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万科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约450亿元。
据Wind最新数据,截止2025年2月14日,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在万科的持股比例为27.18%。这么算起来光2024年深圳地铁在万科上的亏损就达到了122.31亿。
2017年,深圳市地铁集团以20.47每股的价格收购了万科32.43亿股,支付股权收购款约664亿元。截止到2025年2月13日收盘,万科最新股价为7.97元每股,跌幅超过61%,股权最新市值约258亿,股权账面浮亏406亿元。
深圳市地铁集团收购万科的664亿元中有445亿元是银行贷款,年利率4.5%,每年利息约20亿元。2017至2023年万科账面还是盈利的,在这期间深圳市地铁集团累计获得分红约215.9亿元,刨去利息盈利约75.9亿元。
综上所述,深圳市地铁集团在万科上的累计亏损已经超过了450亿元,赤裸裸的国有资产流失。如果当年宝能姚振华没有带着几百亿的浮盈被踢出局,深圳市地铁集团没有从华润股份、恒大集团及其下属企业手中收购万科股份,那被收割的就不会是国有资本而是“野蛮人”姚老板了!
想当初2015年宝能举牌万科相当万科大股东的时候,王石的不屑溢于言表,直接在公众场合斥责姚振华是“站在门口的野蛮人”,说万科不接受民营企业做大股东。王石还和郁亮借助各方神秘资源跟媒体的力量阻止了姚振华,最后王石退出,姚振华也退出,而以郁亮为代表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层得以保留。
当时舆论向万科一边倒,认为万科职业经理人管理层有独特的文化,而菜贩子姚振华不够格成为万科大股东,让万科管理团队向其俯首称臣。甚至连经济学家薛兆丰都在公开会议上表示,宝能收购万科是合法的,但合法的事情,也未必合理。同样是合法的事情,如果是万科收购宝能,那倒是合乎商业逻辑。
现在回头再看当时的各种言论,不乏有浓浓的社会上固有的觉得国企比民企高人一等的意味。
宝万之争其实说到底是以王石为代表的万科管理团队跟姚振华之间的宝王之争。王石竭力阻止姚振华成为万科大股东,一方面是因为姚振华领导的宝能集团信用不足,风格激进。如果姚振华入主万科,他肯定会换掉整个万科管理层以实施他的剑走偏锋的经营战略。从后来的姚振华成为中炬高新第二大股东以后血洗中炬高新管理层可见一斑。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还是王石打心眼里就看不起姚振华。毕竟王石一直走的都是高端路线,本身是高干子弟,前岳父是广东省副省委书记。1986年就通过岳父的帮助,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后来又创立了万科并成功上市,王石筛选的万科管理层都是高学历人士,走的高端精英路线。而姚振华出生于潮汕乡村,早年在市场卖菜,被外界称为卖菜佬。两人的社会背景和职业路径的巨大差异让王石在心理上无法接受自己要向一个看不上的人汇报。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激进努力的姚振华从万科一役中赚得盆满钵满;王石放下权力、远离江湖纷争,享受娇妻爱女的圆满晚年生活。两人在万科之争中都不是输家,是非恩怨也早已成为过去。而深圳地铁深深地体会了一把冤大头的滋味,这个真金白银的国有资本的亏损看着着实让人肉痛,而万科的危机还远远不止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