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2028高铁计划出炉,拒用中国高铁技术,转用锡纳拉集团?

挖个脑洞子 2025-03-14 05:29:00

俄罗斯要启动高铁建设了,俄媒报道,圣彼得堡副市长基里尔·波利亚科夫透露,圣彼得堡镜内的高铁将在本年内开工建设。让人讶异的是,中国高铁享誉全球,俄罗斯却没有寻找中国帮助,而是选择了本国的锡那拉集团,背后有何考量呢?

俄罗斯建首条高铁

据媒体介绍,俄罗斯首条高铁项目连接的是圣彼得堡和首都莫斯科,路线连接六个联邦地区,覆盖3000万人口,占据了俄罗斯总人口的20%,全长649.7公里,预估投资2万亿卢布,折合人民币1666亿人民币。

俄罗斯要发展高铁并不是心血来潮,毕竟“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为交通之母”,要发展经济,铁路的建设至关重要,我国就是最好的例子。截止2024年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已经达到了4.8万公里,“四纵四横”已经基本建成。

据测算,我国高铁每投资一亿元、建设一公里,对建筑、冶金制造等上下游关联产业拉动的产值就能达到10亿元以上,可以创造的就业岗位多大600多个。

特别是复兴号高铁作为现代高新技术的集成,零部件数量多达10万个以上,设计生产动车组零部件的核心企业超过了100家、覆盖20多个省市,背后潜在着巨大的利益。

向外看,如今的高铁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张亮眼名片,迈出了国际化的步伐,为多国提出了中国的技术方案。那既然如此俄罗斯直接找中国来建不是更省事,何苦自己再去研发呢?

俄罗斯背后的考量

一方面,俄乌冲突后,西方制裁的范围不断扩大,为了避免北溪二号管道类似的事件发生,俄罗斯必须得保证高铁系统完全自主可控,这个重任就只能交给国内的企业来执行。

交给中国来建固然方便,从设计到施工全部一条龙服务,但俄罗斯最终还是不能获得全部的高铁技术,还有可能造成本土工业的“空心化”。

比如美国,当年资本为了降低人工成本,将工厂全部建造在了亚洲这些低人力成本国家,成功将美国几十年形成的工具工业体系几乎搬空,而美国只负责研发,实践和生产都在国外。

波音的现状就是美国制造业巨头没落的缩影,这家曾经被视为“美国国力象征”的百年飞机制造企业,如今却负面新闻层出不穷,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更是因供应链问题积压出的订单创历史新高,需要14年的时间才能消化完。

因此,对于想要“重振工业”拉动经济的俄罗斯而言,把建造高铁的重任交给国内企业,就显得十分合理了。早在2010年,俄罗斯就开始筹划连接莫斯科与圣彼得堡的时速400公里的高铁项目。

这个项目的计划核心,就是德国西门子为俄罗斯提供列车并进行技术转让,为此,俄罗斯的锡纳拉集团还和西门子共同成立了一个合资公司,并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成立了配套工厂。

事与愿违,随着俄乌之间的特别军事活动,西门子全面撤出俄罗斯,俄罗斯只能硬着头皮接下这个烂摊子单干。那俄罗斯建修建高铁,能按计划在2028年建成通车吗?

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一切都不好说,只能说俄罗斯的高铁修建会很难。先不说其他的,就当地天气而言就是一大难题,像圣彼得堡冬季平均气温在-7℃~-2℃之间,极端情况下更是能低至-25℃。积雪期长达132天,从11月中旬开始结冰,一直持续到下一年的4月中旬。

对于高铁技术已经成熟的我国来说,如何在高寒天气建高铁都是一大难题,因为降雪和结冰天气不光会直接影响接触网的性能,如果土地像冰一样冻结的话,还会出现胀轨,威胁行车安全。

因此,俄罗斯高铁能不能如期完成,只能交给时间去验证了。

参考资料:

1.莫斯科-圣彼得堡高铁项目将落地,通行时间预计缩短近两小时—澎湃新闻

2.俄媒:莫斯科至圣彼得堡高铁方案敲定—参考消息

3.“波音危机”加剧美国制造业衰竭之痛—环球

4.列车在高寒地区飞驰,需攻克哪些难题?—中国气象报

0 阅读:15

挖个脑洞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