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文章的质感及可读性,在文章下方备注了文章来源及可查证资料!
在1938年无情地践踏着中华大地,每一寸土地都在侵略者的蹂躏下痛苦呻吟,这时一场关乎中华民族命运的大战,正悄然酝酿!武汉这座承载着中华民国临时军政重任的城市,已然成为日军虎视眈眈的目标。武汉会战,它究竟会以怎样的方式展开?又将给中国的抗战局势带来何种影响?在当时都笼罩在未知的迷雾之中!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关键交会点。在1937年11月,随着国民政府部分机构从南京迁至武汉,这里瞬间成为了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核心地带,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日军在占领南京后,其大本营陆军部便开始紧锣密鼓地谋划攻占汉口的作战计划。于是在1938年6月15日,日本御前会议正式敲定了实施攻占武汉的作战方案,一场恶战不可避免。

时间在1938年2月18日的中午,武汉的天空突然被阴影笼罩,因为武汉的空战就此拉开血腥帷幕。
日军12架轰炸机在26架驱逐机的严密掩护下直扑武汉,这是日军对武汉的首次空袭。
我方空军第4大队在队长李桂丹的带领下,毅然升空迎战。当时我第4大队仅有29架苏制伊-15、伊-16战机,在敌众我寡的严峻形势下,他们仍然毫不畏惧?
李桂丹所部与日军在武汉上空展开了激烈厮杀,最终以仅损失4架战机的代价,成功击落14架敌机,取得了武汉会战的首战胜利!但是这场胜利代价沉重,四大队队长李桂丹、分队长吕基纯等5名飞行员壮烈牺牲,他们用生命捍卫了武汉的天空!

此空战过后,武汉市民自发举行了盛大的胜利游行,沉痛祭奠这5位英雄烈士!但经历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和徐州会战的连续消耗,我空军实力早已大不如前。
到了武汉大空战中期,面对日军的频繁空袭,我空军保卫武汉已显得力不从心,日军陆航逐渐获得了持续轰炸武汉市区的机会。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雷恰科夫、雷托夫、伊万诺夫等人率领的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及时赶到武汉,为我军空中力量注入了强大的生力军。

时间到1938年4月29日,武汉上空爆发了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空中激战,我空军与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共集结100架战机,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最终我军击落11架日军歼击机和10架轰炸机,击毙日军50名机组人员,俘虏2人;而我军与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也损失了12架战机,5名中苏飞行员英勇牺牲。

两个月后的1938年6月12日,武汉全面会战正式打响,一场波澜壮阔的地面战争全面展开!日军此次投入了35万兵力,包括9个师团、1个旅团、2个支队、2个野战重炮旅团以及海军第三船队及其航空兵团,妄图一举拿下武汉。
而我方参战部队则多达14个兵团、47个军、120个师,共计100万人以上!这场会战绝非局限于武汉城内,而是一场涉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四个省份的超大全面规模战役!

日军指挥官冈村宁次,这个臭名昭著的侵略者,命令日军第11军团沿着长江一路向西,妄图直取武汉城区。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万家岭,成为了日军西进的必经之路。日军106师团在松浦淳六郎中将的率领下,率先向万家岭进发。而国军应对的则是名将薛岳,且他的部队也早已在此严阵以待。
薛岳将军作战风格勇猛顽强,所在部以凶狠彪悍著称,他深知中日军队在战斗力上存在巨大差距,为此专门制定了“天炉战法”。所谓“天炉战法”,就是在作战区域构建网状阵地,运用伏击、侧击、截击等战术,逐步消耗敌军战力,将敌人诱至决战区域,再凭借兵力优势进行反击包围,进而歼灭敌军!

在实际作战中,薛岳先佯装不敌,诱使日军成功包围我军左翼,随后迅速命令国军第4军实施反包围,双方陷入了激烈的拉锯战。
最后薛岳连续三次对日军进行包围,成功困住了106师团。面对我军发起的总攻,106师团虽负隅顽抗,但终究不敌,几乎被全歼,仅松浦淳三郎中将及极少数残部逃脱。战后日军虽取消了106师团的番号,但严格来说该师团并未被完全消灭。
万家岭大捷也成为了抗战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我军几乎全歼日军一个整编师团的辉煌战例!在这场战役中,日军被击毙上万人,我军缴获轻重机枪200挺、步枪数千支、火炮50门!这一战彻底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美梦,为我国工业大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

随着日军突袭安徽安庆后,武汉保卫战正式进入白热化阶段。在同年的8月9日,《保卫大武汉》的激昂歌声在沿岸街头响起,随后迅速传遍全国!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在武汉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将武汉市民和难民们广泛组织起来,在武汉后方大力开展生产活动,全力支援前线抗战。
武汉的军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以至于从1938年6月到10月的4个月时间里,日军始终未能突破武汉防线,甚至难以接近武汉城区。无奈之下日军不得不转移主攻方向,选择优先登陆广州。
当时国军主力几乎都在参与武汉会战,广州守备力量严重不足,导致广州战役我军迅速失利。于同年10月12日日军在大亚湾登陆,仅仅9天后,即10月21日便攻陷广州,粤汉铁路被彻底切断。

其实在会战期间,毛泽东、李宗仁、白崇禧等人就曾多次向蒋介石建议,在武汉会战中应放弃死守据点的做法,以消耗敌人为主要目的。有了南京保卫战的惨痛教训,这次蒋介石听取了建议,广州沦陷后,继续死守武汉已无意义,蒋介石果断命令国军撤出武汉!
在10月25日,日军占领汉口,26日占领武昌,27日占领汉阳,武汉保卫战宣告结束。日军占领武汉后,继续向西推进,11月12日抵达岳阳后止步,随后中日两军在岳阳一线形成对峙,至此中日战争正式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无疑是抗战历史上一座巍峨的里程碑,它是消耗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战果最多、当然牺牲也最大的一场战役。
国军参战的100万人中,共有40万伤亡,伤亡率高达40%。而日军也付出了沉重代价,整场战役日军伤亡达20余万,伤亡比甚至略高于我方,这场战役过后日军妄图通过武汉会战一举击败我国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

武汉会战的意义,绝不仅仅局限于军事层面,更是一次伟大的思想突破。我国军队在这场战役中,大胆尝试新的作战方式,逐渐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困境,开始探索适合自身的抗敌策略。

这种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也为现代战争理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它让我们明白,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只要团结一心、敢于探索,就没有无法逾越的难关,中华民族必将在不屈的抗争中,迎来最终的胜利!
参考资料:
1. 抗日战争纪念网:
2. 哔哩哔哩历史频道
3. 新华网综合
4. 湖北日报
6. 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