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一个人的名字往往隐含着这个人的一生,取了一个好名字但是却干了一辈子的坏事,取了一个坏名字却可能干了一辈子好事。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名字里含有“忠”字的六位历史人物,看看他们是否都做到了忠君爱国。
1、杨国忠杨国忠是唐玄宗时期的外戚和权臣,大唐能够爆发安史之乱就有他的一份功劳。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堂兄,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的外甥,他早年的时候不学无术,嗜赌好酒,受到亲族的鄙视,后来他担任过一些官职,不过也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官。
天宝四年(745年),杨贵妃被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后,她的娘家人也开始飞黄腾达了,杨国忠也沾了杨贵妃的光,开始扶摇直上,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推荐杨国忠到长安,杨国忠到长安 后把带的蜀地的土特产都分给了杨氏姐妹,并说这是章仇兼琼所赠。于是,杨氏姐妹就经常在玄宗面前替杨国忠和章仇兼琼美言,就这样杨国忠进入唐玄宗的视野。
杨国忠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便身兼十五个使官,成为朝廷的重臣。在他的主持下,朝廷发动了两次对南诏的战争,不过两次都失败了,且损失了二十万的兵力。
天宝十一年(752年),李林甫去世后,杨国忠升任右相,同时身兼四十多个使官,成为真正的朝廷大佬。当时安禄山也很受唐玄宗的宠爱,当初李林甫在的时候,安禄山很是害怕他,现在杨国忠上位了,安禄山却不把他放在眼里,两人也开始在唐玄宗面前争宠。
然而杨国忠经常在玄宗身边,便使计排斥和牵制安禄山,最终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引发了安史之乱。杨国忠随玄宗逃亡蜀地,在马嵬坡被哗变的士兵杀死。
杨国忠名字里面的这个忠字纯粹是对“忠”的讽刺,他既不忠君爱国,又不洁身自爱,成天想的就是阿谀奉承,权利金钱,最终也把唐玄宗给忽悠瘸了,把大唐从盛世拉了下来。
2、朱全忠朱全忠也就是是后梁太祖朱温,朱温早年参加了黄巢起义,这对于大唐来说,他就是一个反贼。中和二年(882年),朱温在与唐军作战时被打败,向黄巢求援却被黄巢的左军使孟楷隐报,朱温又感觉到黄巢必败,于是就投降了唐军。唐僖宗得知朱温投降后,很是高兴,就下令授给他左金吾卫大将军的官职,担任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又赐名“全忠”。
朱温降唐后,朱全忠先是率领部队参与了平定黄巢起义。黄巢兵败被杀后,朱温以汴州为基地,继续扩张领土。先后击败秦宗权、朱宣、朱瑾等军阀势力,取得河北三镇的控制。又与李克用、李茂贞争夺对唐昭宗的控制权。公元904年,朱温杀了唐昭宗,三年后朱温又废了唐哀帝,建立了后梁政权,自己做了皇帝。
客观而言,朱温也不是一个忠臣,也没有做到忠君爱国,他投降唐朝纯粹是为自己考虑,后来逐渐坐大,杀了唐昭宗,废了唐哀帝,后来又派人杀了唐哀帝,他这种弑君之臣,根本就不配这个“忠”字。
3、韩世忠韩世忠是南宋中兴四大名将之一,他出身贫寒,18岁从军,当时已经是北宋末年,韩世忠从军后曾在西部与西夏作战,后来又参与了平定方腊起义并活捉了方腊,所以方腊既不是鲁智深也不是武松活捉的。
靖康之变后,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赵构在一众大臣们的拥戴下于南京应天府继位,韩世忠也在此列。南宋建立后,韩世忠成为一方统军的大将,率部与金军作战。曾在黄天荡重创北归的金军。
韩世忠绍兴四年(1134年),在大仪镇之战中击败进犯的金、伪齐联军。此后移屯楚州,积极扩充实力,以不足三万的兵力,使淮东成为保卫东南的重要屏障。
然而当时的赵构一心求和,纵使有韩世忠、岳飞这样的抗日名将也无济于事,岳飞坚持抗金被杀,韩世忠因曾有救驾之功(平定苗刘兵变),所以没有被赵构所杀,而是解除了兵权,入朝任枢密使,最后得以善终,而且还被赐予了“忠武”的谥号。
韩世忠绝对是对得起“忠”这个字的,他一生戎马,在抗击西夏、金朝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又在平定各地叛乱中作出重大贡献。他不肯依附权臣秦桧,敢于为遇谗的岳飞鸣不平,史称其“固将帅中社稷臣也”。
4、李文忠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在明朝的建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李文忠19岁开始上战场,以其勇猛和出色的军事才能在朱元璋麾下的一众武将中脱颖而出。洪武二年(1369年),李文忠以偏将的身份跟随常遇春北上,逼近上都赶走了元顺帝。常遇春突然病逝后,李文忠受命代替常遇春统帅部队与徐达汇合。
洪武三年李文忠到京城奉献捷报,朱元璋御临奉天门接受朝贺。大封功臣,李文忠功劳最大,被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封为曹国公,参与军国大事,每年的俸禄三千石,并被授予世袭凭证。
李文忠此后李文忠多次率军北征征讨元军残余势力,洪武十二年,朱元璋又任命李文忠掌管大都督府兼领国子监事,这样一来他就是全国最高军事机构和全国最高学府的负责人。
洪武十七年(1384年),李文忠病逝,时年46岁,朱元璋亲自写文致祭,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位列第三。李文忠生前身后的待遇足以证明他的忠。
5、魏忠贤魏忠贤是河北沧州人,少年时因家境贫穷,混迹于街头,后来在一次赌博中输的很惨,一怒之下便自宫了。入宫后巴结上了皇长孙(朱由校)的母亲。
万历四十八年,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在一个月内先后驾崩,皇长孙朱由校即位,魏忠贤也开始发迹,不久从惜薪司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
魏忠贤在天启年间,魏忠贤掌握大权,他在朝中结党营私,把持朝政,卖官鬻爵,这些完全是奸臣所为,崇祯帝上位后也是认为魏忠贤是个奸臣,就逮捕了他。最终魏忠贤自缢而亡,余党也被全部清除。
不过魏忠贤虽然是奸臣,但是他对大明朝来说来算是忠心的,他掌权的时候,从来没有欠过关宁铁骑的军饷,山海关地区的守军们也是能够拿到俸禄的。可是在魏忠贤去世后,关宁铁骑开始被欠饷,十余年后大明朝灭亡。
6、张献忠张献忠是陕西定边人,也是穷苦人家出身,崇祯三年(1630年),以米脂十八寨响应王嘉胤起义,自称八大王,后自成一军。而后率领部队转战豫、鄂、皖等地。崇祯七年的荥阳大会后与高迎祥一同东进与明军作战。
崇祯十一年(1638年)初,张献忠与明朝总兵左良玉等人激战于郧西,作战失败后被兵部尚书熊文灿招降,驻守在谷城,不过张献忠在次年又反了。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攻下武昌,杀掉楚王并把楚王的家产全部占据,而后在武昌称大西王,建立大西政权。
张献忠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进入四川,在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改元“大顺”。顺治三年(1646年)初,清朝改派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和吴三桂等统率满汉大军,全力向大西农民军扑来,张献忠率领大军北上迎击,驻扎于西充凤凰山,战斗中张献忠中箭身亡,时年40岁。
客观而言,张献忠就谈不上对谁忠了,他穷苦人家出身,为了活命参加了起义军,最终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不过在明末那种大乱世下,他终究是没有抵挡住大清。
小结:
这六人中,真正做到忠君爱国的也就是韩世忠、李文忠了,其他四个人,杨国忠肯定是谈不上了,朱全忠应该是有点的,但是在唐末乱世下他选择做了一个弑君的权臣,最后自己当了皇帝。魏忠贤虽然把持朝政,忠于大明,但终究是个奸臣。张献忠就谈不上忠了,毕竟他属于是活不下去的那种人,才选择造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