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洛阳是个宝藏城市,是著名的十三朝古都。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拥有龙门石窟、老君山、白马寺等名胜,洛阳牡丹更是闻名天下。
也有人说,洛阳就像一位历经坎坷、看淡名利的名门贵妇。化身为一座内敛、风物闲适、不卑不亢与世无争的三线城市。

不同的人眼里,对洛阳有不同的感受。上世纪80年代,有摄影师拍下了洛阳城。不论是城市、建筑和人文风貌,都令人印象深刻。
这些老照片,太有年代感了。如果你刚好是洛阳人,这些照片会勾起对家乡深切的回忆。老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

80年代的河南洛阳火车站,站房古色古香,车站上的乘客不是很多。该站始建于1908年,起初叫金谷园车站,后来才改为洛阳站。

80年代,河南洛阳白马寺前,有不少游客。山门的外观跟现在相比变化不大,一对中年夫妻站在门口的石马前合影留念。史料记载,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全国范围内修建的第一座寺院。

80年代,洛阳东大街上景象,街边建筑古色古香,逛街上的人不少。史料记载,明朝末年,把钟鼓楼移到了东大街。因此,早些年这条街又被称为鼓楼街或古楼街。

这就是80年代的东大街上的鼓楼。东大街鼓楼,正名叫“谯楼”,位于今老城东大街中段。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钟楼与鼓楼合一,两者共同见证了洛阳的发展历程。

这是一张80年代的洛阳航拍照片。从照片中,我们能看到金谷园路、中州路、人民东路和凯旋路。当时的城区高楼林立,绿化得也很好。

80年代,洛阳龙门大桥雄姿。该桥建成于1962年,桥长300多米,宽20多米,是连接龙门东西两山的重要通道。

80年代,洛阳西大街景象。街边建筑古色古香,看上去有些年头了。沿街店铺都在开门营业,街上人来人往,比现在还热闹。

80年代,洛阳文峰塔周围到处是绿树。文峰塔,始建于宋代,后毁于战火,清代重建。在当时是地标性建筑。过去有个顺口溜:洛阳有个文峰塔,离天只有丈七八。

80年代,洛阳街头的露天集市上,人山人海很热闹。一名男子推着自行车卖自家养的大公鸡。旁边有一个卖冰棍的,这画面太有年代感了。

80年,洛阳轴承厂门口,矗立着高大的雕塑。该厂始建于1955年,1958年工厂全部建成并正式投入生产。经过不断的发展,洛阳轴承厂被誉为中国轴承工业界的泰山北斗。

80年代,站在高处俯瞰洛阳关林市场,太壮观了。市场内小商品琳琅满目,逛街的人摩肩擦踵。关林市场,起源于关林庙会,始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4年)。

近处,是当年的西工花坛。远处那栋四层大楼,是洛阳百货大楼,始建于五十年代。楼高四层,是洛阳地标性建筑。百货大楼对面,就是老邮电大楼,早已不复存在。

80年代,洛阳一条街道上的景象,看上去很热闹。街道两边停满了自行车,街上车水马龙。两个小男孩闯进了摄影师的镜头。

80年代,洛阳七里河大街景象。街道宽阔笔直,路灯很漂亮。当时的街道上汽车还很少,只有一辆红白相间的公交车缓缓驶过。

这是一张80年代的洛阳航拍照,从地面上的建筑物看应该是涧西区吧。一座座宽敞的厂房,高大的烟囱。如今的洛阳,已闯出了一条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之路。

80年代,位于洛阳西关十字路口的大花坛。当时的路口汽车没有现在多。现在的西关花坛位置,矗立着一根高大的龙柱,柱子顶端擎着一只巨鼎,很壮观。

80年代,洛阳王城公园里,牡丹花开得正艳,几个女青年结伴在公园里游玩。王城公园建于1955年,是洛阳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

80年代,洛阳剧院门前景象。大楼正面玻璃幕墙上“洛阳剧院”四个金色大字。门口悬挂着条幅上写着“我院举办第二届大家乐卡拉OK大决赛”。

这是80年代洛阳有名的八角楼。该建筑始建于1979年,楼高四层有八个角。这里主要批发、零售工艺美术制品为主。可惜的是,八角楼在2006年被拆除,后来又建起了新的八角楼。

80年代,洛阳中州路景象。街道宽阔笔直,一眼望不到尽头。街道两侧的法国梧桐遮天蔽日,一辆公交车从路上驶过。中州路则有“三十里长街”之美誉,至今仍是洛阳城区主干道之一。

80年代,一些市民站在路边观看贴在墙上的布告。在过去,资讯没有现在发达,人们获取信息主要通过报纸和宣传栏上的布告等。

80年,洛阳龙门石窟前,不少游客在参观。据老一辈人讲,当时龙门石窟的门票是5分钱一张。如今的门票是多少?四十多年间涨了多少倍?

80年代,洛阳龙门石窟附近,路边有不少小吃摊。有卖麻花、啤酒和各类小食品。这里位置极佳,有不少游客在品尝美食。

80年代,洛阳旋宫大厦雄姿。该大厦高22层,是当时洛阳最高的建筑。旋宫大厦1988年开门营业,位于中州路上的旋宫大厦和邮电大楼,是当时洛阳的地标性建筑。

1983年,洛阳夜市上,两个外国游客坐在路边摊,要了两碗馄饨。桌上还放着一大壶醋。洛阳馄饨风味独特,百吃不厌。

80年代,洛阳老城的集市街上,一家杂货店门口,有顾客在购买商品。杂货店门头上方,挂着“只要这一个”的宣传画。

1985年,洛阳公交车站上,不少乘客正在等待上车,这是31路车,即将开往凤凰岗。女售票员坐在车上,回答乘客的询问。不远处有车站的标语:全心全意为乘客服务。

80年代,原洛阳市政府所在地。现在是东周王城广场,以周文化为主题,是洛阳西工区最大的城市文化广场。
结束语:回看80年代河南洛阳老照片,让人感慨万千。短短40多年间,有的建筑还在,有的已经消失了。洛阳城市变化太大了,变得比以前更美了。你去过洛阳吗?你眼里的洛阳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