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斡旋下,缅甸政府和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果敢同盟军)正式签署了停火协议。这标志着缅北地区持续数年的战乱,导致超过130万人流离失所的冲突终于告一段落。
缅北这片“九反之地”,可以说是复杂得不能再复杂、矛盾堆成山的“火药桶”。
但这次,终于在中国的大手笔调停下画上了休止符,双方签了停火协议。
别看这只是一纸停火协议,背后可是中国式智慧的硬核展现。
放眼全世界,能把民族矛盾盘根错节、地方武装割据混战、资源利益纠缠不清的“火药桶”摁住的国家,除了中国,还有谁?
缅北内乱,可是让国际社会头疼了几十年。
西方那套“民主调解”在这里水土不服,联合国特使来回穿梭也没见起色,可中国一出手,直接把谈判桌搬到云南昆明。
第七轮和谈,谈成了!
果敢同盟军、德昂军、若开军这些山头林立的武装,加上缅甸政府军,硬是在五星红旗下签了字。
这可不是简单的会议室里握个手,而是精准拿捏了各方“命门”:政府军再打下去可能连司令部都要丢,民地武们抢地盘也抢到了天花板,这时候中国递出台阶,大家顺着就下来了。看看敏昂莱带着缅甸军政大员集体出席华侨新春活动的阵仗,海军司令、空军司令、联邦部长齐刷刷亮相,这哪里是拜年?分明是组团给中国交“投名状”。
敏昂莱说“中国是缅甸永远的朋友”,这话听起来好像外交辞令,但仔细一想,这绝对是个大实话。
要不是中国在关键时刻稳住了局势,缅甸政府说不定早就被民地武装掀了桌子。
中国这一手“以稳促和”,既给缅甸留了面子,又保住了自家边境的安宁,这可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更绝的是中国的分寸感。
跟那些动不动就“长臂管辖”、到处管闲事的大国不一样,中国直接把底线划得清清楚楚:不干涉内政,但谁也别想在中缅边境搞事情。
停火协议里写得明明白白:“不损害中方边民和项目安全”,这话听起来很温和,但可是四两拨千斤。
那些想在缅北浑水摸鱼的势力,看见这条还敢乱动?
中国没派一兵一卒,就靠外交智慧和经济纽带,把安全防线从国境线直接推进到了缅甸腹地。
这操作,真是稳得一批。
当然大家也清楚,停火协议可不是什么一劳永逸的灵丹妙药。
缅北那些武装势力,哪个不是靠枪杆子说话?
但中国早就留了一手:协议签完第二天,中缅合作项目推进的消息就传出来了。
这招“经济锁”可比枪炮管用多了,谁要是敢破坏和平,那不就是自己砸自己的饭碗?
再说了,中国手里还攥着“上合组织”“澜湄合作”这些王牌,真要有人想闹事,不用中国出面,周边国家都会站出来主持公道。
看看欧洲和中东那边的炮火连天,再看看缅北的战火慢慢熄灭,什么叫“东方智慧”?这就是“东方智慧”。中国从来不用霸权去压服别人,也不靠砸钱去收买人心,而是把共同利益织成一张大网,让冲突双方自己主动走进和平的棋局。
当有些国家还在为了军火生意在那里拱火浇油的时候,中国早就明白了:真正的治理能力,不是打赢多少战争,而是让战争根本打不起来。
对于缅北的停火,在美西方国家眼里,那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们一直觉得缅甸的民族问题是死结,是无解的。
但我们偏不信邪,愣是把这个无解变成了有解,让和平回归成为可能。
看看中国的周边,因为有了中国这根定海神针,即使有个别小丑跳梁,也依然无法动摇和平的大局。
再看看美西方,俄乌都打了三年了,各方还在相互扯皮推诿。
到底是他们的实力不济,还是智慧不够,那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缅北的硝烟散去,云南边贸市场的货车又排起了长龙。
这场和平大戏的导演,注定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史册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毕竟,能把“九反之地”变成合作的前沿阵地,除了中国,还有谁能接这瓷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