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二把手窜访藏南,扬言不“割让”任何领土,砸480亿开发边境

伏安娜 2023-04-12 16:56:46
二把手窜发藏南,印度又想挑事

印度真是一错再错。自从新中国建国以后,印度就一直窥伺中国的领土,早在1962年的中印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就击溃印军,还大举后撤到战前的边界线以示停战诚意,但印度显然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又要故技重施,挑衅中国。

据路透社报道,4月10日,印度内政部长沙阿窜访藏南地区,表示将砸下480亿美元开发此地,并且向中国叫嚣,不会“割让”任何领土。沙阿在印度位高权重,是印度总理莫迪的心腹,也是新德里的二把手,可以说沙阿的态度,足以代表整个印度政府。

实际上,中印边境之争,是上世纪帝国殖民时期的历史遗留,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英国还处于日不落帝国末期,而印度则被称为英国殖民地王冠上的明珠,因此,当时的印度政府就与英国殖民者沆瀣一气,图谋中国藏南地区。

在印度看来,他们国家三面临海,在海军不够强盛的陆权时代,中国藏南地区就是悬在印度头上的利剑,在假想的兵棋推演当中,中国军队可以一举南下,直抵印度新德里,没有任何天险能够阻拦,所以,当时的英国殖民地就联合印度政府向中国提出领土诉求,划下“麦克马洪线”,夺走中国藏南地区。

所以,中印边境问题,实际上是印度为了确保自身安全而损害中国领土主权核心利益的损人利己行为,是帝国主义时代的沉疴旧疾。

时隔60年,印度再次蠢蠢欲动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新中国与美苏两大强国都关系遇冷,毕竟刚和美国打过朝鲜战争,又与苏联交恶,正处于艰难时期。而印度却是风光无限,在南亚地区是小霸王,在一众第三世界国家的簇拥下,印度俨然是发展中国家的领袖。

所以,对于印度的无理诉求,当时中国是一再忍让,然而时任印度总理的尼赫鲁却以为中国软弱可欺,一再提出更加贪婪的领土要求。可谓是自作孽不可活,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苏两国剑拔弩张,虽然印度同时受到两边的支持,但中国抓住窗口期,对不断推进的印军实施反击,并且一举将之击溃,打碎了尼赫鲁的霸主梦。

当中国获得巨大的胜利以后,并未将战场上的绝对优势,变成谈判桌上的条件,反而是退回到原来的边界,向印度表现出和平相处的诚意。印度眼见中国退兵,并没有丝毫反省,新德里国会议员再次跳起来叫嚣,要以武力打败中国,然而当时的印度军方却已经意识到,那是不可能的任务,并且向印度国会陈词利害,所以尼赫鲁只能就此作罢,在1964年初,就郁郁而终。

时隔近六十年,印度对于中国领土的觊觎之心又蠢蠢欲动,美国一直想联合印度围堵中国,印度一方面拒绝美国的提议,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独立自主的大国形象,另一方面,却在行动上不断挑衅中国。近年来,中印边境的冲突越发频繁且激烈,印度叫嚣着“印度已经不是当年的印度”,显然是想借着中美对峙的东风一雪前耻。

然而,正如印度所想的一样,印度不是当年的印度,中国也不再是当年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后近四十年的现代化之路,中印之间的经济、军事、动员动力等等方面,差距越来越大,印度对于中国领土的野心,越来越成为一种疯狂的幻想。

中美对峙,印度看到了可乘之机

此次,沙阿窜访藏南地区,再次把中印的矛盾提上日程,实际上是在配合美国的亚太战略。4月初,“台独”分子蔡英文窜访美国,与联邦众议院议长麦卡锡见面,中国大陆为表达抗议,4月8日至10日期间,在台海地区开展环台战备警巡,亚太局势系千钧于一发。

与以往的抗议或者军事演习有所不同,美国都派出尼米兹航母战斗群与中国山东号航母形成对峙,加上这次联合演习的性质上升到战备警巡的高度,也就是说,一旦有任何异动,战争随时可能爆发。

中美对峙,让印度看到了可乘之机,当中国像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样,再次陷入大国博弈的危机中,印度又想卷土重来,再次觊觎中国藏南地区。

然而,与六十年前相比,中国的内外环境都要好上太多,从国际局势上来看,尽管美国和日本在亚太建立了一系列反华同盟,但中国这边也丝毫不弱,中国和俄罗斯有亚太军事合作机制,两个世界大国联合,根本无惧美国凑齐的一群乌合之众。

而在中国国内,自改革开放以后的近四十年间,中国经济规模翻了33.5倍,总量高居世界第二,是印度的五、六倍。而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已经取得卓越成就,成体系的军事能力,根本不是印度军队的“万国造”所能比拟,如果印度放不下野心,只能说是找死。

对于印度内务部长沙阿的挑衅,中国外交部已经表明态度,4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藏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印度官员赴藏南活动,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不利于边界和平。

显然,这就是对印度的警告,在中国的外交发言当中,领土主权始终是重中之重,是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不管是宝岛台湾,还是藏南地区,都不容任何势力侵犯。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中印战争过去正好六十年,如果印度执意挑衅,会发现结果与当初没什么不同,对于印度而言,甚至还要更加糟糕。

如果说中国的地势对于印度而言像一把利剑,那么莫迪政府的狂妄举动就是试图让这把剑落下来,印度一错再错,终将自食其果。

0 阅读:132

伏安娜

简介:生命里,我们需要演绎不同角色,接触许多人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