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江苏推出了15条措施,扩大对生育孩子的补贴。对生育孩子的家庭来说是重大利好。
主要内容包括:减轻生育相关的费用。比如,对失业女性在领取失业金期间生育孩子的,一次性多发3个月的失业保险金;生育头胎也给50%社保补贴等。
除了江苏近期推出的生育利好政策外,各地均已经纷纷推出了利好的生育政策。
除了江苏之外,全国不少地方都有相应的补助政策,有时是市里发布的补助政策,有时是县里发布的,甚至有的村也特定对村民生二胎三胎的补助。从补贴力度来看,有的地方一次性补贴几千元,有的地方一次性补贴几万元,还有的地方分批发放补贴。
湖北宜昌市伍家乡共同村,在2024年8月份时就曾召开会议明确规定,凡是共同村的村民生育了二孩三孩都会发放补助金额,二孩补助2万元,三孩补助5万元。
2024年10月,江西省上犹县发布了规定。对于生育二孩的家庭一次性奖励7000元,对于三孩则一次性奖励13000元。
2024年5月,安徽合肥卫健委印发育儿补贴实施方案。在2024年1月1日后出生的二孩一次性给予2000元补贴,三孩则给予一次性补贴5000元。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在几年前就已经发布了二孩三孩的奖励政策。二孩将每年奖励5000元,三孩每年奖励1万元,持续到孩子三周岁。
对二胎三胎的政策支持,不仅来源于现金补助,还有假期支持。原来,很多地方的产假是90天,也就是三个月的产假,现在普遍延长到了158天。也就是半年左右的产假。这给生产的女性提供了更充足的休养和育儿时间。对于男性来说,也由原来的一周左右的陪产假提升到了半个月左右。而且不少单位还增加了育儿假,大概5~20天左右。这些假期,减少了女性生二胎三胎时的紧迫感,可以好好利用这些假期恢复身体,以便产假结束后更加从容的投入工作。
各地陆续推出利好的生育政策,一方面是响应国家的号召,鼓励老百姓生育孩子。另一方面则是加大地方的生育率,以便实现长远的发展。因为出生率低的城市,长远来看是没有活力的,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国家支持,各地重磅推出各种利好政策,二胎三胎时代或许已经到来。
广东已经出现了人口反弹,生育率有所回升。
2024年,广东新出生的人口113万,比2023年增加了10万人。出生人口增加的地方还有山东青岛、湖北天门等地。从身边也能感受到二胎家庭逐渐增多。有些80后、90后左右的中青年夫妻,政策鼓励二胎后,在第1个孩子已经好几岁的情况下,思想发生了转变,选择继续生二胎。
几千年以来,中国人讲究传宗接代,这也是为何在计划生育严格的那些时期,人们依然要生孩子。但现在二胎三胎政策都放开后,人们反而不生孩子了或者生孩子的意愿降低了。
怎么回事?
这主要还是来源于,现在养孩子的成本高,年轻人不敢生了。
各个地方推出了有利的生育政策,但实话实说,这些利好政策相对于养育孩子的成本来说,杯水车薪。因此,如何能够进一步的降低或减轻年轻人养孩子的负担,将年轻人心中的担忧一步步的降低,才能够催生更多的人敢于生孩子。
在我看来,在经济情况相对不紧迫的情况下,年轻夫妻还是应该尽量多生孩子,至少生二胎。
生孩子其实是一种投资。孩子如果培养得当长大后有出息,那回报将是金钱无法形容的。
生孩子不一定为了防老,关键时刻却能给人安心与底气。现在养老院也不少,有些老人进了养老院后,如果没有子女,内心可能都会缺少安全感。而有子女的老人则不同,内心会更有底气,因为有子女撑腰。
不要一味想着生孩子所遇到的困难,比如养育成本的高昂。70后、80后甚至90后左右出生的孩子,都是如何长大的?很多人应该有所体会。
很多人都是放养的状态,花不了什么钱。
所以那时候的夫妻生孩子没有什么太大压力。
现在,孩子的养育方式变了。可能要上补习班,要上才艺班,要买各种各样的玩具、衣服,这些花费下来确实成本不小。有人在网上说,自己上小学的孩子一年能花费10万左右。这些成本令不少想生二胎的夫妻望而却步。
其实,这些成本都是不少人强加给自己的枷锁,普通家庭完全没必要如此的内卷。那些所谓的各种才艺班,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不上,为什么非得去强行攀比呢?那些钱省下来都可以为家庭的正常运转贡献力量。
培养孩子要在家庭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要学会接受孩子是个普通人。如此下来,养育孩子的成本其实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大。
在现有利好政策的情况下,在家庭经济条件还行的情况下,夫妻两人可以重新考虑生养二胎。
人生就是一种经历,一种过程,很多事情没有那么多的理性计算,特别对生孩子这件事来说,我认为很多时候感性占据主导,想生孩子,有时就生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养育孩子的成本很多时候是相对的。就像买车一样,几万块钱也能买车,几百万同样也能买车。养育孩子的成本也是如此。可多可少,至于花费多少,要契合自我的家庭情况。不要像贷款买车一样,强撑面子,那就得不偿失了。根据家庭情况买车子,有多少钱买什么样的车,量力而行。养孩子也是这样,有钱就花多点,没钱就少花点。非要和有钱家庭比内卷,那就是自找不痛快了。
有这样的想法,一般家庭养育孩子,还是没问题的。
无论是否选择生二胎,跟随自己的内心,选择了就别后悔,过好生活,过好当下。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生二胎与否,把控在自己手中。
我也育有三孩,不说什么攀比,就现在的小孩读书,不上课后培训班,就现在的老师也弄到你们非得去上课后培训班!你打个买车的比喻也不合适啊。没钱的孩子就活该不读书,不买资料,量力而行,做父母也没这样的吧?都是倾尽全力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