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第二十条》:被霸凌的孩子不愿承认,知情人不敢指认,为何

乐枫评育儿 2024-02-24 20:15:58

文|凝妈悟语

在电影《第二十条》中,韩雨辰来到学校,走进厕所,发现有几个男孩子正在欺负一个同学,被欺负的同学几乎光着,抱着头坐在地上,瑟瑟发抖,身上有伤,衣服鞋子在不远处堆放着。他拿起衣服塞到同学手里,虚晃一招让这位同学得以逃离现场。

霸凌的小头头张科见有人坏了他的好事,就跟韩雨辰打了起来,结果不是韩雨辰的对手,鼻梁骨被打断。

张科的爸爸选择报警处理,要求韩雨辰当面道歉,如若不然则面临被拘捕的风险。

看到这里,但凡有点正义感都非常气愤,见义勇为、教训霸凌者,反倒要被惩罚,还有什么公平可言?以后谁还敢站出来打抱不平?

学校老师的一句话道出了实质:“被霸凌的孩子不愿意承认,看见的孩子不敢站出来指认”,正因为如此,没有人肯站出来替韩雨辰说话,为他讨个公道。张科霸凌同学的事情没人证实,韩雨辰就不能被认定为见义勇为。

校园霸凌中是如此,成人社会也是如此。王永强一家被刘文经欺负,村里很多人都知情,但是就是不愿意说出真相,任由刘家一手遮天。

在现实中,也存在很多类似的情况。

26年前,在河南开封,张杰眼见5个流氓欺负两个女孩,出手相救,身中4刀,女孩和流氓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张杰身边的亲朋好友都不相信他是见义勇为,他生气地寻找真凶26年。

当张杰找到线索的时候,女孩却拒绝作证,张杰起诉女子,获赔10元,但他一直没去领,也没得到当面致谢。

如果女孩早就站出来说明真相,张杰就不会被人误解了。

这种现象让人很是纳闷,难道是那些被霸凌者和旁观者不够善良、不够道德、没有正义感吗?

也不能这么武断地进行评价,他们可能有太多顾虑。

先来说被霸凌的孩子。

他们可能以前也跟老师、家长反映过被欺负的问题,但得到的答复并不能让他满意,诸如下面几种答复:

第一种,人家为什么欺负你,不欺负别人呢?是不是你有问题?第二种,同学那是闹着玩的,别放在心上!第三种,真笨,人家打你,你也打回去啊!自己的事自己处理。第四种,等他打你10次的时候,你再来找我,整天就知道告状。

孩子得到这样的回复,没有一个能解决问题,基本上是批评教育,哪还有信心说出自己欺负的事实呢!

孩子甚至真的认为就是自己的错:

是啊,那么多同学,为什么只盯着我不放呢?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同学跟我开玩笑,我都开不起,太小心眼了!人家打我,我为什么就不敢还手呢?等去找家长、找老师,他们离得远也不能及时帮我呀!我实在太差劲了,自己就不能处理这些事情吗?非要去求助才行。

同时,霸凌者肯定还会威胁他:不许说出去,如果告诉大人,你比现在还要惨。他本来就害怕,本来就无还手之力,对这句话更是信以为真,更加不敢说出来。

被霸凌的孩子没人为他撑腰,他只能选择沉默来保护自己。

再来看看那些看见霸凌的孩子,也有各种担心。

他们可能也想告诉大人,希望帮助那个被欺负的孩子,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首先,他们知道大人肯定要证据,口说无凭,但他们又没有手机、也没有收集证据的方法,只是用眼睛看到了,说出来怕大人不相信,还被误会是栽赃陷害。其次,霸凌的孩子威慑力比较大,肯定也威胁他们,说如果说出去会收拾他们,给他们颜色看,他们看到欺负人的惨样,不敢相信自己被欺负是什么样子,说不定更惨,所以选择明哲保身。

从自我保护角度考虑,他们不能说出实情也是有很多难言之隐。

从更深层角度考虑,他们之所以有这么多担心,主要是不懂法,不知道可以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只会下意识地从情感上、从过往经验上做出自己的决定。

他们想当然地认为,校园霸凌的处置者就是学校和家长,霸凌者最多就是批评教育,还是会继续上学,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而不能解决长期问题,上学都要战战兢兢。

所以,要想让被霸凌的孩子愿意承认,让看见的孩子愿意指认,还需要老师、家长做好三件事:

1、摒弃受害者有罪论,接受孩子被欺负的事实,让孩子感到被理解、被接纳,对自己有信心,对正确处理霸凌有信心。

2、教会孩子面对霸凌的方法,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在刚有苗头时就要及时告知大人。

3、多宣传法律条文,让他们知道怎么维护正义,知道坏人会得到应有的惩罚,从而改变固有的想法,勇敢站出来。

写在最后:被霸凌的孩子不愿承认,知情人不敢指认,是长期存在的现象,伤了见义勇为者的心,助长了霸凌者的气焰。要改善这一局面,还是要多信任孩子、多给孩子讲方法、多普及法律,让他们相信法律一定站在正义一方,而不会向坏人低头。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0 阅读:0

乐枫评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