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高超本领从何而来?

寻雁谈历史 2024-07-02 08:15:19

为什么有的人那么厉害?

人的高超本领从何而来?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刻苦学习来的?是磨练砥砺来的?是醍醐灌顶来的?......不管人的本领从哪里来,我们都要承认人与人之间的本领是存在差异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刻苦学习来的?是磨练砥砺来的?是醍醐灌顶来的?......

不管人的本领从哪里来,都要承认人与人之间的本领是存在差异的。你喝二两白酒就醉的一塌糊涂,他喝二斤白酒后还能谈笑风生;老师讲了三遍的数学题,你还在云里雾里,你的同学一看就会;你看书要循行数墨才能勉强读懂,你朋友一目十行就能过目不忘;......

喝二斤白酒不醉的,可能五大三粗,心不灵手不巧;喝二两酒就醉的,也许心思缜密,心细如麻;......

人的本领多种多样,有的本领主要靠先天遗传,比如喝酒、绣花;但更多的本领则是靠后天学习、锻炼得来的。我们暂不讨论先天占主导因素的本领,主要说说后天占主导因素的本领--工作本领,它是从何而来的?我们以明朝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经历为例来简要说说:

第一,在青少年时期要培养大格局。

朱元璋1328年10月出生在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文化课方面,小时候上过几年私塾,常用汉字就是在这个阶段认识的,如果当年没上过任何学,斗大的字只认识3个,那他不可能成为开国皇帝。社会经验方面,17岁那年,父母饿死后,他到皖西皖北、豫东豫南等地参加社会实践--要饭,前后历时3年,此举朱元璋了解了上述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拓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这3年是相当重要的3年。

20岁之前的朱元璋,在文化上虽然薄弱了一点,知识储备不足,思维框架没打开太多,但毕竟打下了文化基础,锻炼了学习能力,为后来的深度学习准备了基本的条件;在行万里路上,他这3年何止走了万里路?被人骂过多少次?被狗咬过多少回?他悲天悯人过,发誓自强过,等等。总之,这3年的行路、心路历程都是十分丰富,为后来他恩威并施、笼络人心、坚决果敢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这有点夸张。但是,人的格局在20岁出头确实就会奠定,大体就是现在本科毕业的年纪。在本科毕业前没有奠定较好的文化基础和广阔的社会视野,没有形成大志向、大格局,此后要想大幅度改变就基本不可能了。

第二,在而立之年要练就强大的学习能力。

24岁那年(公元1352年),朱元璋参加郭子兴的农民起义军,并很快成为郭子兴的警卫班班长,3个月之后,郭子兴就将养女马秀英许配给朱元璋当妻子,能受到郭子兴如此重视,足以说明朱元璋优异于常人,这得益于青少年时期打下的基础。

后来,由于郭子兴的猜忌和起义军内部矛盾,朱元璋开始单干,很快就形成规模。28岁那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打下南京,并将此作为大本营、根据地经营,并不断强化招揽各路人才,扩充实力,扩大势力范围,基本建成统一大业的基本盘。

30岁那年(公元1358年),朱元璋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平定天下的做法,说明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志在一统天下。1352-1358年,朱元璋用了6年时间,从开局一个碗到干成这么大的事。

这6年,是朱元璋身经百战的6年,也是他废寝忘食学习的6年。这段时间,他特别注重收揽文化人、尊重文化人、团结文化人,他不懂就问,对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基本都理了一遍,分析是非曲直,梳理头绪,他从一个半文盲发展成为能独立学习思考、具有较高判断水平和决策水平的战略家,实现了自身综合素质的再造和转型。从此,他对复杂问题有较为成熟主见了,不再完全依靠幕僚,也不会轻易被手下糊弄或忽悠了。

孔子说,“三十而立”,立什么?学业有成。

古代中进士的年龄,中位数和平均数都在30岁出头,比如,明朝进士的平均年龄是31.8岁。在这个阶段,如果还没有炼就强大的学习能力,没有养成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那么今后就很难会在学习上、业务上有什么开拓创新,很难成大事业。

第三,在不惑之年前要炼就高超的工作本领。

40岁那年(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就在当年,元顺帝退出北京。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明玉珍、陈友定、王保保等等,哪一个是他的对手?朱元璋创建并领导的明军,是当时亚洲最强大的军队,决策高明、指挥科学、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装备精良、后勤扎实,从大的战略上说,算是做到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笔者常常说,明朝建国之初的朱元璋,是中华民族的一尊神,他不但平定了中原群雄,而且收复了汉人丢失430多年的“幽云十六州”。

孔子说,“四十不惑”。不惑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从此再无本领恐慌。40岁左右是人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年龄期,这个年龄之前,如果还没有炼成一身好本领,此后再想提高恐怕就办不到了。

“五十知天命”,知天命有积极意义,对天命有敬畏是好事,但也反应了消极的一面,说明退缩了、屈服了,佛家讲的“智慧不可赐,因果不能改,真法不可说,无缘不可度”大体就是这个意思,知难而退,无可奈何。

明朝中期的先贤王阳明,对人很有研究。他看一个人是否可担重任,大体就看这三个方面:青少年时期,是否树立了大志向、大格局;而立之年,是否养成了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不惑之年前,是否经历过多种磨砺,是否在艰苦岗位、复杂环境历练过,是否干成过几件比较像样的事。

清朝的曾国藩,看人也比较准。晚清名臣左宗棠、沈葆桢、容闳等一批杰出人物都是曾国藩向朝廷举荐的。曾国藩自称是阳明先生的学生。

其实管用的道理都不难,大道至简。

0 阅读:0

寻雁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