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湉(1871年-1908年),年号光绪,清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倒数第二位皇帝。历史上,光绪与他的祖辈康雍乾一样,是一位颇有话题性和文艺塑造性的人物。
不过不同的是,光绪没有康乾帝王执掌乾坤、开疆拓土的雄武豪迈,相反其一生充满悲剧色彩。
在他执政的三十多年里,始终笼罩在他的姨母慈禧太后的权力和淫威之下,即便有过抗争、有过抗命,但却始终被牢牢的锁在专制桎梏中。
从他的执政经历看,光绪是清朝统治者中少有的能接纳新思想新制度的青年皇帝,相较于唯我独尊、刚愎自用的历任清朝君主,光绪称得上是一位勇敢的变革者。
他亲自主导君主立宪和戊戌变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却为清朝的最后岁月留下了光彩的篇章。
清朝首位旁支宗室入继大统载湉出生于1871年,他是道光皇帝的孙子,父亲是道光第七子醇亲王奕譞,母亲是叶赫那拉·婉贞,慈禧太后的胞妹。
载湉虽未出生在紫禁城,但作为爱新觉罗嫡系亲王的长子,却也过着超乎一般王公大臣的富贵生活,如果照此下去,载湉会过着无忧无虑、养尊处优的舒服日子。
可是命运女神却和他开了个玩笑,1875年初,年仅19岁的同治帝驾崩,同治是咸丰的独子,而同治自己无子。
在他去世后,咸丰一系随之绝嗣,在“家天下”的封建专制王朝,立储为国之根本,如今同治早逝,大清皇位无人接班,势必动摇国本。
掌握帝国实权的慈禧意识到事态严峻,在亲儿子同治驾崩仅仅两个小时就在养心殿召开紧急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同治的五叔惇亲王奕誴、六叔恭亲王奕訢、七叔醇亲王奕譞、九叔孚郡王奕譓、旁支宗室奕劻、外戚景寿及军机大臣文祥等重臣。
毫无疑问,这次会议将决定大清帝国的皇位归属,首先纳入人选范围的是溥侃、溥伦,对此奕誴表示反对,他只说了四个字:“疏属不可。”大意是旁支宗室不可继位,因为两人并非道光的直系血脉。
慈禧不失时机地表示首肯:
“溥字辈无当立者。”
这样一来储君的范围就缩小到奕訢、奕譞等直系亲王,但嗜权如命的慈禧并未继续研究,而是提出:“此后垂帘如何?”
很明显这句话带有临朝称制的意思,慈禧效仿西汉初期吕后,可手下大臣不答应,军机大臣文祥看出了慈禧的小九九,当即表示:
“宗社为重,请择贤而立,然后恳乞垂帘。”
这等于把慈禧要表达的想法挡了回去,由于文祥是恭亲王奕訢的铁杆盟友,便为其子载澂争取机会。
从当时的朝局看,奕訢以领班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的身份总理朝政,与慈安太后暗中联合牵制慈禧。
如果再把他的儿子推上皇位,以奕訢的地位和野心,根本不会给慈禧专权的机会。
慈禧对此心里明镜,于是便把目光转向奕譞,奕譞时任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管理神机营。
与他的六哥不同,奕譞为人老实懦弱,才智平庸,唯慈禧马首是瞻,而且老婆还是慈禧的亲妹妹。
为了能更好的把持朝政,慈禧指定载湉过继于咸丰,登基为帝。慈禧话音刚落,奕譞一声哀嚎,瘫倒在地,大哭不止,旁边大臣拉都拉不动。
因为奕譞太明白眼前的太后是个什么狠角色,自己的儿子进了紫禁城就是上刀山下火海。
就这样,年仅四岁的载湉被选定继承皇位。在懵懵懂懂中完成了一系列仪式后,于1875年正月二十日继位,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第二年改年号为光绪。
从此载湉告别了纯粹美好的王府生活,走上了荆棘坎坷的帝王之路。
渴望自由,却被牢牢控制的提线皇帝在外人看来,天子贵为九五之尊,富有四海,受万人景仰。
可对于年仅三四岁的载湉来说,进入紫禁城便意味着失去了父母的呵护,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创伤,权力也好,地位也罢,对于一个三尺孩童而言如同浩渺云烟。
为了让小载湉健康茁壮成长,他的姨母兼继母慈禧自然担负起养育的责任,可以说,在载湉初进宫的几年里,慈禧与其关系确实不错。
她曾对臣属说:
“载湉常卧我寝榻上,时其寒暖,加减衣衿,日书方纸课皇帝识字,口授读四书诗经,我爱怜惟恐不至。”
按照慈禧自己的说法,从生活到读书,都给予小皇帝无微不至的照顾。
从1876年,慈禧调内阁学士、状元翁同龢及其同榜进士侍郎夏同善教授载湉,翁同龢负责教书,夏同善负责教写字,另安排御前大臣教习满语、蒙古语和骑射。
时光荏苒,一晃十年过去了,1886年,15岁的载湉成人之际,已具备“披阅章奏,论断古今,剖决是非”的能力。
载湉成长的十年间也是中国内忧外患迭起之际,国内洋务运动如火如荼,国际方面,列强虎视眈眈,沙俄侵占新疆伊犁、日本吞并琉球,中法在越南爆发战争。
同时清廷内部也发生重大变革,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慈禧独掌大权。
在1884年中法战争时期,慈禧改组军机处,罢免奕訢、文祥等军机大臣,任命奕譞为总理海军衙门大臣,领导军机处。
慈禧的这一行为被视为加强集权的标志,与此同时,光绪也到了亲政的年龄,用慈禧当年的话来讲:
“保证一俟嗣皇帝典学有成,即行归政。”
可老辣的慈禧怎会把权柄轻易送人,亲政虽然可以,但慈禧要做的是需要以新的方式暗中操控政权。
对于她的用意,奕譞自然心领神会,他在慈禧下发光绪亲政“懿旨”仅五天,就上奏恳请太后训政,并表示:
“必须永照现在规制,一切事件,先请懿旨,再于皇帝前奏闻。”
巴不得找台阶下的慈禧顺水推舟,当即接受奕譞的训政请求。
此后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载湉,慈禧又把自己的内侄女都统桂祥之女许配给载湉做皇后,即后来的隆裕太后。
朝堂之上,慈禧任人唯亲,重要职位岗位均是其心腹之人,对于光绪本人而言,慈禧更是贴身“监护”,要求其每日向她请安,朝中大事务必向她“禀白而后行”。
对于慈禧的钳制行为,随着光绪年龄的增长以及叛逆心理,导致其对慈禧日渐不满。
作为一名年轻气盛的皇帝,光绪有施展抱负的理想和提振国力的雄心,可朝堂之上面对的尽是慈禧听政与训政时期的重臣,根本指使不动。
宫廷内,威严的慈禧动辄训斥,颐指气使。在光绪看来,入宫十多年来,自己不过是这位亲姨娘手中的提线木偶。
在权力面前,他与慈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已经不可避免。
从主战甲午到戊戌变法,光绪对命运国运的呐喊抗争光绪亲政后,对西方制度及日本明治维新十分关心,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国外发展现状和工业文明成果。
同时光绪在业余时间还努力学习英语,据说每天凌晨四点就有同文馆的老师来宫里上课,虽然光绪口语不是很好,但阅读和写作方面却很不错,在光绪的带动下,宫里也掀起了一股学习英语的热潮。
虽然光绪对待外来事务持开放态度,但对西方国家的侵略行为却痛心疾首,尤其是日本的野心,光绪态度强硬。
1894年日本在丰岛海面偷袭北洋舰队运兵船,悍然挑起甲午战争,面对日本的侵略行径,光绪在朝野主张武力御敌的呼声下,不顾李鸿章恳求列强出面调停,正式对日宣战。
在宣战上谕中,光绪强烈谴责日本侵略朝鲜和武力扩张的野心,并命令李鸿章和北洋舰队迅速出战。
而此时的慈禧对开战是反对的,但碍于舆论压力,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至于李鸿章是从实际角度考虑,北洋舰队年久失修,火器弹药严重不足,多年来受户部尚书翁同龢压制,经费紧张,其实力根本无法与日本抗衡,只是在光绪的命令下只能硬着头皮出战。
结果不言而喻,中国先是在平壤之战中战败,而后在黄海海战中大败,日本乘势发起辽东战役,大连、旅顺相继失守,清军守军兵败如山倒。
1895年2月威海卫战役中,日军全歼北洋舰队,甲午战争以清朝的战败告终。
1895年3月,李鸿章在日本马关草签《马关条约》,被迫允诺割让台湾、澎湖及辽东半岛,草签条约传回京师,光绪大怒,以割地太多为由,拒绝签字。
但朝野上下主和派占据主导,这时候慈禧见时机成熟,一改战前的低调,强势指令光绪必须批准和约。
据史料记载:
“光绪帝绕殿急步约时许,乃顿足流涕,被迫签字。”
就这样光绪在极不情愿、愤怒懊恼中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光绪遭遇继位以来第一次重大政治挫折。
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回国内,社会哗然,日本蕞尔小国竟击败天朝上邦,极大的冲击国人内心底线。
当年四月,康有为联合在北京参加会试的1300名士人,上书都察院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
不久这份上书送到了光绪的手中,书中提到的富国、强兵、养民、变法等引起了他的共鸣,变法的思想在他心中酝酿起来。
此后西方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896年,沙俄诱使清廷签订《中俄密约》,攫取中东铁路权,将侵略势力伸入东北三省,1897年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英国侵占威海卫,法国侵占广州湾,沙俄将旅顺大连据为己有。
在此期间,光绪生母叶赫那拉氏病逝,二十年没有与母亲亲近的光绪悲痛不已,而他的父亲奕譞早在1891年就已病逝。
山河破碎、双亲病逝,这一连串的打击让光绪陷入无尽的惆怅,辍朝长达十多天。
不过光绪深知国君使命重大,二十多岁正值年富力强,他不甘心就此沉沦,痛定思痛之下决心变法。
1898年初,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西花厅问话,谈话核心就是变法,康有为要求光绪以俄国彼得大帝为榜样,借鉴日本明治维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帮助中国早日走上现代化道路。
光绪很清楚,慈禧虽然已经撤帘,但仍然紧紧地控制朝政,但为了国家的振兴,决心把个人荣辱生死置之度外,于四月颁布“定国是诏”,开始百日维新。
主要内容是开议会、办新式企业,设铁路、矿务总局,废除八股,开设学校,诏立京师大学堂,提倡西学,裁汰冗员,重练新军等。
维新变法的本质是资本主义改革,严重触犯封建地主阶级和慈禧专制利益,因此遭到守旧派官僚的极力阻挠反对。
许多大臣甚至引慈禧为后援,唯“懿旨”是尊,不把光绪放在眼里。
譬如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谭钟麟根本不理睬御令,致使光绪的变法诏书大多成了一纸空文,有些内阁大学士提出开设议院将会使君权被架空。
对于官员们的丧权警示,光绪并未退缩,镇定回答:
“吾欲救中国耳,若能救国,则朕虽无权何碍?”
为了国家振兴,哪怕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再所不惜,何况权力。光绪的大无畏令人感动,但最终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
从变法开始,慈禧就持反对态度,随着事情越闹越大,慈禧决定出手,诏书下发不久,翁同龢就被开缺回籍。
然后又胁迫光绪宣布凡授新职的二品以上官员,须到颐和园向她谢恩,以此控制朝廷人事大权,同时任命其亲信大臣荣禄署理直隶总督,以控制京津一带的兵权。
光绪这边也不甘示弱,他下令将阻挠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6人全部革职,并任命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等维新人士为军机章京,参加新政。
光绪的硬刚让慈禧十分恼火,双方关系剑拔弩张,慈禧欲借天津阅兵之际废黜光绪,康有为等人则策划兵围颐和园捕杀慈禧的行动。
由于手中无兵,光绪便拉拢北洋新军首领袁世凯的支持,只可惜袁世凯阳奉阴违,出卖光绪,偷偷将政变消息告诉慈禧,慈禧抢先一步,发动政变,宣布重新训政。
下令逮捕维新人士,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等戊戌六君子于八月十三日被斩杀于北京菜市口,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亡海外,光绪本人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
就这样轰动一时的“百日维新”被慈禧等顽固守旧势力扼杀,而光绪虽然在列强的干预下保住了皇位,但却丧失人身自由,最后的努力化为泡影。
后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慈禧对西方十一个国家宣战,在顽固派一片主战声中,唯有光绪反对。
他指出“诸国之强,十倍于日本,合而谋我,何以御之?奈何以民命为儿戏?”
只可惜没有人听他这位傀儡皇帝的话,清王朝在被联军一顿痛扁之后,签订了有史以来最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后光绪更加沮丧,心如死灰,虽然解除囚禁,恢复上朝,但形同木偶,不发一言,有时慈禧示意要他表态,也不过敷衍一两句罢了。
1908年,光绪在慈禧死前一天离奇病逝,后世经过对光绪残留的一缕头发的鉴定,证实死于砒霜中毒。
纵观光绪的一生,空有大志却一事无成,不过他亲手打开了中国百年变革大潮的闸门,并不计个人得失,吹响结束封建帝制的号角,就冲这点,我们称其为失败的英雄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