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陵园祭祀

长安一块 2024-05-25 09:20:02

祭祀,是中国的一种信仰活动,源于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理念,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产生于人类初期对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由此产生了各种崇拜祭祀活动。

秦统一之前, 天子诸侯对先祖的祭祀,以宗庙祭祀为主,陵寝祭祀为辅。秦汉两代,宗庙祭祀礼制逐渐向陵寝祭祀渗透,到东汉光武帝时,对陵寝的祭祀几乎可与宗庙抗礼。《 后汉书志·祭祀志》述其发展脉络云:古不墓祭,汉诸陵皆有园寝,承秦所为也。说者以为古宗庙前制庙,后制寝,以象人之居前有朝,后有寝也。《月令》有“先荐寝庙”,《诗》称“寝庙弈弈”,言相通也。庙以藏主,以四时祭。寝有衣冠几枝象生之具,以荐新物。秦始出寝,起于墓侧,汉因而弗改,故陵上称寝殿,起居衣服象生人之具,古寝之意也。建武以来,关西诸陵以转久远,但四时特牲祠,帝每幸长安谒诸陵,乃太牢祠。自洛阳诸陵至灵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伏腊及四时祠。庙日上饭,太官送用物,园令、食监典省,其亲陵所宫人随鼓漏理被枕,具盥水,陈严具。

东汉以后,历代对先帝陵寝的祭祀基本沿袭东汉制度,唐代帝王陵寝祭祀同样如此,不过先后进行过多次微调。

公卿祭陵:贞观九年(635),唐高祖崩,同年葬于献陵,唐代帝陵祭祀制度同时建立。贞观十年(636) 首葬文德皇后于昭陵,因为昭陵同时也是唐太宗寿陵,因此这时对昭陵的祭祀礼仪应当仅亚于献陵。贞观二十三年( 649)太宗葬昭陵后,对昭陵的祭祀礼仪就等同于献陵了。由于唐高祖崩于贞观时,因此,对它的祭祀制度同昭陵一样,遵循《贞观式》。据《贞观式》,春秋仲月(春二月、秋八月),主管国家礼仪的太常寺派出太常卿(正三品)、太常少卿(正四品)前往献陵和昭陵祭祀。

显庆五年(660),唐高宗认为以太常卿、太常少卿祭祀高祖、太宗陵墓,事重人轻,仪仗卤簿又不完备,威仪有阙,“乃诏三公行事,太常卿、少卿为副”,皆乘辂车,仪仗蔽日。

武则天临朝称制(684),认为每年对献、昭、乾诸陵的祭祀次数偏少,乃改为每季之仲月、先皇忌日、降诞日,均对先皇陵墓进行祭祀,派出的官员身份同显庆五年制度。自武周天授( 690)以后,对诸先皇陵寝的祭祀更为频繁,加上了元旦、寒食、冬至等节日,突破了临朝称制时的制度。景龙二年(708),左台侍御史兼太常博士唐绍上疏,以为“山陵为幽静之宫”,祭陵不宜频繁。朝廷同意对献、昭二陵的祭祀适当减少,但对乾陵的祭祀仍依旧制。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下制将先皇陵墓祭祀恢复为显庆五年制度。此后一直到唐亡,这一制度再没有进行过大的调整。但总体趋势是,虽然没有废除三公祭陵制度,但派出的首祭官员往往只是宰相(正三品),地位名义上和三公还有一定的距离。

唐代祭祀帝陵,除了公卿祭陵外,守陵官员每月朔、望上食(以三牲为主);冬至、夏至、入伏、腊月、清明、社日(二月二日),也按朔、望上食。这个制度在施行过程中也有过调整,但大多数时候按这个制度执行。守陵宫女的祭祀更为频繁,按制度,每日她们都要洒扫寝殿,进行拜祭,名曰“日祭”,但进献的食料相对较少,一般为一块羊肉,盛唐时,财力雄厚,每日进献“半口羊食”。

太宗祭献陵:贞观十三年(639)正月一日,太宗皇帝祭祀高祖献陵。这一日天刚亮,唐高祖七庙子孙及诸侯百官、藩夷君长,皆陪列于司马门(当为陵园南门,亦称朱雀门)内,太宗称小舆来到阙门外,下舆改服( 换上祭祀专用礼服,黑色,上面绣虺龙虫鸟等图案)哭于阙门,面向西再拜( 按周礼,人死后置于寝之西,故面向西拜。唐代遵从周礼,棺椁置于墓室西侧),恸哭不能起。礼毕,入于寝宫(献陵寝宫在陵墓封土正南,昭陵以后改在西南),手捧馔饭进献,“阅视先帝、 先后服御之物,匍匐床前恸哭,左右莫不唏嘘””。礼毕,太宗出寝官,泥行二百余步出陵阙。

关于太宗这次祭祀,还有一段奇异的记载。正月一日前夜,天降雨雪。及大宗入陵,雨雪稍停,有云出于陵丘之上,俄而弥布,天地晦暝。及太宗祭祀礼毕,出于寝宫,步过司马门,风静雪止,天色开霁,人们以为这是太宗孝感所致。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