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三坦克为何不采用柴油发动机而一直坚持使用汽油发动机的原因大家已经写过了太多的文章。
不过有意思的是,尽管大家写过的这方面文章很多,但分析出来的具体原因却大同小异,说起来也就是那么几条,所以,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其实写来写去也就是那些内容,很难写出新意,为了不炒冷饭,所以我在今天这篇文章里,写的并不打算再分析德三坦克为啥选择坚持使用汽油发动机而没有改用柴油发动机,而是试着探讨一下以前大家总结的德三坦克坚持使用汽油发动机而不改用柴油发动机的那些原因是否站的住脚?
首先,很多人在讨论德三坦克为何一直坚持使用汽油发动机而改用柴油发动机的时候往往会把原因归结于德三军事工业生产不出来合用的柴油发动机
其实,这真是一个不小的误解,我们先不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三军事工业曾经在“黑豹”坦克的原型车vk30.02(D)上就使用过650马力的柴油机,甚至在同一时期的卡车、RaSO履带式牵引车和容克-86轰炸机上,德三军事工业同样成功的应用了柴油发动机,如果大家要求不高的话题,那么当时德三军事工业确实曾经在Sd.Kfz.234“美洲狮”坦克歼击车(虽然它不是坦克)曾成功的使用了21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
考虑到上述几点,所以至少在理论上德三军事工业给自己的坦克找到合适的柴油发动机不存在什么问题。
其次,在德三坦克一直坚持使用汽油发动机问题上,最容易被大家接受的原因是当时德三柴油数量不多,而且要优先供应海军(具体的说是德三海军的潜艇部队),所以德三坦克不得不放弃了看起来很有前途对柴油发动机,而不得不坚持使用原有的汽油发动机。
但是,我们知道,在当时需要消耗油料的车辆当中,数量居于首位的并不是坦克,而是卡车,德三军队的卡车数量(当时德三军队拥有10-15万辆卡车)远比他们手里的坦克(德三同时坦克、自行火炮总产量不到10万辆,他们同时拥有的坦克数量更是远远低于这个数字)数量多得多,即使坦克比卡车亨费油,那么考虑到1944年的数据,在那一年,德三军队的卡车消耗了5万吨柴油,约占同一时期德三油料消耗量的18%,虽然这两个数字算不上有多高,但至少说明,在德三海军的潜艇烧柴油的背景之下,通常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卡车依然获得了柴油供应,所以如果当时德三坦克也改用柴油发动机,那么在理论上,徳三坦克部队获得的柴油供应不会比卡车更差!
境另外,在大家总结的德三坦克一直坚持使用汽油发动机的答案当中还包括如果德三坦克改用柴油发动机,会造成德三军队后勤供应更加复杂,可能导致德三军队后勤供应的崩溃。
其实,既然我们在前边提到了当时德三卡车和RSO牵引车曾经使用了柴油发动机,那么大家很容易得出结论,那就是当时德三军队(陆军)的后勤当中本来就是汽油、柴油并存,即使德三坦克改用柴油发动机也不会让后油料供应品种变得更复杂。
.另外,同一时期的苏联军队后勤供应其实也是汽油(T-70轻型坦克和大多数卡车)、柴油(T-34、KV以及斯大林坦克和大多数自行火炮)并存,而我们也确实没听说苏联军队在油料供应在这方面曾经存在什么问题。
考虑到苏联军队后勤部门的业务水平通常要低于其德三同行,所以我们没必要对汽油、柴油并存可能给德三军队带来的困扰过高估计。
其实,对于德三坦克不愿意放弃汽油发动机的答案,我觉得是受到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需要润滑油不同影响更大一些!
同时,在德三坦克不愿意放弃汽油发动机问题上,我们也不要忽视迈巴赫公司的因素,因为德三军队地面的柴油发动机(德三的航空柴油发动机来自容克公司)大多是奔驰·戴姆勒公司研制的,恰恰相反,迈巴赫公司则贡献了德三军队需要的汽油发动机,由此我们可以猜测一下,那就是当时迈巴赫公司出于商业目的对德三军事工业在坦克发动机选择施加了有利于自己的影响!
由此可见,虽然在德三坦克不愿意放弃汽油发动机而坚持柴油发动机上面大家曾归纳出来很多的原因,但是哪些原因却并不都见的站得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