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财富风口,深圳悄然布局…

刘晓博说财经 2023-04-24 19:18:15

原创 刘博团队

日前,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了光明科学城论坛·2023新闻发布会,在会上透露一个不同寻常的信号。

为了共议科技前沿发展趋势,共商产业创新大计,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将于4月27日至28日举办,将邀请来自香港、澳门等教育、科技、产业、金融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围绕合理布局跨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促进技术转移和创新创业、共同构筑湾区科创高地等重要话题展开讨论。

联想到,前不久光明·全球传感器发展大会,将通过市区联动,打造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同时还释放出一个重磅消息,光明区为智能传感器、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超高清视频显示等五大产业集群“量身定制”了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专项政策(已出台),其中,还对智能传感器企业单项最高补贴金额可达5000万元。

图源:深圳光明

这一系列悄然布局先进制造业的动作,揭开了光明经济发展的“野望”:不止要拼经济,还要抢占城市竞争“制高点”。

要知道,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了“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更是为今年GDP增长给出了一个坚定目标:6%。

事实上,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深圳各区早在去年底就从深圳各大规划中寻找新机遇,开始悄然布局,这就有了各区“一把手”带队主动“抢单”和重大项目落地的画面。

谋而后定,深圳各区也相继公布了GDP增长目标,坪山指向10%,光明、盐田定为8%,南山、宝安、龙岗、龙华四区定为7%,福田、罗湖和大鹏新区为6.5%。

在深圳锚定高质量增长的背后,到底透露了什么信号?

经济增长第一城的底气在哪?

其实,无论是深圳,还是各区,定下的GDP增长目标都不低,对比其他一线城市,更是一个高增长的目标(上海今年经济增速目标5.5%以上、北京4.5%以上、广州6%以上)。

那么,深圳的底气到底从何而来?

那就是制造业。

2022年,深圳工业增加值达1.13万亿元,再次超过上海,成为工业第一大市。再加上在此之前,深圳工业总产值已经连续4年位居全国城市第一。这让深圳首次成为工业总产值、全部工业增加值全国的“双第一”。

如何保持和放大这种优势,深圳的做法就是加大制造业的投资力度。

据深圳市发改委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计划安排重大项目841个,总投资约3.6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13.5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主要聚焦“20+8”产业集群,发挥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牵引带动作用。

同时,今年深圳各区也把发展方向大多聚焦制造业方面。福田巩固拓展“总部经济、服务经济、楼宇经济”,加速发展“数字经济、双碳经济、平台经济”;南山着力提升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创新能级,完善科技、教育、产业、金融融合创新生态;罗湖区建设具有世界潮流引领力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盐田将重点抓好旅游、消费、物流“三件大事”;宝安坚持制造业“当家”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龙岗发力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科创中心、物流中心;龙华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主力承担区;坪山则全力以赴主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光明将打造科学与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范式;大鹏新区谱写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深汕特别合作区也将加快建设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

有了目标和方向,深圳各区就开始“筑巢引凤”,根据深圳“20+8”产业布局,主动走出去“敲门招商”,瞄准实力强劲的央企、行业头部企业等,争取更多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研发中心、新建项目、工业项目等落地。

别看各区都在发力制造业,但深圳走出了一条各具特色、错位发展、功能协同、优势互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路子。

早在去年深圳发布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8个未来产业的系列政策措施时,就明确了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挥各区比较优势,统筹优化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土空间布局。

以智能传感器集群为例,支持南山、龙华和光明等区建设集聚区,明确到2025年智能传感器产业增加值达到80亿元、实现翻番,新增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独角兽”企业。

在相关3个区中,南山定位智能传感器核心承载区,重点是龙头带动、应用牵引、产学研用协同;龙华定位为智能传感器研发和应用的特色示范区,培育一批智能传感器研发设计重点企业,重点突破智能传感器设计,巩固深圳在智能传感器领域的优势;光明定位为智能传感器中试熟化与产业化示范区,建设兼具量产能力的研发中试线,重点是新型智能传感器研发、制造和产业化,破解智能传感器“卡脖子”问题。

可见,深圳正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牵引带动作用,以优质项目的“种子”,结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果实”,为深圳高质量发展蓄势腾飞。

锚定“十大科技之首”

到底透露了什么信号?

从去年6月,《深圳市培育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发布,到去年11月,深圳宣布在光明投建一条8英寸MEMS中试线,再到今年2月明确50亿级智能传感器产业基金落地。

图源:广东卫视截图

我们研究了深圳的这次产业布局,发现这是深圳科创产业一次弯道超车的机遇。在光明,一个撬动万亿财富机遇正在孕育!

首先来说说为什么要发展智能传感器?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

随着近年工业4.0的发展,传感器的应用领域正在被不断拓展。传感器好比工业4.0的眼睛和耳朵,在辅助系统、质量控制、安全性、柔性自动化、预测性维护、追溯等各个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智能传感器被业界称为“数据之母”,无处不在。

一部手机里面有10+个传感器,一辆汽车有300+个传感器,一列高铁有2400+个传感器……在制造业、在人工智能、在物联网……在大国重器现代武器、航天空间站……

来源:央视《新闻联播》传感中国

第二,作为数字生活的起点,智能传感器将撬动起万亿市场。

2021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近3000亿!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2.6万亿,占GDP比重达30%,而数字经济的起点,就是智能传感器,这是一个能撬动万亿市场的关键产业。

第三,传感器技术被列为“十大科技之首”。

传感器技术与通信、计算机技术被列为现代信息技术三大支柱。

美国著名商业杂志《福布斯》曾经做过评选调查,列出了改变世界和人们生活的10大科技产品,其中传感器列排在首位。

正是因为如此重要和迫切,以“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深圳,智能传感器产业不仅是必须攻克的“一环”,也是弯道超车的新机遇。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科技创新的原动力,决定着一个地区创新体系的深度和厚度。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和核心承载区,光明率先布局智能传感器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图源:深圳光明

其一,光明正在成为深圳原始创新策源地,鹏城实验室、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等科研机构,提供关键支撑;

其二,光明有产业链基础,培育了欧菲光、信泰光学等一批龙头企业;

其三,光明有人才源动力,中山大学深圳、深圳理工大学(筹)等高水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光明高等研究院已落地;

其四,光明构建了一个智能传感器产业的生态圈。在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核心节点,打造了一个先进制造业园。不仅划定片区综合开发范围1.95平方公里,还布局建设了建发特色产业园、欧菲光产业园等智能传感器专业园区。

智能传感与精密仪器先进制造业园区。图源:深圳光明

其五,光明有专项支持政策。光明区针对智能传感产业,重点围绕设计、制造、封测、应用等4个领域,拿出“真金白银”来支持,单项最高补贴金额达5000万元。

同时,还重点支持本地智能传感器企业做大做强。对于芯片设计企业、系统集成厂商、仪器仪表厂商等企业兼并收购国内外智能传感器上下游企业,光明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可共同出资参与或提供资金支持,单个并购项目最高奖励不超过 1000 万元。

此外,与智能传感专项支持政策同步推出的,还有超高清视频显示、高端医疗器械、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专项支持政策。这样,不仅加强五大产业集群的配套优化、空间集聚,也促进其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

不难看出,为了撬动万亿市场,光明布局智能传感器产业,也为深圳拼经济,破解“卡脖子”,打开了想象空间。

开年布局100亿级集群,

破解“卡脖子”走出新路子?

纵览世界各国兴衰起伏的历史,大国突围破解“卡脖子”的四种手段:一是自主替代;二是国际替代;三是交换制衡;四是夺取控制。

深圳在智能传感器产业上蹚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平台统筹、市场化运作”自主替代的新路子。

从去年6月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发布,到今年100亿级集群落地,仅用半年时间,光明就为深圳智能传感器发展打造出“光明样本”。

一是,政府内联外引:一方面,支持区内企业兼并收购国内外智能传感器上下游企业,对成功并购的企业最高奖励1000万元;另一方面,光明面向全球招商引资,引进全球知名龙头与本区企业强强联合。

图源:深圳光明

二是,园区运营探索出了示范样本:比如,光明13个先进制造业园区纳入了深圳市首批“工业上楼”试点。“工业上楼”是指通过高强度、集约化开发,建设高品质的下的高层工业厂房,能让产业链、供应链更加牢固和紧密。

三是,完美契合了深圳智能传感器的市场需求。深圳不仅有比亚迪、华为、迈瑞医疗等公司,对各类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存在巨大市场需求量,而且在智能硬件、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物联网、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生物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拥有广阔的智能传感器应用市场。

如何实现弯道超车,这是一条从未走过的路,但新路子已经走出,我们拭目以待。

从科创原点到产业高地,

思路才能决定出路?

光明不止有智能传感器产业“从0到1”的突破,还有从“1”到“10”的快速裂变,从“10”到“100”的稳定增长。

从深圳提出最高资助1亿解决智能传感器产业“卡脖子”问题,到光明加速布局 “8+5”产业集群,我们发现,光明从产业立区到产业布局,再到产业空间土地整备,正在持续不断的增强先进制造业的突破力。

按照深圳“20+8”产业集群布局,光明承接了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5个未来产业集群。其中对智能传感器、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超高清视频显示等5个集群,研究并起草了专项支持政策。

除了前文已经详细叙述的智能传感产业,光明对其它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诚意满满。

比如,新材料产业集群对重大项目招商、重大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等方面予以单项最高5000万元的支持,对企业开展进行研发攻关、合作开发、技术攻关和中试产业化,予以最高1500万元支持,对产品进入下游应用、培育产业氛围等方面予以最高500万元支持。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对重大项目落地、前沿平台建设给予最高5000万元支持,对新药研发、批件转化和企业规模化发展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对产品推广、金融支持和产业氛围打造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

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对重大创新项目落地、重大装备和关键零部件攻关给予最高5000万元支持;对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动物实验平台、检验检测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设立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对产业化、委托生产、应用示范等方面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

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对产业化重大项目给予最高5000万元支持;对龙头企业的创新载体和平台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对技术攻关、商显应用等方面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

来源:深圳市光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有了产业发展政策支撑,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光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

平方公里级产业用地

等待优质项目落户

除了政策的扶持,光明也在产业用地方面给予最大的支持。

2月3日,光明发起了连片产业空间攻坚部署的“总动员令”。一方面转变发展思路:从“项目等土地”到“土地等项目”;另一方面转变最强动能:加快建设光明4个先进制造业园区。

光明实拍图。图源:深圳光明

凤凰先进制造业园区规划用地面积13.23平方公里,拟布局集群方向为超高清视频显示、安全节能环保;

马田先进制造业园区规划用地面积12.33平方公里,拟布局集群方向为精密仪器设备、智能传感器、现代时尚;

马田街道薯田埔连片产业空间效果图。图源:深圳光明

玉塘先进制造业园区规划用地面积6平方公里,拟布局集群方向为高端医疗器械;

公明先进制造业园区规划用地面积6.16平方公里,拟布局集群方向为新材料、生物医药。

公明街道上村莲塘片区效果图。图源:深圳光明

纵观光明的一系列动作,传递出一个信号,光明已然从科创原点到产业高地先行一步,通过原始创新策源的先天优势,以先进制造业当家,塑造一流产业体系,成为深圳充满生机活力、发展潜力无限的经济增长新引擎。

3 阅读:730

刘晓博说财经

简介: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