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曝光侵权乱象:维护消费者权益,不仅要整顿,还需提升百姓的消费水平,转变大家的消费观念,改善营商环境

独醒狂人 2025-03-20 02:22:02

由消费者权益说起

文/独醒狂人

今年的央视三一五晚会,与历年一样,是舆论关注的焦点。多个品牌、多个行业的乱象被报道以后,各地监管部门针对曝光名单进行了调查处罚,有的涉事公司负责任人公开做出了道歉。虽是亡羊补牢,最终能够发现问题,直面问题,下定决心解决问题,总归是往好的方向发展了。

很可惜,一系列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努力,并未完全消除群众的疑虑。根据目前接触的媒体信息去看,人们的疑虑主要集中在社会对于即时性正义的过度依赖。具体而言,就是三一五对于消费者权益的短暂促进,效果委实太有限了。如果没有这个节日,一般令人震惊的违法乱纪是不是永远没有机会揭露呢?至于宣传中的“零容忍”态度,未来可以持续多长时间呢?再有,不少侵权案例早已发生很久了,拖到三一五当天才公之于众,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会不会因此延迟呢?这些恐怕都是未知数。

当然,现今探讨的九个专题:二次销售的卫生巾、没有灭菌的一次性内裤、乱收费的家庭维修、添加保水剂的虾仁、高利贷的电子签协议、窃取隐私的大数据软件、骚扰电话的产业链、疯狂敛财的手机抽奖、非标电线电缆的公然售卖,其实不过是无数恶性事件的冰山一角罢了。还有那么多鲜为人知的坑蒙拐骗,深深躲藏在各个隐蔽的角落里,又该怎么办?算是眼下最大的疑虑了。所以,在人与人互相伤害的环境里,若要有效应付普遍侵权的局面,光靠着重抓典型,然后采取措施突击整顿,想来是远远不够的。

谈及法不责众,绝不仅仅是单纯的侥幸心理。盲目跟风的逐利背后,是严格执法带来的顾虑——姑且不说全面规范需要投入极高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倘使真的做到不留丝毫余地,依法惩办每一个违法行为,势必广泛波及整个行业的运转,甚至造成地方经济的遭受重挫。诚然,有人会讲,必须刮骨疗伤,方能根治顽疾。然而,呼吁宁缺毋滥的,到底已经用行动帮助乱象的大规模泛滥了——毛病尚未公布之前,他们是爱贪小便宜的“羊毛党”;一旦毛病浮出水面,又立马摇身一变,主张追究其法律责任。

总之,经过反复的专项整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我以为,除了少数领域的寡头在耍流氓,主要是因为老百姓愿意购买廉价的劣质商品。也就是说,假冒伪劣的大范围占领市场,症结在于消费者的接纳、适应和容忍。尤其是近几年经济放缓的压力越来越明显,市场行情呈现恶化的趋势:一方面是企业的生存空间持续缩小,生产状况愈加糟糕;另一方面是大量失业的背景下,国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减少,导致消费降级迅速蔓延开来。那是一个尴尬的现实——买方也好,卖家也罢,想要平衡价格和品质的合理关系是非常困难的。于是乎,只好让消费者权益沦为牺牲品,的确包含了某种被逼无奈的成分。究竟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从本质上去思考,还得依靠大家的观念逐渐转变。而转变观念的基础,是大幅提升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使我们具备消费优良产品的薪资水平。以此为前提,打破店大欺客的垄断生意,提供多元化选择;遏制内卷式竞争,创造公平的经营秩序,同样是消费者权益走向改善的出路吧。

2025年3月19日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3

独醒狂人

简介:渴望真理,探索真理,传播真理!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