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文章的质感及可读性,在文章下方备注了文章来源及可查证资料!
1979年在我国的南端,越南疯狂的挑衅,我国在“士可忍孰不可忍”的情况下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争刚开始不久我军就势如破竹,直扑越南首都之势,而越南的谅山作为河内最后一个防线,承载了这场战争无数最多的炮弹,最多的生与死,这个地方也成为了整个战役不得不提的、我军酣畅淋漓的战斗!
而它究竟是怎样一场怎样的战斗博弈?又蕴含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能让后世的我们反复研读感慨万千呢?

回首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曾经中越之间亲如一家,有着“同志加兄弟”的深厚情谊,而且我国在越南抗法、抗美斗争中,都有无私地伸出援手,给予大量物资、人力支援,为越南的独立与解放事业提供重要支撑。但是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越南在苏联的大力扶持下,心态悄然发生转变,并野心勃勃的进行着侵略及扩张。

投入苏联阵营的越南,不仅忘却了之前我国给予的雪中送炭,还公然在边境线上频繁制造事端。他们的军队肆意侵扰我国的边民生活,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宁静的边境村庄时常被战火与哭喊声笼罩。
更过分的是越南不顾国际道义,悍然出兵柬埔寨,妄图在东南亚地区建立霸权,打造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这无疑是对地区和平稳定的严重破坏,更是对我国国家安全底线的公然践踏。

我国一直以来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珍视和平的大国,面对着越南的变本加厉挑衅行径,岂能坐视不管?
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国在1979年2月17日,宣告我国军队将发起自卫反击战!这一战不为侵略只为惩戒,只为守护祖国每一寸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只为筑牢那守护百姓安宁生活的边境防线。
而此时越南方面呢?他们仍沉浸在苏联撑腰的虚幻安全感中,天真地以为自己长期助力其抗美,自家军队历经实战锤炼,而中国军队初来乍到,定会在这湿热难耐的气候条件下举步维艰、水土不服。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我国军民早已在胸膛中集满了熊熊烈火,只待一声令下,精锐之师迅将速集结奔赴战场,并将矛头直指明晃晃写着“挑衅”二字的越南。

战斗一开始,我便军势如破竹,直到越南首都的最后一道防线谅山,这片看似平凡无奇的越北土地,实则暗藏玄机,因为它掌控着越南北方交通的命脉,更是通往河内的最后一道大门,一旦此地失守,越南首都将毫无遮掩地暴露,其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越南当局也深知其中利害,不惜血本重兵把守,甚至将家底都一股脑的全掏了出来,而“金星师”越军第3师、以顽强著称的第337师、战术多变的第327师等精锐部队倾巢而出,2万余名越军战士集结于谅山,在谅山的土地上构筑起防御工事,妄图凭借此等地,将我国军队拒之门外。

再看我国军队这边,坐镇中军的是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这可是身经百战、威名赫赫的老将。
面对越军的严防死守,许世友也立刻制定了进攻战术并调兵遣将,迅速将55军、54军、50军等多路集结,兵力也瞬间形成4:1的压倒性优势。
这还并不算完,因为在火力配备上,更是让越军望尘莫及,300多门火炮整齐列阵,调整好角度的黑洞洞炮口,预示着即将对越军阵地发起一场炮弹攻势,足足5倍有余的火力压制。

可这仗究竟该怎么打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许世友心中早有定计,那便是令后世军事家们啧啧称奇的“围三阙一”战术!
时间到2月24日,55军在攻克同登后,马不停蹄的直逼谅山。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将谅山紧紧围困,而南面看似不经意地留出一个看似逃生实则暗藏陷阱的缺口。

这一招看似险棋,实则蕴含着许世友将军对人性与战局的深刻洞察。城内越军看到南面有路可逃,那原本紧绷到极致、准备拼死一搏的神经,瞬间松弛了几分,困兽犹斗的狠劲也泄了下去,抵抗意志悄然瓦解。
再看城外越军增援部队望着那敞开的缺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陷入了两难的泥沼。
进吧,怕一头扎进我国军队精心布置的包围圈,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不进,如果谅山要是丢了,这责任谁敢承担?越南当局高层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在指挥部里来回踱步,权衡再三最终咬咬牙,舍弃了增援,选择“断臂求生”。
不过,那“金星师”毕竟是越军王牌,仗着市区错综复杂的坚固工事,仍妄图负隅顽抗,想与我国军队拼个鱼死网破。

许世友将军
到2月27日,随着许世友将军的一声令下,谅山外围瞬间被战火点燃!一时间我国军队的炮火遮天蔽日,300多门火炮齐声怒吼,短短半小时,上万发炮弹密集地砸向越军阵地。
那原本耗费越军无数心血、精心构筑的工事,在这钢铁与火药的面前,脆弱得如同纸糊一般,瞬间被火海吞噬,化作一片废墟,随之灰飞烟灭。
但越军并未就此罢休,他们深知一旦谅山失守,河内将危在旦夕,于是凭借着对市区地形的熟悉,在大街小巷、高楼大厦里藏兵设伏,更是把火炮拖到街上,妄图利用近距离作战的优势,与我国炮兵一较高下。

时间到3月1日清晨,我国军队再度发力,集中火力对市区展开地毯式轰炸。炮弹呼啸而下,在这铺天盖地的炮火下,他们往日的嚣张气焰荡然无存。
据战后越南老兵回忆,那时的炮弹密得像下暴雨,整个世界仿佛都被爆炸与火光充斥,根本找不到一处安全的藏身之所。
越军第3师一个团1450人冲进去,妄图凭借人多势众扳回一局,可最终活着出来的,却只有区区72人,这般惨烈场景,令人唏嘘不已,也足见战斗之残酷。
可就在我国军队即将彻底拿下谅山之际,越军竟丧心病狂地使出化学武器。这一公然违背国际公约的恶行,瞬间也点燃了我国将士的怒火。许世友将军气得拍案而起,怒目圆睁,声如洪钟般怒吼道:“给我狠狠打!”
到9时30分左右,300门火炮再次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宣泄着无尽的愤怒。半小时内,9919发炮弹倾泻而下,整个谅山市区被夷为平地,曾经的繁华与喧嚣不复存在,越军有生力量也在这狂风暴雨般的打击下近乎覆灭。

到3月4日清晨大雾弥漫,我国军队趁势发起最后总攻,并迅速攻占谅山市南区。至此谅山战役以我国军队的完胜落下帷幕,这一胜利像是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越南当局的脸上。
但是越南当局却在国际舞台上丑态百出,为了挽回那早已破碎不堪的颜面,厚着脸皮宣称“中国军队并未占领谅山”,妄图混淆视听,欺骗世人。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我国军队撤军声明一出,这苍白无力的谎言瞬间不攻自破,越南当局沦为国际笑柄,在国际社会愈发孤立无援。

这场战役我国军队虽凯旋而归,却也付出了惨痛代价。越军死亡过万,战损率高达60%,余下的也多带重伤,战斗力几乎丧失殆尽。
而我国军队同样伤亡不小,战后复盘诸多问题浮出水面,面对越军化学武器的突然袭击,我们的应对手段是否足够迅速、足够完善?
在装备技术层面,与当时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哪些短板还待补齐等?这些深刻的反思,都成为了我国军队后续大步迈向现代化征程的强大动力。

在战场上我国士兵用生命诠释着英雄的真谛!冲进城时越军火力凶猛,暗堡、地雷无处不在,每一步都生死未卜。
可即便如此战士们相互扶持,有人为掩护战友,不惜用自己的胸膛去挡子弹,用年轻的生命换取战友的生存机会。这种生死与共的精神,如同一座巍峨的丰碑,铸就了胜利的基石,让后人敬仰不已。
再看越南经此一战,不得不重新掂量对华政策,曾经的挑衅行为也大幅收敛,他们开始意识到,中国绝不是可以随意招惹的对象。

时光悠悠谅山战役至今已四十年了,但它留下的是对和平最深刻的警示。它告诉世人,战争残酷,和平珍贵,唯有珍视和平,方能守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每一个为和平付出的生命,都应被永远铭记,他们的血与汗,浇灌出了今日的安宁。

在未来的日子里,谅山战役的故事仍将作为一面镜子,映照出战争的狰狞与和平的美好,激励着后人砥砺前行,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盛世。
无论是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还是地区冲突的潜在威胁,我们都应以史为鉴,用智慧与勇气化解矛盾,让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因为只有和平,才能让人类的文明得以延续,让每一个梦想都有绽放的土壤。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 - 谅山战役
腾讯新闻 - 谅山战役:是许世友打得窝火的一战,对越军而言还是最惨烈的一战
越军团长回忆录
越政委回忆录
以及历史文献和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