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给保姆设居住权能否永久居住?4个法律要件避免房产纠纷

赵律师在南昌 2025-04-29 23:54:05
⚡️一、问题场景:居住权引发的家庭矛盾

2022年,杭州王老伯与保姆林阿姨签订《居住权协议》,约定其可终身居住在主卧。2023年王老伯离世后,子女要求林阿姨搬离遭拒,遂起诉至法院。经查该协议未办理登记,法院最终判决林阿姨需60日内搬离。此类因居住权引发的纠纷,在老龄化社会中愈发常见。

争议焦点:

口头承诺或未登记的协议是否有效?

居住权设立后能否对抗房屋继承人?

保姆滥用权利时如何救济?

二、法律与实务分析:居住权的设立与限制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366-371条明确规定居住权规则:

书面合同+登记生效:缺一不可

不得继承转让:仅限约定人员使用

最长期限:可约定至居住权人死亡

有效居住权设立要件表

⚖️ 司法裁判要点

登记优先:已登记居住权可对抗新房主

继承限制:居住权人子女无权继续居住

权利滥用:转租、改建可提前终止

️ 三、解决方案:4步规范设立居住权

步骤1:协议条款审核

步骤2:共同办理登记

携带材料:身份证、产权证、书面协议

办理地点:房产所在区不动产登记中心

耗时费用:5个工作日,登记费80元

步骤3:定期复查维护

步骤4:设立监督机制

第三方见证:邀请社区工作人员参与签约

资金监管:预留房屋维护保证金

应急联系人:指定亲属协同管理

❓ 四、延伸问答:高频疑问解析

问:设立居住权后还能卖房吗?

答:可以,但需告知买方已登记居住权,且不影响居住人权益(依据《民法典》第406条)。

问:农村自建房能否设居住权?

答:需满足宅基地合法手续,且经村集体备案。

问:居住权可否设附加条件?

答:可约定"需持续提供照料服务",但不得限制人身自由。

五、风险防范清单

律师提醒:3条黄金准则

必须书面合同+登记备案双要件

禁止设置永久性居住条款

定期核查防止权利滥用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