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百余年的迭代发展,汽车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交通工具,其背后更蕴含着丰富的技术以及人文价值。因此,世界各个成熟的汽车消费地区都已出台相应的“经典车规例”,以保育当地汽车文化,同时也规范经典车的认证与管理工作。中国作为一个新崛起的汽车消费市场,保有量规模、潜在市场容量规模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然而,由于起步较迟,汽车文化氛围依然处于萌芽阶段。为了让中国汽车行业有更全面的、更深度的发展,我国在去年年末推出了国家标准《GB/T 45194—2024传统经典车通用要求》。标准的制定是否意味着内地能够像香港一样拥有合规途径引入经典车呢?我们不妨窥探一下标准中的细则。

图:罗马非一日建成,具体、全面的法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GB/T 45194—2024传统经典车通用要求》依然没有十分具体的执行细则,相信标准在日后实践中定能得到更完善的补充。
相信车迷们首先会比较关心海外的经典车是否能引入国内?目前,由于“港车北上”放开,部分有条件的车迷有机会将海外的经典车先引入香港,再通过开放政策将车辆开回内地使用或持有,不过这种做法也存在不足,首先是这些车辆只能在限定区域内行驶,不能出广东省;再者就是这些车辆需要定期回港“探亲”,因为政府规定香港澳门单牌照车辆每次入境内地后可连续停留不超过30天,每年在内地累计停留不得超过180天。如果内地能实施经典车引入法规,全国范围内的车迷想拥有经典车的难度会大大下降、丰富度也能得到大提升。按照目前国家标准的描述,日后内地允许从海外引进经典车的可能性很大。

图:标准的起草单位除了一些国家性质的组织外,还包括了一汽、保时捷、法拉利、BMW四个大车企。除此之外,天津市传统经典车行业协会的衔头也格外引人注目。当天津与汽车挂上钩,车迷们通常会想到什么?“天津港”和“平行进口车”两个单词已经不断萦绕在脑海中了吧!

图:有了这句话,是不是感觉稳了?
何为经典车呢?新的GB国家标准中有明确评定规则,笼统来讲就是30年以上的燃油老车(注意,电池车电动车不在列)。这是否意味着任意一台30年前的“老破旧”都能被认定为经典车呢?当然不是,标准中还有一些细致的规定,例如车辆要保持原始状态、具有一定的技术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等等。总的来说,经典车必须要有价值,这里所说的“价值”指定不是价钱的高低,而是车辆本身是否具备留存、典藏的必要性。而且车辆的车况也会是重要的考核标准之一,随便找一堆废铜烂铁回来并不能蒙混过关。

图:目前的GB标准还比较原始,文字上还有很多待商榷的部份。例如“首次注册不少于30年”中的“注册”指的是什么?是指车型在类似工信部门的认证?还是指具体某台车的登记上牌?又例如“对需上道行驶的,应符合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规定”中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规定”应该按照何时何地的条例?如果要按照现时排放法规执行追溯式验车的话,又有多少台老车能过审?如果按照车辆当时的标准执行,对于一些比中国内地交通法例还要老的车型又要怎样规范?这一切问题都预示着标准距离最终可执行的法规还相当遥远。
至于那些经过改装的经典车,标准中也有明确的条文进行说明:国家允许经典车存在改装现象,毕竟改装文化长期伴随着百余年汽车工业发展过来,不容污化和否定,其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细分行业。但这并不代表车迷们能在经典车上“爆改”,对于“经典车如何改”,文件中也有明确规定:例如车辆上的改装若超过30年,就能被认为是经典车的一部份,可以通过检验。又例如,由原厂或经原厂许可的企业进行符合当时代的改装,也能通过检验。咱们举个简单点儿、容易理解的,例如Mugen RR或者STi 22B S201之类的车型,则属于此类改装车,到了30大寿后便属合法改装。

图:如果对车辆进行改装的厂商在改装完成后才拿到原厂许可,该车辆又该被如何判定呢?毕竟历史上有很多改装大厂都从小做大、从无资质做到有资质,他们还未名成利就前的作品又是否能得到认可呢?例如未获德国交通部认证为汽车制造商前的RUF改的911又是否算合法改装车呢?

图:按照规定,原厂流用能被允许,改装当时代的轮圈、排气也能被允许。只不过,“当时代”应该被怎样解读呢?应该按照车型生命周期进行计算?还是按照某个特定范围划分呢?
目前,新的GB标准还有许多有待明确、细化的部份,例如通过经典车认证的车辆是否能拥有完整路权?还是如欧洲某些国家般只能在特定时间、范围内上路?又例如经典车车况、改装情况的具体判定标准等等,都有待完善。但不容否认地,该文件的出台,在中国汽车历史上绝对是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是国家对汽车文化重视和关怀的表现,同时也是中国汽车文化里程碑的一个重要标志。但距离车迷们真的能通过法规合法地拥有经典车那天还有很远一段路要走,国家相关部委还需要制定更多细则、指标才能规范管理经典车。毕竟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我们不能照搬照抄海外那些无间断走过百余年汽车发展史得出的法例。文章的最后要向推进制定本次国家标准的工作人员表示崇高敬意,正是他们“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让中国汽车文化得以迈进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