时将船体加长到了13米,想利用猛烈撞击的惯性来刺穿并直接引爆炸药,但这样会闹出很大的动静,容易被发现并导致全军覆没。
此时,传奇性武器鱼雷出现了,它的动力来源是一罐压缩空气,每当发射时,内部阀门会打开,接着释放空气,驱动两个活塞来为鱼雷提供前进的动力。
但空气释放时所产生的气泡却成为了鱼雷最致命的弱点,敌人可以根据气泡判断鱼雷走向并提前躲避。
核潜艇深海幽灵
为此,工程师又想了个办法,他们将压缩空气换成了发动机,并配上超大电池组为其供电,这使鱼雷的长度超过了7米。
如果想要搭载更多的鱼雷,那就得建造更大的潜艇才行。但这又会出现一个致命的问题,潜艇燃料根本满足不了需求,每过一段时间就得回基地重新加油。
于是,他们又制造了一艘专门携带燃料的补给潜艇,内部甚至可以装下400吨燃料。当携带鱼雷的潜艇油耗尽时,两者会同时浮出水面,船员拖着燃料管开始加油,但这个过程却相当危险,最少5个小时才能加满,如果期间不小心被敌军发现,面临的就是爆炸与死亡。
也正因如此,潜艇的研究在很长时间内都停滞不前,直到1945年原子黎明到来,潜水艇的发展才迎来了转机。
1954年,美国工程师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水艇,代号鹦鹉螺。
他们直接在潜艇内部装上了一个核反应堆,原子分裂产生巨大能量,这些能量会产生大量蒸汽,并通过管道进入涡轮机组,迫使叶片高速旋转,驱动螺旋桨提供动力,让核潜艇再也不需要加油,仅4公斤油燃料就能轻松航行10万公里。
但随着核潜艇配备人员的增多,氧气供应也成了个不小的问题。
为此,工程师将空间站上的制氧机直接安装到了核潜艇内部,它能利用电力将水分解每小时产生4000升的氧气,所有氧气都会顺着管道进入到各层各个舱室中,保障所有人员的呼吸安全。
但是鱼雷威力毕竟是有限的,为了让核潜艇变得更加强大,工程师们准备装上核弹头。
如果能在水下直接发射就更好了,这样可以避免浮出水面被敌人发现,保证自己安全。
他们做了无数次实验,最后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法,在核弹头外部舱门打开时,顶部还加上了一层密封件,在发射前0.1秒左右,密封件会直接炸开,此时的水还没来得及灌入底部阀门,便会将一股强大的压缩空气瞬间灌到导弹的最底部,强大的推力迫使导弹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直接刺穿几十米深的海水。一旦成功飞出水面后,第二段燃料便会点燃,精确打击全球任意目标。
核潜艇内部
但是由于声波传递的影响,敌人依然能察觉到核潜艇的存在。如果想要做到完美隐形,就要尽量减少震动,比如设备运转的声音,人员说话的声音,你能想到潜艇上的一切都会用减震器最大限度减少震动所引起的噪音。
但是最让工程师们头疼的是不得不发出声音的螺旋桨,如果潜艇加速,螺旋桨快速旋转,它便会在后面留下一串气泡,当气泡破裂时,将发出巨大噪音。这些气泡中充满的可不是空气,而是海水沸腾后产生的蒸汽。它还有一个专业名词,空化。
螺旋桨旋转的速度越快,潜伏在海底的核潜艇就越容易被敌人发现。但螺旋桨速度减慢,却又会降低潜艇的速度。为了能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工程师开发了一种独特的螺旋桨,它有四个额外的特殊形状叶片,在产生强大推力的同时,旋转速度却会降低很多。
由此一来,气泡减少,敌人就很难再发现了,它就静静潜伏在深海中,等待着末日时刻的到来。
文本来源@科学旅行号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