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分!一个“旺娃”的好习惯,家长竟不知?

五月芦苇 2024-12-15 15:06:04

近期有一部现象级电影横空出世,在豆瓣上斩获9.1的超高评分,更是在各大社交平台掀起热议狂潮,这部电影便是《好东西》。

相信不少人都被其深深吸引,我也是深陷其中,不仅二刷过瘾,还疯狂地向身边好友安利。

影片中有一个灵动的角色——王茉莉,她年仅9岁,单亲。

或许很多人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单亲家庭的孩子难免会被缺爱的阴霾笼罩。

然而,茉莉的生活却似被阳光洒满的花园。

当她在新家墙壁上肆意挥洒画笔时,爸爸有意制止,妈妈却说:“随她画”;

茉莉不想表演,直言想做观众,妈妈毫不犹豫地给予支持:“我觉得当观众就挺好,咱不想学就不学”。

不仅如此,听闻茉莉被同学欺负,妈妈立刻电话联系老师,坚定站在孩子这边。

一句“这孩子敏感,我不护着她,谁护着她”,更是让广大观众哭晕在电影院。

生活的波澜从未冲淡母女相伴的欢乐,她们携手沉浸于美好,孩子的天性尽情释放。

01扫兴的父母都什么特点?

人民日报曾言:莫将自身的认知、情绪转嫁给孩子,不扫兴,即为至善之育。

但在生活中,扫兴的父母屡见不鲜。

邻居家的孩子在学校运动会上奋力拼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兴奋地飞奔回家跟父母分享胜利的喜悦。

本以为会得到表扬和鼓励,结果父母却只是冷淡地说:

“这又不是考试第一名,有什么好高兴的。

这就了不起了?下次说不定就被人超越了。”

孩子瞬间像被霜打的茄子,。

父母还补刀:“你看你看,说你两句还不开心。还不快去看书。”

满心的欢喜化为乌有。

还有一次,孩子利用课余时间精心制作了一个手工模型,送给父母当作节日礼物,满心期待能看到父母的笑容,

父母却皱着眉头说:“你这做的是什么呀,歪歪扭扭的,浪费了这么多材料,还不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

孩子的热情被彻底熄灭,此后做什么都变得畏首畏尾,生怕被批评。

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这本书中提出“有毒的父母”概念。

他们惯于以否定、指责、讽刺等负面行径,重创孩子的积极与自信。

久而久之,孩子仿若迷途羔羊,深陷自我怀疑的泥沼,难以认同自身价值,亲子间的纽带亦渐行渐远。

父母的每一次扫兴,皆可能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埋下摧毁精神力量的祸根。

02不扫兴的父母什么样?

网络曾有言:拥有不扫兴的父母,是当代年轻人可遇而不可求的奢华。

扫兴者众,有趣者稀。

54岁陈雅翔堪称“不扫兴父母”的典范。

女儿年幼时,他便如引航者,引领孩子涉足各类兴趣班,不为功利,只为尽兴。

父女间也可畅聊心仪之人,可于犯错时默契瞒师。

女儿成年,喜欢上漫展,他就陪伴孩子参加漫展,共赏周边,甚至一起玩cosplay。

如此家庭氛围,才能够滋养出兴趣广泛、内心充盈的孩子。

我朋友的家庭也是如此,孩子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虽然孩子的绘画水平在初期并不高,

但朋友夫妇总是鼓励孩子去画,给孩子买各种绘画工具,还把孩子的画作贴在客厅的墙上展示。

孩子在学校的绘画比赛中没有获得名次,很沮丧,朋友就安慰孩子说:

“你画得很棒呀,这次没获奖没关系,你看你画里的色彩搭配多有创意,只要你坚持画下去,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在这样的鼓励下,孩子对绘画的热情越来越高,绘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不扫兴的父母,仿若暖阳,为孩子的成长之路铺满光辉。

他们尊重孩子的好奇天性,珍视每一个新奇发现,宽容每一丝奇思妙想;

他们给予孩子试错的广阔天地,失败时以爱相伴,培育坚韧与勇气。

03如何成为不扫兴的父母?

也有人会问,自己曾经也是那个被扫兴的孩子,为什么长大后成了扫兴的家长?

真实原因:代际创伤。

他们的爸妈,其实也被困在了老一辈的教育套路当中,下意识地延续着过去的方法,就这样把代际间的伤痛,一代又一代地传了下来。

我们要勇敢地做出改变,扭转自己的行为习惯,不再让这种创伤延续到下一代。

做到一下3点,成为不扫兴的父母

其一,捕捉孩子的小进步。

正如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人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愿望就是得到他人夸赞。

而那些不扫兴的父母,就像是在孩子人生舞台之下,始终带着满满热情与期待,全神贯注欣赏表演的忠实观众,给孩子无尽的鼓励与支持。

有个注意事项:赞美孩子,不要空洞浮夸,而应聚焦具体细微之处。

例如孩子学会了骑自行车,我们可以说:

“宝贝,你这么快就掌握了骑车的技巧,平衡感掌握得特别好,妈妈真佩服你。”

让孩子真切感知被认可,孩子会越来越自信。

其二,尊重孩子的私密空间。

孩子的日记,家长莫要窥探;

孩子的交友圈,家长勿要过度干涉;

孩子的独处时光,家长不应贸然闯入。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非常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和自由。

聪明的父母会在合适的时候退到幕后,小心翼翼地不去触碰孩子的隐私领域,

给予孩子足够大的自由空间,让孩子能尽情地去探索、去成长。

其三,守护孩子的欢乐源泉。

席瑞曾提及:家庭的重要使命之一,是为孩子创造诸多欢乐回忆。

当孩子兴高采烈地跟我们分享他喜欢的东西时,不管那在我们眼里有多幼稚或者多奇怪,我们都不能像个冷冰冰的看客一样笑话他。

要像一个特别热情的好朋友,回应他。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能自由自在地享受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乐趣,这样的爱好会治愈孩子一生。

04结语

孩子的成长就像在画一幅长长的画卷,父母在这当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都像是拿着画笔在画卷上创作,

希望我们都能做不扫兴的父母,用满满的爱与理解去浇灌孩子心中的生命之花。

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自信且充满力量的成长旅程。

你在跟孩子沟通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哦。

0 阅读:0

五月芦苇

简介:读书笔记|知识卡片|拆书稿|阅读写作|书单及好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