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总怀念70年代?看完这26张年画,都明白了

历史图馆知识一览 2025-03-17 13:14:42

70年代,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是一个让人刻骨铭心的年代。有人赞美它,也有人不愿再提起。

每一个年代,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的印记。感叹峥嵘岁月,时光荏苒,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了追忆。

那么,70年代到底是啥样?为啥很多人老怀念70年代?

幸运的是,70年代的艺术家们,用画笔描绘出了一幅幅具有时代特色的年画作品。火红的年代,满满的正能量,让人热血沸腾。看完这25张画,上面的问题全明白了。

劳动最光荣,向伟大的劳动人民致敬!向优秀的艺术家们致敬!

70年代,万年青人民公社的打麦场上,洋溢着欢声笑语。原来,是农机修理厂的师傅们,将发生故障的脱粒机维修好后,亲自送到打麦场上,受到社员们的一致好评。

70年代,在一个粮食收购点,新华书店专门在这里设置了售书处。几名女社员们每人购买了一本新书,认真阅读并交流心得。有句话说得好: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是一个人一生的事业。

70年代,两名知识青年来到农村,接受农村生活的锻炼。村里一位淳朴的老大爷,牵着马迎接他们的到来。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知识青年们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

70年代,打靶归来的战士和民兵们,看到村头的水井上,一位老大爷正在很吃力地摇着辘轳。一名年轻的战士赶紧走上前去帮老大爷打水。这就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这就是军民鱼水情!

70年代,太行山区一处建筑工地上,一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劳动。未来,一座现代化大型炼钢厂将在这里拔地而起。为工地送蔬菜的老伯伯,看着眼前壮观的建设景象,喜上眉梢。

1978年,一名11岁戴着红领巾的小男孩,带着行李来到大学报到。他聪明伶俐,在小学阶段就学完了初中和高中的课程,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这在当年创造了一个奇迹!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

70年代,战士们发扬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山上开垦荒地。战士们还向当地的老农请教农业生产经验,看到老农使用的已经磨得光秃秃的锄头,大家都感慨万千。

70年代,一列疾驰的火车上,一名女乘务员正蹲在地上,在给小朋友缝衣服上的扣子。她的胸前戴着一枚“为人民服务”的徽章,闪闪发光。如此温馨的场面 ,感动了车厢里的每一位乘客。

70年代,青藏高原大雪纷飞,两名年轻的边防战士在巡逻时,遇到一个独自放学回家的藏族小女孩。他们把小女孩裹在大衣里,一路护送,直到将她护送到家。

70年代,一个昔日缺水的穷山村,社员们发扬红旗渠精神,在山上开挖沟渠,最终将山泉引入到村子里。当抽水机启动的一瞬间,清澈的泉水喷涌而出,每个人脸上都乐开了花。

70年代,四川攀枝花钢厂里,一名工人获得了劳动模范称号。被众人簇拥的他,胸前佩戴着鲜艳的大红花。当时,全国掀起了“工业学大庆”的高潮,工人中涌现出了很多先进模范。

1979年,在浩瀚的大海上,两名女民兵驾驶小船劈风斩浪,红衣民兵站在船头英姿飒爽。在她们身后不远处,有一艘巡逻船,上面站着的也是女民兵。

70年代的一个春节,在镇子里的集市上,祖孙三代正在选购年画和对联。老奶奶挑选了一幅《红灯记》,年轻女子手指着一幅对联,忍不住大声念出了声。她们的脸上洋溢着欢快和喜悦的笑容,这种笑容是发自内心的。

70年代,在一处引水渠建设工地上,青年突击队女队员们勇担重任,她们不畏艰险开山劈石,修筑水渠。当地一位送饭的老大娘握住女突击队员的手,夸她们是贫下中农的好闺女。

这张年画,描绘的是《白毛女》里的喜儿。大年三十,杨白劳给自己的女儿买了一根红头绳,喜儿高兴得不得了,赶紧把红头绳绑在辫子上。普通人的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70年代,在公社的会议室里,人们围坐在沙盘前,讨论和规划乡村发展的宏伟蓝图,社员们的眼神里有光,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当时,全国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高潮。

70年代,在大型百货商场里,一名工作人员正在打扫卫生,他用抹布仔细擦拭柜台。他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一名年轻的女赤脚医生,来到农户家里为村民们排忧解难。在那个年代,一大批默默无闻的赤脚医生,为农村的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70年代,战士们在冰天雪地里行军,当地百姓为战士们送来了热水。手捧一碗白开水,浓浓军民一家亲,也温暖了军民的心田。

70年代,在一片水田里,社员们正在插秧,吸引力不少人围观。原来,他们已经用上了先进的插秧机,干活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70年代,为了扩大耕地,社员们斗志昂扬齐上阵。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开山劈石,将贫瘠的山地改造成了万亩良田。远处,大型推土机正在平整土地。

夜色已深,红旗大队的队部里却是灯火通明。原来,老队长正和社员们讨论来年的农业生产计划,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希望。窗外,悬挂着丰收的玉米穗。

70年代,社员们正在村里建造粮囤,一名女社员站在高处,唱起了嘹亮的歌声。一名男社员正在白墙上写下广积粮的标语。远处,是大面积的农田。

结束语:回看这些70年代的年画,巧妙的构图,富有感染力的色彩,以及画面中积极向上的人物,瞬间让人回到了那个火红的70年代。满满的正能量,让人热血沸腾。人们怀念的不只是70年代,更是自己的青春岁月。在此,向伟大的劳动人民致敬!向优秀的艺术家们致敬!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