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民国旧照:虎丘塔古朴漂亮,枫桥跟现在不一样!

历史图馆知识一览 2025-03-22 13:16:37

民国时期苏州城外运河风光

俗话说的好: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

人间天堂,醉美苏州。苏州有2500年的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1200多年前,唐朝诗人张继用一首《枫桥夜泊》诠释了苏州之美。苏州的美,是历史的沉淀,是文化的韵味。

那么,过去的苏州,到底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民国时期苏州城墙

笔者搜集到一些民国时期的老明信片,包含了当时苏州的城市和人文景观,每张图都有代表性。再现了民国时期苏州风貌,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声,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

一枚明信片,是苏州厚重历史的见证。经历了战火纷飞的动荡的岁月,能保存至今日实属珍贵。是难得一见的民国时期苏州文献史料。

通过这些彩色图片,我们领略到了过去苏州的真实风貌。老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

这是苏州著名的北寺塔,塔下为报恩寺,该寺始建于三国时期,有1700多年历史。寺庙外面是一片湖,古塔倒映在水中美轮美奂,湖边还有一些草房民居。寺庙附近见不到一个游客。

这是北寺塔近景。北寺塔,始建于三国,又名报恩寺塔。塔身呈八面,塔高70多米。飞檐高挑,蔚为壮观。该塔更被誉为被“江南第一塔”。在当时登上古塔能俯瞰全城。

民国时期,苏州观前街上繁华景象。观前街因街道其地处玄妙观前而得名,街道笔直一眼望不到尽头,沿街商铺都在开门营业。如今,观前街已成为苏州商业、娱乐、休闲、消费中心。

人都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的气质是古、秀、精、雅。亭台楼榭相映成趣,处处彰显着中国古典园林之美。比如: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

民国时期,苏州西阊门外西园寺景象。该寺又名“戒幢律寺”,始建于元代。图片中是寺内的大雄宝殿,兴建于光绪末年。屋檐下悬挂有匾额,上书“西乾应迹”四个大字。

民国时期,苏州李鸿章祠内景色宜人。这里在乾隆时为蒋重光塔影园,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巡抚恩寿奉敕为李鸿章在此建祠。祠后有“靖园”。

这是民国时期苏州著名的枫桥。唐朝诗人张继,当年用一首古诗《枫桥夜泊》诠释了枫桥之美。枫桥的右侧是寒山寺。照片中,7个日军正站在桥上观望。过去的枫桥附近环境跟现在不一样。

在苏州阊门外有虎丘山,山上有座古塔叫“虎丘塔”。该塔建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塔身七级八面。照片中,能看到虎丘山、虎丘塔和山门。两名男子从虎丘山前的小路上走过。

这是虎丘塔近景。塔身清秀挺拔,非常古朴。仔细看,这座塔还是一座斜塔。虎丘塔下有剑池,虎丘剑池是苏州最神秘、最吸引人的古迹之一。

民国时期,苏州的正北门——平门,平门前大桥叫姑苏平门桥,是苏州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1958年,平门被拆除。2012年,苏州重建平门。

30年代,苏州双塔寺古塔。苏州双塔分别是功德塔和舍利塔,民间俗称“兄弟塔”或“姑嫂塔”。双塔始建于北宋。如今的双塔寺是苏州古代石刻艺术博物馆。

这是苏州著名的寒山寺。该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距今1500多年历史,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现存殿宇多为清代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廊、枫江楼、霜钟阁等。

这是当时的木渎敌楼。史料记载,苏州历史上有三处敌楼分别在:木渎镇、葑门外、枫桥。敌楼类似城台,作用是守护及打击敌人。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木渎堞楼被拆除,彻底为了平地。砖石被用来修建土法炼钢的炉膛,太可惜了!

民国时期,苏州城内景象。运河两岸建筑古色古香,岸边停泊着几艘小船,拱桥和民居倒映在水中美轮美奂。

走在苏州的街头巷尾,目光所及之处,小桥流水人家,仿佛踏入了一幅流动的水墨画。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宁静与舒适相得益彰,仿佛时间都在这里慢了下来。

这就是民国时期苏州著名的瑞光塔。该塔为七级八面砖木结构古塔,始建于始建于北宋景德元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时期,苏州郊外的江面上,当地人正在捕鱼。有的划着小船用渔网捕鱼,有的用鸬鹚来捕鱼。鸬鹚捕鱼,是汉族劳动人民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

位于苏州横塘镇上的亭子桥,是一座三孔风雨廊桥。始建于明代,原横跨江枫运河上,连接两岸的横塘镇东、西街。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无不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温婉与柔情。

1969年,因航运需要古桥被拆除。此后重建的亭子桥又被船撞塌,自此亭子桥消失在历史云烟之中。

民国时期,苏州玄妙观前景象。玄妙观位于苏州观前街,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276年),道观内殿宇众多。照片中是玄妙观的山门,山门前大道上游客不少。

这张照片拍摄于民国时期苏州阊门护城河,阊门是苏州的西门,通往虎丘方向。浙江路桥横跨在河面上,建成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据说位于老火柴厂位置。

民国时期,苏州运河上,一艘舢板正从河面上驶过,河边的建筑为典型的江南建筑。古运河静静流淌,像极了古人低吟的曲调;小桥流水人家,恍若画卷般在眼前徐徐展开。

苏州不仅有美丽的外表,更有丰富的内涵。这里的每一处景色都被精心雕琢,像极了一幅幅流动的画卷。苏州不只是一个地理名词,它是情感的寄托,是文化的传承。

结束语:回看民国时期苏州老照片,城市建筑和人文风貌令人惊叹。苏州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外表,更在于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你去过苏州吗,你眼里的苏州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1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