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055型驱逐舰编队完成环绕澳大利亚的战略巡航,这场持续月余的远洋行动引发国际社会持续关注。从达尔文港到圣诞岛,万吨大驱的航迹不仅检验了人民海军的远海作战能力,更在地缘政治棋盘上落下关键一子。
此次行动中,解放军舰艇始终保持国际法框架内的专业操作,却令澳方陷入安全焦虑的奇特现象值得深思。澳国防部每日更新舰艇位置,媒体渲染“49架民航改道”,暴露出某些国家将公共海域“私有化”的思维惯性。正如悉尼大学海洋战略研究所报告所指,澳大利亚对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过度主张,与国际海洋法存在认知偏差。
值得玩味的是,正当澳国内炒作“中国威胁”时,其地方政府正推进达尔文港99年租约谈判。这种政治话语与经济现实的割裂,折射出澳大利亚在安全与发展之间的战略摇摆。
055型驱逐舰搭载的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覆盖1500公里外海空目标,其环澳航程恰与马六甲海峡至澳洲西海岸的能源运输线高度吻合。这种非战争军事行动,实质上演示了维护海上战略通道的能力。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中国海军遠海存在常态化,正在改变印太力量平衡。随着编队向北返航,南海方向多个声索国神经再度紧绷。
越南近期加速采购以色列制雷达系统,菲律宾宣布重启苏比克湾军事基地建设,这些动作与美菲“肩并肩”军演形成呼应。但东盟国家清楚认识到,区域内76%的贸易依赖南海航道,激化矛盾只会损害共同利益。
中国外交部的数据显示,与东盟国家落实《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已进入第三轮,海上联合搜救、海洋环保等合作机制持续完善。当某些域外国家鼓吹“自由航行”时,地区国家更期待构建基于规则的海洋秩序。
战舰归航,思考未止。此次环澳行动犹如多棱镜,折射出不同阵营的战略焦虑与利益诉求。在新一轮海洋秩序构建中,止于零和博弈的旧思维终将被摒弃,唯有基于共同安全的新型海洋观,方能指引人类穿越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