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的城市首位度超过了50%,而让银川有这么猛的数据,是因为宁东能源基地在背后默默支撑和付出。简单来说,宁东对于银川乃至宁夏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据说有10+的人在宁东上班,而其中大部分人又把家安在了银川。所以,他们每天基本都是靠自驾、通勤车或者城际公交等交通工具往来于银川城区和宁东之间。
于是两地之间的通行就成为很多人关心的对象。更是成为银川一个重点关注的点。这些年有关银川至宁东的交通优化,一直在进行和规划着。
从最初的国道省道县道的修整铺设,到城际直通列车,到城际公交的运行,又到最近“下定决心”的银川-宁东城际快速交通项目(也就是城际铁路),都见证着银川在不断地进行各种论证、讨论和优化。
总之一个又一个的“意见”或者“规划报告”出台,那么多年过去了,这条线路还是不见踪影,始终在“讨论论证”阶段。
威记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城市规划师,只是奇怪,为什么银川有条现成的铁路,甚至是有现成的“站点”,却就那样放着都不起用,而是进行其它各种规划。
这条铁路就是被称之为“银新铁路”的线路。
要是按照认真来讲,这条铁路可是一直从老城的南门南塘园的“南门货站”,一直通联到贺兰山里的。具体终点在哪里不知道,但是威记在二民院的后面贺兰山路上还能看到那里有一个铁路路卡,铁路一直往北延伸。
威记刚来银川的时候,很奇怪为什么城南那条连通银川三区的铁轨一直废弃,却又保留,是在等铁轨自然生锈然后烂掉吗?后来才了解到,原来这条铁路是这么有历史和来头的。
通常来说,人们对这条铁路的认识,除了名字,就是知道它是从老城南门货场到火车站(包兰线)的一条铁路,通连着老城和新城区。
其实,它跟银川的发展历史有关。
公元1958年,宁夏成立自治区,首府银川。与此同期,包兰线开通运行,它过境银川,正好就处在如今的新城位置。可是它离银川老城还有段距离。
那时候,由于宁夏工业处在一穷二白的白手起家阶段,一切需要从外部供应,于是,大量的物资源源不断从包兰线上卸货银川,支援宁夏的建设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用品所需。
有资料显示,在“公元1961年,银川新、老城之间的货物年运量为150万吨。”可想而知两地之间的运量和运力之间的矛盾有多大!这还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在建设发展时期,这个运量更大!
而那时候银川老城和新城之间的道路可不像如今这般,使得物资货物在运输上存在很大的不便。于是宁夏投入了三百多万元,利用原来的窄轨路基加宽改造、新建了一条长约11公里的铁路,成为了整座城市生活用品的主要运输通道。
那时候选择在南门外设站,是因为南门外还是一片荒凉之地,对人们生活影响比较小,同时离城区又近,方便运输。一直到2011年左右,这条铁路才沉寂下来。
简单来说,这条铁路为银川的发展可是出了大力的。
按理说,既然不用了,就拆除和填埋,用作商业或者民宅小区用地不就好了吗?却放在那里任凭日晒雨淋,还成了藏污纳垢之地,这也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
其实这就牵扯到它是“姓兰”还是“姓宁”的问题了。简单来说,最初它是隶属兰州铁路局的。
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它在这十多年里,曾有数次可以华丽转身的机会,却到最后都不了了之。
比如说银川人最喜欢津津乐道的就是利用这条铁路线,设置轻轨或者铁路客运,替代不能修建地铁的遗憾,通联三区,方便人们出行往来;
比如说建成一个线性公园走廊;
等等。
如今,又一次机会来了!
因为如今的南门货场还在,并且已经成为了银川老城的中心地段,如果银川至宁东的城际列车在此设站,相信会受很多人欢迎和赞成。毕竟,这也算是真正的一站式到达。
至于说线路,从南门货站,过石油城(银川城东),然后过黄河到河东机场或者滨河新区,再去宁东,这串联起来的可是银川一路向东的发展希望!或者可以说,银新铁路接驳银川三区至宁东,是打开银川快速交通的钥匙!
只是能实现吗?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