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好不好,“一摸二看”就知道!一个经典食疗方,帮你补气健脾

刘大夫陪你养生 2022-08-01 19:29:35

俗话说“脾虚百病生”,中医认为,不管调治什么疾病,都应该先从饮食入手,把脾胃调理好。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脾胃是完成人体消化的重要器官,是气血生化之源,人体活动的动力源泉。若是脾虚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不足,那么人体就会出现各种肠胃问题,甚至还可累及其他脏器的功能。

有专家指出:现代人,十个人中就有九个人脾虚。那么为何有这么多人脾虚?我们又该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脾虚?

脾,乃气血生化之源

在西医里,脾脏是重要的淋巴器官。而在传统中医的理念中,脾是人体消化和吸收食物的重要器官。并且它还有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的说法。足可见,脾在中医体系中占据有着有多重的位置了。

此外,脾还是参与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脏器之一,具有运化水湿的作用。人体摄入的水液,经过脾的运化和传输,气化成为津液,再输送到全身,以发挥滋养、濡养的作用,同时把体内对于的水液及时排出体外。

可若是脾虚运化无力,人体就容易出现精神疲惫、脸色萎黄、乏力体倦、食欲不振、四肢不温、腹胀、腹泻、形体肥胖、气短怕冷等病症。

当下,为什么脾虚的人越来越多?

现代人的饮食比较重口味,爱吃过油、过甜、过咸等肥厚甘腻的食物,不容易被人体消化,易导致肠胃发炎、闷胀。油炸、甜食还会加重炎症反应,这些都为脾虚埋下了祸根。

虽然重口味食物不易消化,但不代表素食就是好的。临床发现,部分素食者也会出现脾胃虚弱的问题。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吃素会缺少营养素,素食主要为中性和凉性,荤食主要为温性和中性,长期素食者容易寒凉过剩,引发脾胃问题;

其次,经常熬夜、睡眠不足会耗气伤津。脾胃虚弱的人在熬夜后易出现腹部胀气,食欲不振,甚至腹泻等症状;

经常久坐、不爱运动容易使体内淤积的湿气越来越多,时间一长就导致脾虚;

爱吃凉食或贪凉,比如夏天长时间吹空调,可造成阳气衰弱,影响脾功能,进而影响消化吸收能力。

脾脏好不好,一摸二看

1、鼻子:摸鼻尖

脾虚的人鼻尖黯淡,用手摸会发现有小坑,这是能够反映脾脏是否健康的明显区域。脾虚的人会出现鼻尖黯淡的现象,如果鼻尖润泽明亮,说明脾胃运化功能正常。

2、腹部:看大便

脾虚的话,人会容易出现腹胀、腹泻的症状,食欲不振,不想吃饭或吃饭不香,只吃一点东西就腹胀;容易拉肚子,其中水和粪便能分开的称为“腹泻”,水和粪便混合均匀的就叫做“便溏”。

3、面部:看脸色

脾虚的人会脸色发黄,如果没有及时调理,就会逐渐变成“萎黄”,也就是脸颊发黄、枯萎消瘦,由脾的津液和气不足,无法营养身体引起。

有些脾虚的人不仅脸色发黄,还伴有浮肿,通常由湿邪引起。当一个人脸色发黄,不太明亮和润泽,基本能判断这个人属于脾虚。不过,肝病患者也可能脸色发黄,需要鉴别。

养好“脾”气,护好脾胃

前面也说了,调理脾胃问题,首先应先从饮食开始。当然,食疗调理也是需要辩证的,对症调理才能事半功倍。

这里,我就分享其中一道食疗方,仅供大家参考。

健脾养胃粥

材料: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陈皮、麦芽、稻芽、薏苡仁各5克(以上为一家三口的量,可以根据实际人数增减)、大米、山药、红枣、莲子。

做法:把药材装入布袋中,和大米等一起煮成粥,最好用高压锅煮40分钟左右,普通锅可以延长时间,把食材煮至软烂。红枣入锅前切成两半,去掉枣核更安全。

这碗粥补气健脾、和胃消食的功效较好,适合年老体弱、饮食不佳、身形消瘦或术后放化疗的人群等;儿童、身体健康的青壮年、内火重的人则不适合吃。食用前可咨询医师。

此外,还有23道经典食疗方,可以让你一个礼拜都不重样。若是有需要的话,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关注我,健康问题不迷路。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