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银行:副行长李朝晖闪退,净利10年首降,洪枇杷眼前困难重重

含芙聊商业 2025-03-03 08:36:33

2014年,不到40周岁李朝晖,雄姿英发前程一片锦绣。

那一年的12月,厦门银行第六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聘任了三位副行长,李朝晖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厦门银行最年轻副行长,李朝晖拿着价值不菲的薪酬单。

据厦门银行2017年11月、2018年9月报送的两份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李朝晖在2016年的薪酬就达到了146.72万元,2017年薪酬为137.60万元。

另加“其他待遇及退休金计划17.40万元”,也有细心的媒体统计:

“在合理假设下,意味着过去9年时间,李朝晖在厦门银行任职副行长期间,赚得的薪酬合计至少逾1300万元,“单位社保、公积金、年金”合计不会低于100万元。”

时至今日,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男人,却成为搅动厦门银行舆情的导火线。

李朝晖在厦门银行任职超20年,即便在副行长的位子上也坐了将近10年,按照正常的或许会按照“超期服役”的剧本正常变更职务。

毕竟2019年12月,原国家银保监会已发布了《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员工履职回避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对关键人员实行业务回避和任职回避的双重管理”。

并对关键人员和重要岗位员工作出了轮岗要求,“对于在业务运营、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各级管理层成员、内设部门负责人和重点业务岗位员工,严格实行轮岗,轮岗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7年”。

而李朝晖的离开,大有一种“闪退”的迹象。

“突然”离开的元老级高管

在金融江湖的波澜壮阔中,每一次高管的更迭都如同一场无声的风暴,悄然改变着行业的格局。近日,厦门银行的一则公告,再次将这场风暴推向了风口浪尖。

2月20日,厦门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董事会近日收到副行长李朝晖的辞任函。李朝晖因个人原因,提请辞去副行长职务,辞任函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这场突然的别离,有很多令人费解的地方。尤其是公告全文未提及任何对其任职期间的“感谢”或“贡献”评价,这与厦门银行过往高管离职公告形成鲜明对比。

如2024年副行长陈蓉蓉退休时,公告明确肯定其“重要贡献”;同年董事长姚志萍离任时,也获大量褒扬措辞。

这种差异引发猜测:李朝晖的辞职是否涉及内部矛盾或潜在风险?

有分析认为,银行对高层离职的表述差异往往与离职性质相关,若因个人规划或正常退休,通常会有礼节性肯定;而“低调”处理可能暗示更多复杂背景。

在金融江湖的版图上,厦门银行是一颗不可忽视的明珠。而提起厦门银行,李朝晖这个名字,始终与它的崛起与辉煌紧密相连。

早期任职于国家外汇管理局厦门分局、央行厦门支行,2003年加入厦门银行,从规划发展部逐步晋升至副行长。

同时,李朝晖也是厦门银行最年的副行长,升任副行长时仅43岁,2023年薪酬达141万元(另有报道称171.78万元),仅次于行长。此外,2024年上半年其增持2.55万股,累计持股价值超百万。

那么李朝晖的离职,是个人主动选择还是被动选择?深思和讨论没有意义,时间自然会给出答案。

格格不入的净利“负增长”

在经历了LPR下调、存款利率多次下调以及债券市场的波动之后,上市银行即将到了交付一年答卷的时候。正式提交年报之前,多家银行已经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

尽管行业普遍面临着息差收窄压力,但已披露业绩快报的16家上市银行中绝大多数在2024年都实现了营收增长。

其中,南京银行去年营收同比增长11.32%至502.71亿元,增速最高,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营收增速超过两位数的银行。

从归母净利润来看,浦发银行2024年引领了这些银行的净利润增长。

根据浦发银行的业绩快报,2024年该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2.57亿元,同比增加85.55亿元,增长23.3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42.07亿元,同比增加103.25亿元,增长30.47%。

净利润增长第二快的是杭州银行。业绩快报显示,杭州银行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9.8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08%。

但与整体市场回暖不同,厦门银行的答卷显得颇具寒意。

据悉,厦门银行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7.61亿元,同比微增2.82%;实现归母净利润25.94 亿元,同比减少2.61%;与行业整体复苏趋势形成反差,增收不增利问题突出。

其中,归母净利润下滑,更是厦门银行近10年来首降。

此外,存款总额达2141.85亿元,同比增长3.18%,但贷款总额2054.58亿元,同比下降2.02%,主要因低息票据规模压降42.68%,而一般贷款仅增长2.87%。尽管此举优化了信贷结构,但低息票据的快速收缩直接导致利息收入减少。

2024年厦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3.2%,而厦门银行贷款余额下降2.02%,增速显著低于区域水平。作为扎根本地的城商行,其贷款扩张乏力或制约未来盈利空间。

更值得警惕的是,尽管厦门银行的不良率低至0.74%,但关注类贷款占比攀升至2.26%,而关注类贷款激增反映部分贷款面临还款不确定性。

洪枇杷眼前困难重重

厦门银行为人所诟病的,主要还是高管薪酬和业务能力不成正比。以资产规模、营业收入来看,厦门银行在城商行梯队中并不突出。

但反观高管薪酬却逐年递增。尤其是2023年,即使在营收同比下降的情况下,厦门银行的管理层薪酬总额还是超过了上海银行、齐鲁银行、青岛银行等头部银行。

除此之外,业务合规性也备受考验。2023年1月,厦门银行因涉“二十三宗罪”,被央行福州中心支行警告,没收违法所得767.17元,并处罚款764.6万元;还对7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警告或罚款,包括时任厦门银行副行长谢彤华。

同年6月,厦门银行莆田分行收到央行莆田市中心支行行政处罚,因违反金融统计管理规定、违反反洗钱管理规定合计罚款117万元;同年5月,泉州分行被央行福州中心支行行政处罚,没收违法所得12009.01元,并罚款153.5万元。三次的处罚金额已经超过千万,为1035.1万元。

2024年10月,厦门银行漳州分行因六项违法违规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漳州监管分局罚款18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4406.13元,相关负责人也被给予警告处罚。

在如此多问题交织之下,厦门银行也迎来了自己的新任董事长。1月24日,厦门银行发布公告称,姚志萍因组织人事调整卸任董事长,兴业老将洪枇杷接棒。据悉,洪枇杷在兴业银行供职多年,曾先后担任过兴业银行三明分行行长、泉州分行行长、厦门分行行长,2022年其出任兴业银行福建管理部总裁。

他已披露的履历中,最高级别为“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兴业银行福建管理部总裁”,但因为欠缺上市公司董事长的从业经验,洪枇杷掌舵能力依然有待验证。

不过,早前厦门银监局公布对兴业银行厦门分行的行政处罚决定,该行存在部分贷款资金需求和用途把控不力、同业业务违规接受远期回购承诺和隐性担保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

而当时,兴业银行厦门分行主要负责人为洪枇杷。

依据《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九条、《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四十二条、《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八条,厦门银监局决定,对兴业银行厦门分行罚款40万元,同时责令该分行对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

0 阅读:0

含芙聊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