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年"饿死"2万人!有房有车的美国人,为什么连饭都吃不饱?

浩漫玩转趣事 2025-02-18 16:02:35

在不少人眼里,美国是个强盛的国家,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大楼鳞次栉比,似乎没有什么“吃不饱饭”的问题可言。

可偏偏就是这么个地方,竟然传出每年有2万人死于“营养不良”的消息。

美国的中产虽然还能开着车、住着房,但在疫情和通胀的双重打击下,居然也沦落到连一日三餐都很难保证的地步。

这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真相?究竟是数据夸大,还是美国存在什么弊端?

一、美国饥饿真相1、“饿死2万人”

前阵子有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美国每年饿死2万人”,但仔细追溯信息源,你会发现这里面有很多偷换概念。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提及过“美国每年2万人死于营养不良”,但他并没有直言“饿死”。

再看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2022年死于营养不良的人数的确在2.1万左右,可这些人大多是85岁以上,且基本伴随严重疾病,很难简单地说就是“活活饿死”。

2、“粮食不安全”与长期饥饿

很多自媒体喜欢用“粮食不安全”这个词来制造恐慌,好像美国马上要大面积断粮了。

但其实美国人口普查局对“粮食不安全”的定义是:家庭在一段时间内无法稳定获得足够营养食物。

这通常是由失业、医疗等突发状况导致的“阶段性危机”,而并非长期真正挨饿。

所以这也就解释了“有房有车”却“吃不上饭”的逻辑:他们可能确实有资产,但负债过重或收入骤减,导致短期无法购买足够的食物。

二、脆弱的美国中产

疫情以来,美国失业率一路飙升,偏偏物价也跟着疯涨。

2021年美国食品价格的整体涨幅达6.4%,牛肉、鸡蛋这些老百姓的餐桌必需品价格直接跳涨20%,远超工资增长速度。

结果就是当房贷、车贷、医疗保险费连番袭来,很多人只能把食品开销一再压缩。

在疫情期间面临“食物短缺”的美国成年人不停增长,其中还有家长已经无力负担孩子的三餐,甚至开始排队领取免费午餐。

儿童群体的形势更加严峻,疫情期间,由于学校停课或改为线上授课,很多原本依赖学校免费餐的孩子一下子没着落了。

根据统计,全美约有1400万儿童面临粮食不安全。

和成年人相比,儿童的生理需求更敏感,任何营养摄入不达标都容易造成长期损害,可惜他们往往处在最脆弱的境地。

三、被政治对立耽误的救助政策1、两党之争

联邦政府曾经推出每周600美元的失业补助、儿童税收抵免等纾困举措。

但由于两党在国会的拉锯,这些关键政策并未得以持续。

那些原本指望补助维持生活的群体,就这样被迫走上了申请食品券的道路。

以弗吉尼亚州为例,就有3.3万户家庭因失业补助取消只能靠食品券维生,且对于很多低薪工人来说,工作不代表就摆脱贫穷,你还得扛住通胀和房租涨价的双重打击。

2、食品券制度门槛高,额度低

美国的食品券制度本来是给贫困群体兜底的,但实际操作中却存在门槛过高、流程复杂的问题。

不仅如此,在疫情、通胀这两个“大Boss”面前,食品券额度根本不够花。

有民间慈善组织“赈饥美国”预估,在2020年就有超过5400万人可能面临饥饿风险,已经远远超出政府系统能有效覆盖的人数。

四、难以调和的争议

美国社会对“贫困”的态度很复杂,一方面有人认为吃不上饭大多是因为“懒”。

另一方面又有无数个例证明种族歧视、教育资源不均等结构性问题,让很多人一出生就输了起跑线。

当经济大环境一旦出现下滑,这些弱势群体根本毫无抵御能力。

虽然全美有200多家食品银行,食品劵发放量相比以往激增了50%,但杯水车薪,依旧挡不住源源不断的需求。

另一个讽刺的现实是,美国每年浪费约40%的食物,总价值高达2180亿美元,而另一边有些人却在垃圾桶翻吃的。

更夸张的是,医疗债务正在一步步拖垮贫困人群。

数据显示接近40%的美国人难以支付医疗账单,而削减食品开支就是他们无奈的选择。

于是疾病让他们失去工作又无力应对高昂的药费,最终陷入“因病致饥”的死循环。

美国社会的饥饿并非资源不足,而是财富分配和社会尊严的双重失衡。

高层依旧忙于政治博弈,底层却在为一块面包辗转挣扎。

面对这场反差极大的“饥饿风暴”,美国究竟还能撑多久?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2

浩漫玩转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