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老照片:当时很吃香的25个谋生门路,现在却没有人干了

历史图馆知识一览 2025-03-03 13:29:29

有句老话儿说得好:“老天饿不死瞎家雀儿”。意思是只要肯干,总有办法活下去!

是啊,每个时代,要想过好都不容易,只能撸起袖子加油干!现在如此,过去亦然。

民国时代,是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那时候的人是如何谋生的呢?压力是不是也很大?

陕西临潼街头小吃摊

笔者搜集到了20多张老照片,普通百姓都有各自的谋生门路,差不多都是那个年代最吃香的行业。可惜的是,现在已经没有人再干了。

透过这些老照片,不仅体会到过去人们的不易,也能为你的创业发展提供一些启示。老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

民国时期,上海街头,一名男子正在表演驯蛇。在那个年代,这算得上是个冷门行业。随时随地拉开场子就能干,很能吸引人。不过,玩蛇被咬的人也不少,风险还是有的。

钉马掌,在民国时期的确是很吃香的行业。不论南方北方,马匹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为了保护马蹄,都会定期更换马蹄铁。钉马掌师傅,就像现在的汽车修理工,收入不低。

民国时期,猎人带着儿子女子去北京郊外打猎。那时候山林没有过度开发,野生动物很多,打猎也没人管。猎人打到猎物通常会留下一些,其余的拿到集市去卖。

寺庙前这名男子,是个手艺人。仔细看,在扁担一头的木牌上,写着“修理旧纱灯、修补雨伞、糊各式灯笼”。虽然修的都是小东西,但跟生活息息相关。男子走街串巷,也挺辛苦的。

民国时期,北京天桥附近,相声大会现场围了不少观众,一名女子在卖票。在过去,相声是一种街头艺术,听一段才两分钱。现在的相声都进了相声社和大剧院,门票不菲。

四川灌县(今都江堰市)街头,一名男子手里拿着几支旱烟,腰间布袋里装着烟丝。如果有人烟瘾犯了,就向他租一支旱烟来吸。创意不错!但是这个行业现在已经销声匿迹了。

民国时期,一名男子身上挂着几十只草鞋。草鞋是用秸秆编织而成,草鞋便宜,穿上既透气又轻松。有上年纪的人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见到有人穿草鞋。当年刘备也是卖草鞋出身。

有个老话儿: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一名男子正在街边忙碌着,他能将破损的瓷器修复好,这个行业有个专业词叫“锔瓷”。这也是个传统手艺,如今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很多反映民国时期的电影里,黄包车是最常见的。拉黄包车,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类似于现在的出租车。实际上,黄包车夫走街串巷,赚的也是个辛苦钱。

民国时期,在一家药店门口,一名男子正在修理簸箕等藤编容器。扁担一头装着修理工具,另一头装着竹篾等材料。在过去,很多东西都是修修补补用好几年,这个行业也很吃香。

民国时期,山西五台山一座道观里,一名男道士和两个女徒弟站在香炉前。在过去,不少人因生活所迫,选择上山修道,不问世间情和事。现在已经很少了。

民国时期,一名男子在表演“猴戏”。小猴子穿着红色上衣,戴着小帽子,跟随男子口令做出各种滑稽动作。如今,干这一行的基本上见不到了。猴戏也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位代书人在街头摆摊替人写书信。在过去,识字的人不多,如果想写信就得找人替写。代书人一般都是有点学问的,会对书信进行润色。现在这个行业已经绝迹了。

民国时期,河北定州一家武馆里,三名男子正在切磋功夫。在过去,由于地理原因,定州人尚武,武馆遍地都是,基本上人人都会功夫。

民国时期,重庆街头,一名靠说书乞讨的男子,正在声情并茂地说书。他手拿羽毛扇,一张嘴就吸引了不少人。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听说书了。

四川成都一条小街上,走来一名卖“灯芯”的男子,在他身后还背着一卷“灯草席”。灯芯是用灯草制作的,放在油灯里照明使用。灯草席也是用灯草编织而成的,质地很柔软睡上去很舒服。

民国初期,寒冷的冬季,几名男子正在往冰库里堆放冰块。他们穿着很厚的棉衣,脚上套棉鞋。到了夏天,将冰块取出来冷冻食物或纳凉消暑。现在每个家庭都有冰箱和空调,太方便了。

民国时期,大连金州,一名女萨满正在做法。她手拿一面圆鼓,供桌上摆放着各种法器和贡品。萨满,通俗来说就是巫师或跳神之人。现在已经没人再信这个了。

民国时期,河北保定街头,一名货郎正在摆摊,将手里的铜锣一敲,立刻吸引了一个小男孩。他卖的是各种儿童玩具。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还能见到货郎的身影,现在是没有了。

“磨剪子,戗菜刀!”一名男子扛着板凳,嘴里吹着小喇叭,沿街叫卖。在过去,这个行业也很吃香,因为每家都有剪子和菜刀。不过,干这一行也很辛苦,要经常走村串乡。

民国时期,辽宁海城,一名流动剃头匠正在顾客理发。剃头匠挑着扁担,扁担一头是理发工具,另一头有脸盆和火炉。他们走街串巷,随时随地停下来为人理发。

1917年,四川成都郊外的山路上,一名男子赶着一头种猪,猪的四只蹄子上套着草鞋。十里八村有些养母猪的农户,如果需要开枝散叶,这名男子就赶着大公猪欣然前往,收取一定费用。

民国时期,辽宁义县庙会上,几名江湖艺人正在表演杂技。一个孩子站在女子的双脚上,让人捏一把汗。在过去,这种江湖艺人走南闯北,靠卖艺养家糊口。

民国时期,在一个家具店里,两名木工正在打制家具。在过去,家具都是木匠手工制作,很结实能用几十年。现在的家具机器加工制作,款式新颖。

民国时期,几名男子在街边卖烟叶。在过去,烟卷很贵。大多数人吸旱烟,买些烟叶切成烟丝,放在烟袋锅里,吧嗒吧嗒地抽烟。

结束语:不同时代,人们谋生的手段不同,只要肯干就饿不着。照片中这些几乎已经消失的行业,记录了一个时代,给人不少启示和感悟。老天饿不死瞎家雀儿,撸起袖子加油干,任何时候都能生活得很好。您说对吗?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