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时间里的父亲》,那些与时间和记忆战斗的老人们

解毒时光 2021-04-07 15:24:01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这可能是一个宏大的哲学话题,抑或是一个琐碎的伦理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科学的生理问题,我们可以说是空气、是水、是食物;是亲情、友情、爱情;是责任感、是价值观等等。

但很多时候,最重要的东西,往往是那个我们不自觉会隐去的,就好像它从来不会缺席,从来不会丢掉一样。对于一个人来说,最习以为常,甚至完全都不会注意的,就是一切的起始,是一个主格,也就是“我”。

“我”经常被提起,也经常被隐去。提起的时候我们会把它当作一个理所当然,而隐去的时候,我们也会觉得它一直都在那里,完全不需要特殊提及。但“我”并不是我们能够完全掌控的,想象某一天,“我”失去了记忆,或出现了记忆障碍,每天清晨醒来,都要问“我是谁”,或者思维中有很多个我,还要不断去区别“谁是我”,这时即便是最简单的生活,也会变成巨大的深渊,让人裹足不前,甚至充满恐惧。

这并不是罕见现象,随着人均寿命的提高,阿尔兹海默症越来越常见,可以说如果活得足够久,任何人都可能会遭到这个病症的侵袭。这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会导致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

对于这些人群,会有一个非常冒犯的词语“痴呆”来形容,由于多发于老人,通俗上会被叫做“老年痴呆症”。对于这个身边的老人很有很多会患上,而且自己也有极大可能性会患上的病症,至今大众仍旧知之甚少。

这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恐怕就是“感同身受”。不过好在我们还有“艺术”,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让我们去体验未知,体验他人在一种我们完全不熟悉的境况下的感受。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就是一部让我们可以对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感同身受的电影。影片根据法国小说家兼剧作家佛罗莱恩·泽勒的舞台剧《父亲》改编。这部由泽勒编剧和执导的舞台剧于2012年首次在巴黎上映,之后该剧在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上演,并赢得了莫里哀奖、托尼奖和奥利维尔奖。

改编后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位自尊心极强的独立父亲,随着年纪的增长,遇到了记忆丢失和混乱的问题,而照顾他的女儿由于要搬去巴黎,不得不为他寻找看护人员,甚至最后将他送入养老院。

影片的剧情很简单,不过独特之处在于,用电影语言构建了以这位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父亲视角为主的叙事,让人可以在近乎悬疑猜谜的画面转换和情节推进中,最终获得一个自我认知模糊,对外界感知和记忆混乱的老人的生活状态。在无序的记忆里,感受到那位老人倔强的尊严之下的那种无助和孤独。

而以84岁高龄扮演这位父亲的安东尼·霍普金斯更是奉献了近乎完美的表演,这位在《沉默羔羊》中眼神犀利,行为干脆的表演大师,在《困在时间中的父亲》里,一方面展现出一位心灵世界丰富,同时倔强且自尊心极强的男人的那种坚持,另一方面也将阿尔兹海默症笼罩之下的孩子般的自我怀疑和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一开始,就从女儿与父亲争论父亲气走了他的看护人员开始,在描述着看护人员种种不好的过程中,父亲那种不服输,不认为自己需要照顾的倔强之下,是作为一个男人最后的尊严——我很好,我可以照顾自己。

但随着影片的推进,父亲不断纠结于自己的手表究竟放在哪儿,而导演创造性的镜头语言,也让观众渐渐的走进了父亲的视角,他将过去、现在、未来的,曾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还未发生的或他幻想发生的统统混为一谈。父亲像是一个玩游戏的孩子,面对一地的纸牌,并无法将他们按照顺序排列,而只能随意的编排,并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

同时,如果在外界的视角来看,这个老人记不住事情,甚至有时候认不得人,嘴里念念叨叨,时而回忆过去,时而幻想未来,脾气倔强执拗,不肯按照要求吃药,不想换衣服,但却又脆弱无助,自己无法穿上一件毛衣。

片中有大量父亲一个人看似发呆的镜头,这可能是人们最常见到老年人的状态。自己坐在床上、走到窗前望向远方、坐在车里望着车窗外、或者一个人在沙发上望着一幅画发呆。不过通过影片的呈现,我们会发现在父亲空洞眼神背后,并不是一个熄灭的火种和将要死去的灵魂,只不过是被困在时间和记忆里的努力维持自尊的男人。

这位老人需要在还清晰的旧有记忆和逐渐模糊的新记忆以及难以识别出来的自己的幻想中间,努力理出一个可以理解的时间线,但在外界人看来,他们似乎只能理出一个时间循环,因为新进的事情他们无法完全记住,一切记忆都将掉转头指向过去,老人只能在过去的记忆力寻找自己存在的证据。

片中还有一组让人深思的镜头,在女儿把父亲送到养老院出来的时候,养老院的中间有一副残破的面具塑像,女儿走过塑像,越走越远。英文中的“人格”一词,源自于希腊语的“面具”。莎士比亚也曾说,世界是个舞台,男男女女不过是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

女儿走出养老院的身后,留下的是父亲犹如塑像般残破的“人格”,他已经逐渐记不起“我”,也无法用一贯的心理去思考“我”,这样一来,就更无法对立的去面对“世界”。

影片最后,当父亲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醒来,惯常的以为自己还在家里,结果发现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周围是不认识的医生和护士,父亲瞬间被这个现实击溃了,他像个孩子一样问着我是谁,说着我想妈妈了。

他哭着说“我感觉我失去了所有的树叶”,为什么是树叶?因为护士每天会带着他出去看风景,看那些树,看那些树叶,这就是这位老人能拥有的一切了。而且这位老人,也象是一棵大树,在寒冷的冬天,失去了自己所有的树叶,徘徊在枯萎的边缘。

护士安抚着父亲,说着一切都会好起来,也许接下来的这一天里,一切都好了起来,但第二天醒来,父亲还会以为自己在家里,还会不自觉喊出女儿的名字,还会发现这个残酷的事实,还会认为自己失去了所有的树叶,还会蜷缩在护士的怀中像个孩子一般大哭,一切都没有变好,一切可能只会变得更糟。

困在时间里的,是我们的父亲、母亲,也是未来的我们。随着大多数人寿命的延长,这个困境可能是很多人都要经历的。无论曾经的“我”多么的荣耀,多么有自尊,都会在死亡之间渐渐的离我们而去。一生的奋斗和坚持,都在一场不可救药的失去中化为泡影,那个本以为稳稳的不会消失的“我”,变成了每天都要努力追回的东西。

当时间只剩下记忆,人就只能在过去里打转,困在时间里的,也并不是自己,而是被“我”抛弃的那个可怜的孩子。理解这件事,对于还健康的每一个人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却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那些徘徊在“自我”边缘的老人们。

爱他们,爱我们的父亲、母亲,给他们更多的关注,让他们在黑暗的深渊里,还能看到一束光,看到一束他们曾经倾注心血,愿意用生命去维护的那段情感所带来的光,这可能是在他们人生最后阶段最有价值的事情了。

2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