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两朝都实行海上贸易,为何两朝的经济,却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徐华说过去 2024-07-06 18:10:58

«——【·前言·】——»

徐福东渡日本发生在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上升的秦王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发生在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明王朝时期。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对各自的时代有什么影响吗?

«——【·徐福东渡日本·】——»

中国封建王朝的两次相隔一千六百多年的大规模海上活动,都是由意志的主观偶然性所引发,但其效果确显示了古代东方文明的辉煌,成为后世子孙骄做自豪的依据。

比较分析颇具意味。据丁正华先生考察,徐福船的规格大致为:船长十丈,宽约两丈,单桅,高十丈,布帆,能驶顺风及侧后风;两舷设橹六到十支,另有尾兼舵一支,船首有大索系石矿为锚。

舱面甲板上三层,下两层。下二层每层分隔成五至七舱室,上通甲板,两侧舷板上开有等距间隔小窗孔。甲板上面船首为“兵甲宿棚"兼值卫、水手望岗室,中间为桅帆操作地区。

船中部以后建舱室三重,上层为瞭望指挥之所,中层为舵楼及操驾尾格掌握航向之所,下层分隔为宽敞的官舱。可装载百人左右。丁先生讲徐福全部船队至少五十艘以上。

通常史书记载公元前219年,徐福率童男童女三千人东渡。可见随船物资应占船舶容盘的五分之二到二分之一。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是一千六百年后的1405年,郑和时年 35 岁。其船队规模,据程天良先生考察,首次船队阵容有员钦差太监,少监指挥,官兵通事,书算手,医士,船工,水手等22750 名。

宝船、中坚指挥大型海船、马船、快船、粮船、战坐船、水船共 208 艘,最大的宝船长44丈,宽18丈。其余六次,每次人员也都在二万七千余人,船二百余艘,规模不减。

郑和七次出航,都是由江苏太仓刘河镇出发,以往的历史教科书言郑和第一次远航船六十二艘,第二次四十八艘,即使按后者论,这应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

稍后的哥伦布船队仅有水手 90 人,帆船三艘。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赢政完成统一事业。七年后开始修筑长城,九年后焚书坑,十一年后病死于外巡途中,终年50岁。

赢政派遣徐福东渡在公元前219年,即秦统一后第三年,这时赢政正处在胜利后的无限喜悦和面对未来的雄心勃勃之中。他不能超越时代,他象人人都希望长寿一样,追求万寿无疆。

赢政派遣徐福出海的原因,除去胜利后的炫耀心态外,唯一目的就是去东方大海上的蓬莱仙山从神仙手中取得长生不死的仙药。郑和(1371-1435),云南人,回族,据说他的父亲曾到过麦加朝圣。

郑和明初入宫做宦官。1398年,朱元璋病死,二十二岁的皇孙朱允炆在南京继位,立即削藩,引起内乱。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北平,1402年,朱棣部队渡过长江挺进应天(南京),朱允纵火官自杀。

朱棣登位,改北平为北京,即明成祖。郑和在这场内战中随朱棣起兵有功,任内官监太监。当时民间传言朱允炆未死,扮作僧人从宫后水门逃出。

朱棣成功后,疑心朱允炆如民间传说的并没有死,可能逃到海外,图谋反击,为了追捕逃亡的朱允炆,可能也有一种炫耀心态。朱棣改变了朱元璋强烈排除外来事物,停顿海上交通“一片木板都不准出海”的闭关政策、派遣郑和率一支庞大的武装船队出发西洋。

郑和最初的航程,仅限于亚洲,后来延伸到非洲海岸。虽没有搜索到朱允,但在头三次远航中,捉回了三位番王。1407年,在旧港擒其国王陈祖义,斩于南京;

1409年在锡兰山擒其国王亚烈苦奈儿,送到南京,又释放回国;1413年在苏门答腊,擒其前王之子苏干拉,斩于北京。使诸国震动。取得和外交上的成功。

两次海上活动虽然相隔1600年,但都是以封建巩固自身政权维持自身统治为动机,郑和后期远航还增加了炫耀色彩。这项事业不是封建王朝的既定方针,所以徐福东渡杳无音信。

郑和七次远航后不久又恢复闭关。走出国门只是一种偶然性举措。闭关保守才是沉积性本质。朱棣死后,他的儿子朱高炽继位,十年后下令停止远航。

甚至把一些重要的航海档案销毁,以防后人效法。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于1433年返回,70年后(1502)葡萄牙国船队绕过好望角,攻陷印度半岛西岸的加里库特城,征服锡兰山王国,自称总督。

«——【·历史意义·】——

假若古代中国能保持郑和的成果,东西方两大文明势必会提前在海上接触,其影响必将深远。在中国历史上,由封建王朝组织的航海事业,虽然断断续续,断时长,续时短;以续为始,以断为终。

但民间的航海活动没有停止,这正是徐福东渡和郑和下西洋的积极性历史意义。日本汤浅光朝先生曾指出:古代日本是亚洲最落后的国家。为了躲避而东渡日本并安居日本的汉族人,对把中国古代文化移植到日本,起了重大作用。

这样就由当时中国的流亡者们将他们所特有的养,纺织,刺绣、染色等技术转移到了日本。日本古代工业的跃进,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他称中国古代科技史是日本古代科学之母体,是完全正确的。

郑和七次强大的海上武力展示,除带给“西洋"诸国的冲击外,也刺激了沿海一带的中国居民,使民间海上活动加强了。广州,泉州,潮州,漳州等地居民,大批私自闯关涌向海外,迁移到南中国海各国。

原来已有中国人的地方更为繁盛,而一些荒野也由中国人开垦,成为新的乐土。从徐福东渡到郑和七下西洋,显示中国的航海开端很早,直至十五世纪,在世界上一直地位领先。

中国封建社会走过了从开始到鼎盛,再到衰败的历史曲线,但中国古代的船舶制造业和航海业,确一直沿一条上升的直线运动。只是十五、六世纪,中国船舶制造业没能及时登上蒸气动力的台阶,而西方船舶制造业从落后状态早一步跨上了蒸气动力的台阶,才开始走向领先地位。

这也使人确认: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且是第一生产力。4、从人类生存空间扩张历史的角度看徐福东渡,其地位和意义是划时代的。这是人类从陆地和沿海向远洋扩张的确信无疑的最早纪录。

«——【·结语·】——»

地中海文化的发展,中国郑和七下西洋,以及包括哥伦布、麦哲伦等多次海上船队的远航,演出了一幕幕壮观的海上人类文明交流史诗。

人类的脚印已经踏遍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徐福东渡无疑是这些壮举的先驱。

它与本世纪加加林环球飞行和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对人类生存活动空间的扩大具有同等重大意义。

人类从大陆走向远洋,到从地球表面走向地球空间,用了二千多年。现代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使人类充满信心。从地球空间走向地球空间以外的太阳系空间大概不会用二百年吧。

信息来源:

《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杰出人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