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将军印“宣威将军印”印面分析,“亘”字的来源

书法坞点墨人 2024-07-12 13:27:07

宣威将军印

一、整体风格

这是一方魏晋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的北朝将军印。

二、字法

01 “宣”字

《说文解字》:“宣,天子宣室也。从宀亘聲。”

在“宣威将军印”中,“宣”字最后一横的上面加了一个竖点,也不算错,可以认为它是象形文字中的一个另类。

《汉字演变五百例》:宣

注意,“宣”里面的“亘”是xuān,不是gèn。

“亘”(xuān,gèn)字的来源:

1.“亘”(xuān)

①《汉字演变五百例》中说“亘”像是云气舒卷的样子。(上图)

②《汉字源流字典》中说“亘”像水回旋形:“亘,象形字。甲骨文象水回旋形,或加出一条河岸,以突出河水回旋之意。篆文加出两条河岸并整齐化。”(下图)

《汉字源流字典》:亘(xuān)

2.“亘”(gèn)

在甲骨文中通“恒”(héng),它的上下两横中间是“月”,表示长久。《诗经》:“如月之恒”。

我怀疑en和eng在古代是一个读音。

《汉字演变五百例》:亘(gèn 恒)

02 “威”字

“威”,从戌,从女。在金文中也有从戊从女的。戊戌都是斧钺类的兵器,大差不差。所以,在“宣威将军印”中,“威”字上面少写了一横,写成了“戊”,也不算错。

《汉字演变五百例》:威

三、章法

01 大小对比

这是一个多字印,右边两个字,左边三个字,字的大小不均分,字的位置错落有致,这是写意的元素之一。

02 界格宽窄不一

五个字之间有界格,但界格的宽窄不太统一,一眼看去,“宣”和“威”中间的界格宽,别的界格窄,这也是写意的元素之一。

03 结构错乱

由于南北朝文化差异,北朝有一些文字结构从文字学意义上来说是错误的,难以识读。但这也恰恰是我们当下书坛审美中的一个倍受推崇的东西,它就像一团迷雾一样,让人看不透,一眼看透了就没有趣味了。

例如:

①“威”字左边的“撇”,跑到了“横”的下面,还盘曲了一下,违反了常规;

②“将”字右上角的“肉”,左边不出头,乍一看不知道这一块是个什么东西;

③“印”字上面的“爪”和下面的“卩”连在一起,看不出是上下结构,倒像是一个独体字。

四、线条

线条不是太粗,但有用刀的感觉,很有力量。

“宣”字和“军”字两边的两长竖,中间都有一段稍微细一点的地方,通过粗细变化加强线条的力量感。

五、转折

转折以方折为主,硬朗。

六、笔画的搭接

笔画的搭接形态很丰富,有虚搭、实搭、死搭、过搭。

虚搭:两个笔画之间的搭接是虚的,轻轻地挨在一起。

实搭:正常的、实在的搭接。

死搭:搭接的地方由于崩裂或者磨损等原因而显得比较臃肿。

过搭:一个笔画超出另一个笔画的起始位置,像是冲刀冲过头了的感觉。

七、端点

将军印的端点以圆为主,也有一些尖的,率性。

八、边框

四个边框比较随意,有宽的,有窄的,左边框最宽。

九、残破

印面中有一些零星的残破点。上边界有一处较大的残破点,边缘线断开。

最后,展示一下我刻的“宣威将军印”:

我刻的“宣威将军印”

作者:董志国

感谢“胡说篆刻”胡毓老师的抖音直播间讲解!

0 阅读:8

书法坞点墨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