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篇盖全唐?《春江花月夜》是不是被过度吹捧了?

毒小寨文化 2024-08-30 12:14:53

孤篇盖全唐?《春江花月夜》是不是被过度吹捧了?

毫无疑问,《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好诗,喜欢的人会不吝赞美之词,什么“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孤篇盖全唐”。

当然,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这首诗真的有那么好?“孤篇盖全唐”,捧杀了吧!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孤篇盖全唐”,翻译成白话那就是“第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艺作品向来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春江花月夜》会不会被过度吹捧了呢?

不妨一探究竟。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共收录5家7首,其中包括张若虚的这首的《春江花月夜》。《乐府诗集》之前的诗歌选本包括唐朝人自己的选本都未收录这首诗,如果没有《乐府诗集》,《春江花月夜》说不定还真的会失传。这至少说明一点,《春江花月夜》在那时是不大出名的。

到了明朝,《唐诗品汇》收录了《春江花月夜》这首诗,但却将之列入了最末一品的“旁流”,其后,这首诗渐渐流传,评价也越来越高。

清末,这首诗遇上了贵人大才子王闿运,王闿运在《湘绮楼说诗》中给了张若虚其人其诗前所未有的评价:“刘希夷学梁简文,超艳绝伦,居然青出,王维继之以姻霞,唐诗之逸,遂成芳秀。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艳其鲜润,宋词、元诗盖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

评价不可谓不高,但细品这段话,你会发现“孤篇横绝”主要是针对“西洲格调”而言的,即《春江花月夜》是宫体诗的“横绝”之作,远迈前人,后无来者。

“孤篇盖全唐”的说法不知从何而来,似乎从来就没人说过,这句话大概就是从“孤篇横绝”改编升级而来,慢慢地就流传开来了。

“孤篇盖全唐”与“孤篇横绝”完全不同,这评价不知拔高了多少倍!完全不可相提并论!

再后来,闻一多评价《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这评价也很高,但我们不能断章取义,如果你看了后文也许就咂摸出另外一层意思了:

至于那一百年间梁、陈、隋、唐四代宫庭所遗下了那份最黑暗的罪孽,有了《春江花月夜》这样一首宫体诗,不也就洗净了吗?向前替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因此,向后也就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张若虚的功绩是无从估计的。

很明显,在闻一多看来,《春江花月夜》也是乐府宫体诗,只是做到了乐府诗的极致,“赎清了(乐府诗)百年的罪”而已。

联系闻一多的三美原则再来看这个评价,那就真的不奇怪了,《春江花月夜》完美契合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原则,兴趣相合,闻一多有此评价自然不奇怪。

由此看来,王闿运和闻一多评价这首诗都是放在宫体诗的范围里来讲的,评价是合适且恰当的,但如果把这个大范围去掉,直接说“孤篇盖全唐”、唐诗第一那就谬之远矣。

范围不能随便乱加,定语不能乱减。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很讨巧的诗歌,意象上它把“春、江、花、月、夜”五种最美最常见的意象糅合到一起,浑然天成,不留痕迹。如明人钟惺《唐诗归》评曰:“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当然,这也正反映了张若虚非凡的艺术修为,一般的人,你给他再好的食材,他也可能只是做成大杂烩。

主题上,要说思乡,人家有“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要说思妇,人家有“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要说哲理,人家有“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主题似乎被它说完了,当然,有一长必有一短,有人就会觉得这首诗拼凑感太重,没有主题,不知所云,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想想,也并非空穴来风的指责。

总之,理性地来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应是一首好诗,是宫体诗“孤篇横绝”的巅峰之作,这都没有什么问题。但非要说它“孤篇盖全唐”那就过誉了,就有捧杀的嫌疑了。

毕竟,《全唐诗》两千多诗人,五万多首诗歌,动辄定性某一首“孤篇盖全唐”,那置李杜王孟于何处啊,那置剩下的四五万首诗歌于何地啊。

就说乐府诗吧,旧题乐府也许无出其右者,新题乐府名作众多,还是有得一拼,《长恨歌》《琵琶行》等会被轻易“盖”吗?

还是那句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艺作品的事向来都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孤篇盖全唐”之类的话最好还是不要提了。

1 阅读:38
评论列表
  • 2024-09-19 11:39

    华而不实的赋词一度很火爆,导致洛阳纸贵,最终又悄无声息了……好比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一样

毒小寨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