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经济
文/独醒狂人
据前几天的报道,小红书在短期内做出了大量的封号处罚。账号一夜之间莫名其妙地被封禁,使许多用户感觉无比困惑。无独有偶,原以为备受争议的“吴柳芳事件”总算告一段落,却突然传来消息,说是已经解禁的短视频账号再次遭到禁言,又引来了舆论一片新的质疑。
纵览网友的评论,相较过去几年,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对于所谓的维护公序良俗、营造和谐清朗的网络环境,大家不再是清一色的支持态度了。为什么呢?大概是打击不良内容的大棒,从先前单纯针对少数的顶流大佬,渐渐扩展到管控所有网民,触及了越来越多人的利益,算是惹众怒的操作。一系列批评无理由封号的声音,表明群众开始反思规则本身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的缺乏,从根本上讲,是违背了客观规律——上层满意的东西不符合观众的胃口,百姓喜欢的恰恰是那些权威人士看不顺眼的作品。如今总是拿敏感、有害、擦边、低俗、不当等等站不住脚的罪名强行扭转市场需求,一般的整顿非但达不到正能量的传递效果,反而造成更深重的混乱状态——看看公共权力滥用之下,矫枉过正的规范;看看愈加隐蔽的含蓄表达,无数屡禁不止的违规信息,可知国内的网络环境未必真正好起来。
提及网络环境,笔者想要补充一点我们忽略已久的问题,便是互联网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网络环境说到底也是一种营商环境。此刻,顺带谈谈近期关注度很高的优化营商环境,解决罚没收入异常增长情况。滥罚,是行政干预市场的极端,究其原因,是地方财政的枯竭。而地方财政枯竭的原因,则是普遍的产业枯竭——公司倒闭,员工失业,税收的来源自然会大幅减少。于是乎,饿极的时候也就不择手段了。杀鸡取卵,绝不是破坏营商环境的开端,而是营商环境早已十分糟糕的结果。这其实是一种恶性循环:经济越是下行,越要强化管控;管控越是强化,经济下行的势头便更加厉害了。想来,充分释放市场活力的关键,在于给予大小企业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无论实体经济,或者虚拟经济,皆是如此。诚然,个别违法乱纪的案例的确存在,执法只需严厉制裁犯罪活动即可,何必采取覆盖行业的全面管控,导致整个领域陷入困境呢?
究竟现今还盛行着另外一个观点,声称互联网的兴起,对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损害,所以有必要实施严格约束。可惜,偏偏事与愿违,随着网络管控的力度不断上升,虚拟经济一步一步地走向了夕阳,实体经济却并未能够重获生机。环顾全国各地,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肯进工厂打螺钉。教人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一个时代结束了,就永远回不来了,总归属于无法逆转的进程。倒是虚拟经济受到了抑制,终于让实体经济举步维艰的生存雪上加霜。那是因为经济是环环相扣的,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利互惠。一切被砸掉的饭碗,都会变成消费的流失,最后又影响了他人的创新与生产,便是牵一发动全身的连锁反应。奉劝某些坚信管控措施能化解经济矛盾的人,应该马上醒醒了吧!
2024年12月26日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