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问答内容是转载至原腾讯讲武堂堂主之一邱贞玮的公众号,我个人觉得比较适合年青的军迷看看,因为个人觉得现在网络上对于我国的军事力量充斥着一些妄自尊大的气氛,对外军轻视之极,而忽视了我们自己这才富裕起来几年?只有对之前的历史和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更好的沿着正确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问:过去四十年引进俄系装备是有利还是有害的?引进这些东西战斗力没提高多少,依然与强敌有质的战斗力差距,反而自家的自研军工被破坏了不少。现在中国基本脱离了俄系装备阴影,回头审视这个过程,是否值得呢?
答:吃到第五个馒头吃饱了,不能觉得前四个馒头白吃了啊;没有前面那四个垫底,直接吃第五个一样吃不饱。我国引进俄国装备从1990年开始,1992年首批苏-27交付,至今已有30年。30年前我国武器装备还是极端落后的状态,引进的俄国装备大幅提高了战斗力,并且为军工科研提供了巨大帮助。引进工作不可能完美无缺,其中必然存在巨大问题,但总体看仍然非常值得,好处占9成,缺点只占1成。

对苏/俄装备引进以空军为主,最主要的是1990年代采购178架苏-27/30,并引进苏-27SK生产线和200架份零部件,然后是引进几十个套的S-300P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再有20架伊尔-76运输机;独立的重要部件是2000、2010年代的AL31和D30涡扇发动机,分别用于歼-10和轰-6K,霹雳11/12空空导弹技术也是从俄国获得。
海军装备主要是1990年代下单,2000年代初交付的4艘现代级驱逐舰、12艘基洛级常规潜艇,报废后再服役的瓦良格号航母,单件技术有051C驱逐舰用的S-300F中远程舰空导弹、俱乐部反舰导弹、苏-33舰载机的原型机等。陆军整件装备很少,主要是道尔中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后来衍生出红旗17防空导弹系统。

956E驱逐舰(现代级)当年是海军绝对主力,4艘都部署在东海舰队。
评价引进装备的价值,首先要看时代背景。从俄国引进的装备集中于2000-2010年代,那时冷战刚刚结束,我国刚遭遇了西方国家的集体制裁,台湾问题在1996年台海危机开始迅速激化,总之内外交困有翻车风险。我国当时判断世界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于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此需要确保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台du问题是最可能破坏这一环境的关键,所以那时以压制台du势力为核心,相应的军事战略就是打赢高科技局部战争。注意,核心是压制台du势力,而不是收复台湾,也不是打赢美军,不要搞混了目的和手段。
当时的军事力量还很薄弱,70-80年代虽然从西方国家引进很多军事技术,但大都只是零部件而非整套系统,所以形成战斗力缓慢。引进的先进技术部件与老式装备结合,搞出一大批改型装备,比如歼-7、歼-8、051驱逐舰、053护卫舰等,但性能仍然十分有限。正在研制的歼-10、052C驱逐舰虽好,但无法满足当时急迫的装备需求。而作为主要现实威胁的台军有不少先进装备,幻影2000、F-16、IDF战斗机,佩里、康定和成功级护卫舰都比我军同类装备强得多,这就导致军队难以完成压制台du势力这个核心任务。

台湾IDF战斗机
在2005年之前,从俄国采购、引进的苏-27系列战斗机是空军的绝对主力,虽然有了它们空军也打不过美军,但没有它们空军连台军都打不过。现代级驱逐舰和基洛级潜艇同理,虽然对抗不了美军航母群,但带领051和053压制台海军已经足够。引进装备让军队能够压制台军,就减少了他们战略冒险的可能,维持了我国和平发展的空间,这种战略价值非常巨大。

图示:两岸军队规模和单兵军费对比1996和2017。00后很难理解我们在2010年前的装备有多弱,这就像别人都在用旗舰智能手机,而你的诺基亚功能机还是山寨的。

图示:上图是814号布雷舰。1990和2000年代,我军压制台独的主要战略是长期封锁,以此摧毁台湾经济,从而迫使台湾各界共同反对台独活动。封锁的核心是水雷,其它兵器是保障水雷场的布设维护,而不是打上台湾岛、活捉林志玲。
从我国自身装备科研看,对俄装备技术引进也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歼-10用的AL-31发动机就是一例,还有052和054驱护舰普遍装备的音乐台超视距雷达。这种硬性的装备分系统引进效果容易发现,更重要的设计思路引进不容易看出,但也确实存在。
比如说056轻型护卫舰的报道里有这么一句:“战斗航向××,准备导弹攻击!”舰长黄继先下达紧急战斗命令。对海导弹控制室内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对海导弹班长汪海涛、导弹兵罗轶脸上汗珠直往下滴。单看这段看不出什么问题,再来对比看另篇文章中的一段:某某是“青岛”舰(052型导弹驱逐舰)反舰导弹发射班的一名战士,业余兼任舰上的理发员。
前者是056轻型护卫舰上的对海导弹控制室和对海导弹班,后者是052型导弹驱逐舰上的反舰导弹发射班,二者反映的是指挥控制系统架构的区别。反舰导弹发射班,意味着各个武器系统是独立的,由指挥员给武器操作员下令。对海导弹班则统一控制舰上对海导弹武器,而不区分其具体型号,所有型号都由这一个班控制,与之对应的还会有对空导弹班。
对056这种小船来说可能区别不大,因为它就带那么几种武器,没得选,但对055这种大舰来说区别可就大了。055可能同时带3、4种防空导弹和2、3种对海导弹,是设立对空对海两个导弹班,还是设立7、8个单一型号导弹班,编制和人数差别就很大。
我国1990年代初服役的052A驱逐舰指控系统引进的是欧洲1980年代的设计思路,属于典型的分立式,舰长直接决定使用什么武器、何时开火发射、下达战斗口令。同样是1980年代的产品,俄国海军的舰长只负责根据战场态势下达作战决心,决定本舰当前任务排序,不负责决定武器发射,后者是对空/对海导弹班长的事情。这样一来,舰长的工作负担大为减轻,可以专注于更重要、也只有他可以承担的态势判断和作战决策任务上。

056发射反舰导弹。它的大型导弹发射架不仅可以带反舰导弹,也可以换反潜导弹,后者也公开展示过。
美国1980年代初服役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也是这样的设计思路,我国军工系统早就搜集、翻译了相关资料,提出了同类设想,并不是引进现代级时才首次接触,但是贫道仍然认为,引进俄军装备对我军装备设计思路改进提高有重大意义。这点在讲武堂时也有过争论,核心是谁说了算的问题。
虽然八股文把军队、军人说的很好,但无可否认,军工系统在武器装备发展方向和技术可行性方面的把握,远远超过军队装备部门,这一现象在我国尤其突出。原因很简单,军工系统才是研究装备技术的,军队装备部门研究的是需要什么样的装备、军工系统提出的方案好不好、怎么使用维护装备。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研究需要什么装备也是军工系统为主,因此要说对技术的敏感性,肯定是军工系统好得多。
但从相互关系来说,军队系统是甲方,军工系统是乙方,普遍情况肯定是甲方说了算。就算乙方有什么新观点、新认识,也只有得到甲方认可后才能实施采纳,不然屁用没有。比如说我国出口型SR5具备了自装卸火箭弹箱的能力,而本国军队自用的火箭炮反而没有,这显然不是军工系统的能力不足。

图示:歼-10选型最早的会议,611所宋文骢是给临时叫去参加601所方案的评审会,临时获得讲解自己方案的机会,然后讲了一通。讲之前他自己已经掌握相关信息,但上级领导不懂,那对全系统来说就是没掌握。
怎么说服甲方呢?硬按牛头不喝水,甲方只要不想听,乙方讲技术是没用的。但甲方只要出国去参观,亲眼看到外军是怎么干的,他立刻就能体会到自己的差距,然后乙方再做工作就好办了。
1990年代初我国被欧美各国封锁,之后长期维持着军事技术封锁,军队高层走马观花的参观其装备不难,但深入观察武器系统的使用很难。此时对俄军的交流渠道则是畅通的,去参观时虽然也有诸多气的骂娘的限制,但还是可以去看。俄军虽然相对美军落后,但相对那时的我军来说则领先很多,对开拓军队高层的眼界很有帮助。
俄军1990年代的装备技术和思路相对美军就已经大幅落后,更不用说现在。但是我军装备建设思路归根结底是自己的事情,不能确保相关工作人员有足够的热情去了解和把握技术发展潮流,这是我们自己的体制问题,怪不到对俄装备引进这个曾经的拐杖上。

图示:大多数军官并不是因为热爱军事而参军,只是把它当做一份工作,所以大院卖的最好的是钓鱼、养花这类杂志。每个人都只是时代浪潮下的一粒沙,将军也不例外,不同流合污固然可敬,但出头的椽子先烂也是客观事实。要解决持续发展的问题,必须找到新的组织结构,也就是建立新的体制模板。
还有第二家,可以引进吗?
介篇就写得挺好,浅显直白易懂,比那些说下大棋钓大鱼拿支红蓝铅笔指点江山的沙陛好多了,可惜悠西里介样的军文少之又少。另外说一句,看到宋老手上的小玩意没?还有死犟十号跟Lavi毫无渊源的没?[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当兵本来就是一份工作,不发饷谁给你打仗
俄系装备太强了,一举吊打北约[点赞][点赞]
买买买[得瑟]以后没得买啰[笑着哭]
哪凉快哪待着,得便宜卖乖的穷人思维
大国一铲俄系装备,不如印度万国牌。[得瑟]
应该学习美国,研发武器-出口-创汇-再研发,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另外就是善于挑拨争端。世界就是丛林法则,没有什么和平。
中国工业发展起来也就这几年,没有工业基础,什么也造不出来。
以后不会进口了
中肯。
这个问题有讨论的必要吗?
说的好像有选择,一样的。
你米爹新一代F18 还抄苏系战机低头气动布局
俄式作业服真的很难看
除了俄罗斯卖,其他人不卖给我们也
值得?没有这些你如今有啥?就到如今了大国重器你是几几年的?!不吹会死么?
欧美会卖给你?[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说的太好了,就是跑题了[捂嘴巴]
苏27的引进,对中国空军绝对起到承前起后的作用。说句不过的话,完全撑起了中国空军的脊粱。有百利而无一害,这点得感谢俄罗斯。
这四十年不引进大鹅的还有其他选择吗?如果没有,那讨论得失还有什么意义?这不是大脑缺氧吗?
最成功的还是苏27没有之一!
没必要扯这个,但凡能买到欧美的早买了,只能大熊二熊提供,以后没这个好日子了
俄式装备落后指的是和美国比落后,但一样是世界顶尖水平。西方不卖我们,要是不买俄装备,那就和世界脱轨了
你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一切进口都值得,当年什么都有而且更好的时候,就该轮到你出口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没得选![鼓掌]
当然值。
花钱买了心理踏实,再说也没别的可选
当然值!没有北极熊的S300,苏27以及现代和基洛级,那有我们的红旗9.歼16.中华神盾和元级潜艇
阿三只会买买买
现在应该是攻占东倭4岛,活捉黑泽志林
欧美要是卖武器给你会看上俄毛的?还不是没得选择
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儿,八九后美欧军事制裁中国,想买人家不卖
有得选?即便我们想要f22,美帝也不给啊!
没有材料的发展,没有高素质的技工,哪有今天的军工成果?阿三不是没有试过,拆了装不起,在中国不光拆了,还改进了[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胡编乱造
唉,不引进不会科研啊!大实话听着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