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保险转职工保险,缴费年限可以累计吗,怎么交划算?

照理看趣事 2025-02-11 12:26:46

最近受延迟退休政策的影响,灵活就业人员在参保方式的选择上陷入纠结,毕竟2030年后退休要求的最低缴费年限就开始逐年增加了,到2039年就需要最低缴费20年才能退休了,很多人本来都快交满15年了,结果又多了好几年,同时随着社保缴费基数的逐年增加,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很多灵活就业的人都在纠结到底怎么选择才是最合适的参保方式。

我们先说为什么最近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焦虑越来越大呢?小编前几天看见一篇文章,是以某个城市的灵活就业缴费金额为例,从2020年的数据一直分析到2039年,文章里2024年之前的数据都是真实,但从2025年开始,就是作者自己预计分析的社平工资上涨水平,是假设社平每年按照9%的水平增长,即使交满最低档20年,那也需要将近50万的一个投入,这个算法小编是觉得很不合理的,因为按照他的逻辑来计算,这个城市的社平已经是7010元了,按照9%增长,那20年后都能涨到好4万块钱的社平了,按照这个社平标准算,20年工龄的,20年我们的退休养老金能涨幅到8000多块钱了,这还不是一线城市的水平,如果是北上广城市的话,按照这个增长水平,长年限高档次缴费的人员,是不是在退休后就有希望年入百万了呢;

2023年我国的养老金基金账户支出和收入就已经是不平衡的了,处于支出大于收入的状态,20年后70后和80后也都陆续退休,退休人口增加,缴费人数减少,那国家岂不是要被掏空了,所以我们不能轻易的相信网上的一些文章,还是要相信国家会本着养老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大家不断的调整社保,关注我们这些有缴费困难的人。

那么即使不相信这些文章传言,依然有很多人在社保类型的选择上犯了难,那这个时候,将灵活就业参保转为城乡居民参保是否合适呢?如果你是80后、90后,其实还是建议找一份固定工作来做,可以由单位为我们承担大部分的社保费用,以丹东为例,按照最低档次缴费,在职员工每月社保缴费472.81元,而灵活就业参保缴费大概在每月1227元,可见两者的差距还是很大;那如果是大龄人员,年龄45岁以上的,并且累计缴费年限较少,也可以选择交城乡居民保险。这里我们要知道几个关键点:

一是两者的退休时间不同,灵活就业参保属于职工保险,男女职工退休时间不同,但城乡居民保险是不论男女,统一60周岁退休;

二是两者退休待遇不同,根据延迟退休政策,灵活就业参保缴费15-20年即可,分为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虽然缴费多,但待遇水平高,城乡居民保险是按年缴费,个人缴费和国家补贴相结合的,缴费金额低且待遇水平也低;

三是两者累计缴费年限的合并方式不同,这个关键点大家一定要注意了,很多人说两者是可以合并的,但是能合并的只有个人账户金额,缴费年限是不能都互相累计的,也就是说职工保险转城乡居民保险是可以累计年限和个人账户金额,但城乡居民保险转职工保险的话,只能将个人账户金额合并,缴费年限并不累计!

所以大家一定要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比如大龄人员在就业选择上空间小,可能在退休前也不会在单位就职,那么这个时候职工保险转城乡居民保险风险较小,但如果我们还有一定的劳动力,未来还想从事一份稳定的工作,那么职工保险转城乡居民保险就要慎重了,毕竟转换后,又有新工作给交社保了,那中间交城乡居民保险的年限就白费了,只有个人账户的金额能转移到职工保险账户里,并且两种保险的转换是需要去社保局窗口线下办理的,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清楚,不要冲动做决定。

0 阅读:0

照理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